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杭州市心理热线来电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祝绮莎
陈秋霞
+5 位作者
孙晓花
徐鸥
赵圆
金翠梅
骆名进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心理热线来电特征。方法:提取杭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记录中2020年1月22日-3月2日,共41天557人次有效来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来电量的变化趋势与浙江省和杭州市每日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果:新冠肺炎流...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心理热线来电特征。方法:提取杭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记录中2020年1月22日-3月2日,共41天557人次有效来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来电量的变化趋势与浙江省和杭州市每日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果: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来电量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因疫情导致情绪问题来电咨询的比例高于男性(59.7%vs.42.5%,P<0.001)。来电咨询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9岁(35.0%)、30~39岁(34.8%)。新冠来电数量高峰(2月6日)滞后于浙江省(1月29日)和杭州市(1月28日)每日确诊人数的高峰。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相关来电中,18~29岁、30~39岁两个人群比例最高,女性更容易出现疫情导致的情绪问题,且公众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具有延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心理热线
心理咨询
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徐鸥
齐培
祝绮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78-1382,共5页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逐年增多,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但存在一定缺陷。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但将其用于青年失眠症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失眠...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逐年增多,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但存在一定缺陷。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但将其用于青年失眠症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用认知行为疗法)和试验组(采用联合疗法),在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以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初步纳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77例,删除脱落15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3例),最终纳入62例,其中对照组32例,试验组30例。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得分、催眠药物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疗法对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青少年
认知行为疗法
虚拟现实技术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
被引量:
5
3
作者
金翠梅
孙晓花
+2 位作者
陈秋霞
祝绮莎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64-970,共7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简称社区精防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星在715名杭州市社区精防人员中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区防治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简称社区精防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星在715名杭州市社区精防人员中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区防治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定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共收集699份社区精防人员的有效问卷,PHQ-9得分(2.3±2.8),GAD-7得分(1.3±2.3),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8.7%(131/699),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0.0%(70/69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学历社区精防人员容易出现抑郁情绪(OR=1.77,95%CI:1.10~2.84,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防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高学历精防人员出现抑郁情绪的风险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
精神卫生防治人员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杭州市心理热线来电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祝绮莎
陈秋霞
孙晓花
徐鸥
赵圆
金翠梅
骆名进
宋海东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8-253,共6页
文摘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心理热线来电特征。方法:提取杭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记录中2020年1月22日-3月2日,共41天557人次有效来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来电量的变化趋势与浙江省和杭州市每日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果: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来电量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因疫情导致情绪问题来电咨询的比例高于男性(59.7%vs.42.5%,P<0.001)。来电咨询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9岁(35.0%)、30~39岁(34.8%)。新冠来电数量高峰(2月6日)滞后于浙江省(1月29日)和杭州市(1月28日)每日确诊人数的高峰。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相关来电中,18~29岁、30~39岁两个人群比例最高,女性更容易出现疫情导致的情绪问题,且公众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具有延迟性。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心理热线
心理咨询
危机干预
Keywords
COVID-19
mental health hot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risis intervention
分类号
B849.1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R749.05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徐鸥
齐培
祝绮莎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
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二病区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78-1382,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21KY253)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GF21H090022)。
文摘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逐年增多,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但存在一定缺陷。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但将其用于青年失眠症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用认知行为疗法)和试验组(采用联合疗法),在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以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初步纳入青少年失眠症患者77例,删除脱落15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3例),最终纳入62例,其中对照组32例,试验组30例。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得分、催眠药物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疗法对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失眠症
青少年
认知行为疗法
虚拟现实技术
联合应用
Keywords
Insomnia
Adolescent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Virtual reality
Combined application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
被引量:
5
3
作者
金翠梅
孙晓花
陈秋霞
祝绮莎
宋海东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64-970,共7页
文摘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简称社区精防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星在715名杭州市社区精防人员中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区防治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定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共收集699份社区精防人员的有效问卷,PHQ-9得分(2.3±2.8),GAD-7得分(1.3±2.3),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8.7%(131/699),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0.0%(70/69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学历社区精防人员容易出现抑郁情绪(OR=1.77,95%CI:1.10~2.84,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防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高学历精防人员出现抑郁情绪的风险可能更高。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
精神卫生防治人员
抑郁
焦虑
Keywords
COVID-19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worker
depression
anxiety
分类号
R749.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B845.67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杭州市心理热线来电特征
祝绮莎
陈秋霞
孙晓花
徐鸥
赵圆
金翠梅
骆名进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徐鸥
齐培
祝绮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
金翠梅
孙晓花
陈秋霞
祝绮莎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