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清华简《诗》类文献看先秦楚地《诗》教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禄书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清华简中的《诗》类文献是战国时期楚地用于王室贵族教育的《诗》选本,与儒家编订的《诗》选本存在共同文献来源,经过楚国史官和乐官的重新整理编订,杂入了具有楚地巫祀文化特征的《祝辞》等咒语诗。《诗》教是战国楚地贵族教育的核心内... 清华简中的《诗》类文献是战国时期楚地用于王室贵族教育的《诗》选本,与儒家编订的《诗》选本存在共同文献来源,经过楚国史官和乐官的重新整理编订,杂入了具有楚地巫祀文化特征的《祝辞》等咒语诗。《诗》教是战国楚地贵族教育的核心内容,楚地《诗》教侧重"以《诗》儆戒""以《诗》明德""以《诗》达情"的功能,在于以"诗义"培养德行,以"诗乐"陶冶情操。楚地《诗》教发轫于西周时期的礼乐之教,成型于春秋时期的六经之教,在战国时期接受儒学影响,转型为德政之教。战国时期列国注重事功的政治导向对《诗》教产生消极影响,清华简反映出战国后期楚地《诗》教地位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芮良夫毖 《诗》教 孔子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书》类文献文本组合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禄书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7-133,共7页
清华简《书》类文献是战国时期楚地《书》文本汇编。《书》在先秦时期流传过程中呈现出多种文本组合形态。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尹至》《尹诰》等三篇的编联是"以类相合"的"类合型"组合形态;清华简《傅说... 清华简《书》类文献是战国时期楚地《书》文本汇编。《书》在先秦时期流传过程中呈现出多种文本组合形态。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尹至》《尹诰》等三篇的编联是"以类相合"的"类合型"组合形态;清华简《傅说之命》上、中、下三篇是"以人聚合"的"聚合型"组合形态;清华简《金縢》是"以事缀合"的"缀合型"组合形态,来源于三篇原始《书》类文献的重新缀合拼接。"以三为数"是以上三种文本组合形态的共同特征,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文本组合的惯用之数。从"类合""聚合"到"缀合"的文本组合方式揭示了先秦古文献编辑整理的演进过程和客观规律,即通过对文本的重新整合实现其内涵的融会贯通、主题的凝练深化和寓意的提炼升华,这是先秦"立言"与"立德"观念在文献编纂过程中的体现,也是编《书》以"昭法式"的《书》教实践。清华简《书》类文献的三种文本组合形态反映出楚地《书》的编选者具有明确的政教主旨意识,并对战国以降的文本编辑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形态 清华简 《书》类文献 政教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以前“衣”“医”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服饰演变
3
作者 罗云 陈涛 +1 位作者 禄书果 马琳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民国以前医用服饰尚未形成体系,但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服饰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已有记载。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时间为轴,从医者服装和医用防护服装两个角度分析民国以前医与服饰的双向促进关系,探究医用服饰的演变历程。研究认为:秦汉... 民国以前医用服饰尚未形成体系,但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服饰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已有记载。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时间为轴,从医者服装和医用防护服装两个角度分析民国以前医与服饰的双向促进关系,探究医用服饰的演变历程。研究认为:秦汉时期具有庇佑内涵的服饰是防护服装的萌芽;唐宋时期具有诊疗功能的服饰形成;明清时期功能性防护服与识别性医者服在“衣”“医”关系中不断发展;古代防护服装的演变与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由早期满足祈愿免灾心理的装饰纹样及饰品发展为具有一定实际防护功能的服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术 防护 民国前 服饰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