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职业收入家庭的灾后生活恢复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天雪 王瑛 +1 位作者 祝瑛琦 隋琦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1,共5页
基于汶川地震后6年900户受灾家庭的生活恢复情况,分析了农业劳动者、农村管理者、零工、个体工商户、本地农民工、外地农民工、市政扶助户共7类不同职业收入家庭的灾后恢复过程,发现职业通过其背后蕴含的经济、社会、人力、物质四大资本... 基于汶川地震后6年900户受灾家庭的生活恢复情况,分析了农业劳动者、农村管理者、零工、个体工商户、本地农民工、外地农民工、市政扶助户共7类不同职业收入家庭的灾后恢复过程,发现职业通过其背后蕴含的经济、社会、人力、物质四大资本,影响着不同职业收入家庭的灾后恢复。恢复过程中,每类家庭因拥有的资本优势不同,恢复的快慢在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农村管理者因其特有的社会资本,在整个恢复过程中更有优势;其次是人力、经济资本都较强的本地农民工;再次为零工、个体工商户。农业劳动者由于经济资本较弱,外地农民工由于人力资本较弱,恢复率均偏低。重损程度的市政扶助户由于政府的有力救助,恢复情况靠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农村家庭 震后生活恢复 恢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遗址型旅游地的客源结构研究——汶川博物馆与九寨沟景区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仪 王瑛 +3 位作者 祝瑛琦 周笑影 罗进勇 张发芝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以汶川博物馆2013年、2015年共80余万人次的游客数据为例,选取同样位于阿坝州境内的著名九寨沟景区为参照物,对比分析二者的客源结构,以期深入理解灾害遗址型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汶川博物馆以近域游客(<130 km)为主,占游客量60.86%;九... 以汶川博物馆2013年、2015年共80余万人次的游客数据为例,选取同样位于阿坝州境内的著名九寨沟景区为参照物,对比分析二者的客源结构,以期深入理解灾害遗址型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汶川博物馆以近域游客(<130 km)为主,占游客量60.86%;九寨沟以中域游客(280~1742 km)为主,占游客量83.48%。客源结构的差异决定了汶川博物馆年游客量为十万级别,九寨沟为百万级别规模。但是汶川博物馆也吸引到38.84%的中域游客,这说明其黑色旅游体验、灾害教育功能,具有独特吸引力。在未来的旅游路线设计时,灾害遗址类景点可以与周围大型自然景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中域游客;同时其不受季节影响,要充分挖掘我国各类小长假的学生客源,发挥好独特的灾害教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遗址型旅游 灾害教育 客源结构 距离累积曲线 小波分析 汶川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