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曦 祝连彩 王伯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研究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蓝莓叶中的活性物质,采用Folin-Cioeaile法、三氯化铝显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应用1... 研究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蓝莓叶中的活性物质,采用Folin-Cioeaile法、三氯化铝显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应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体系及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莓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溶剂极性的减小而减小。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和ABTS+·的EC50分别为(12.78±0.10)、(6.35±0.03)μg/mL,抑制β-胡萝卜素淬灭IC50值为(25.33±0.02)μg/mL。含量测定显示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264.67±0.29)mg/g,而甲醇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最高,为(68.94±0.08)mg/g,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差别较大,总酚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提示水可作为蓝莓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优选溶剂,而总酚和黄酮含量可作为蓝莓叶抗氧化提取物的质量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 抗氧化活性 总酚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青蒿中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 被引量:5
2
作者 余正文 王伯初 +2 位作者 杨占南 祝连彩 乙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178,共4页
建立青蒿素抗疟相关化合物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的同时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3种化合物,HPLC-UV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3个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7.83%-99.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CRSD... 建立青蒿素抗疟相关化合物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的同时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3种化合物,HPLC-UV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3个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7.83%-99.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CRSD〈5.00%);3种化合物在各自的检测限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该方法的稳定性(RSD〈5.00%)、重现性(RSD〈5.00%)及精密度(RSD〈5.00%)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宽,可用于青蒿药材及提取物中3种化合物的质量控制;特别适宜不同生长阶段青蒿样品中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含量的跟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内酯 猫眼草酚 猫眼草黄素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人工林药材活性成分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水平 杨宪 +3 位作者 张雪 黄建国 王伯初 祝连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了重庆地区11批6年生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特征规律。结果表明:SHIMADZU C18色谱柱(250mm×4.6μm,ID5μm),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波...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了重庆地区11批6年生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特征规律。结果表明:SHIMADZU C18色谱柱(250mm×4.6μm,ID5μm),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波长227nm,流速0.8mL/min为HPLC指纹图谱的最佳色谱条件;在此色谱条件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色谱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色谱峰,其中峰9可作为参照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平均RSD均小于2.0%;非共有峰面积在4.1%~8.3%之间,符合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规定小于10%的检测要求;全图谱共有峰的相似度均≥93%。表明所建立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准、重现性好,选定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对栽培南方红豆杉药材组分的一致性作出可靠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指纹图谱 栽培南方红豆杉 鉴定 指纹峰 共有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式根岛海绵宏基因组文库的抗菌吲哚三聚体 被引量:1
4
作者 贺蕊 王伯初 +1 位作者 祝连彩 刘德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72-2777,共6页
构建了式根岛海绵的宏基因组文库,对其进行双层琼脂抗菌活性功能筛选,得到1株抗菌活性克隆pDC111.以抗菌活性为指导,对pDC111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分离,得到化合物1,并通过1D NMR(1H NMR和13C NMR)及2D NMR(1H-1H COSY,HMQC和HMBC)结合H... 构建了式根岛海绵的宏基因组文库,对其进行双层琼脂抗菌活性功能筛选,得到1株抗菌活性克隆pDC111.以抗菌活性为指导,对pDC111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分离,得到化合物1,并通过1D NMR(1H NMR和13C NMR)及2D NMR(1H-1H COSY,HMQC和HMBC)结合HR-TOFMS数据,确定其结构为吲哚三聚体.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10μg/paper(id=6 mm)时,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圈达到12 mm.本文利用功能宏基因组方法,从蕴藏大量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海绵中寻找到活性物,并具有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其功能基因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宏基因组文库 双层琼脂法 吲哚三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