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硅薄膜制备和生长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祝洪良 裴艳丽 杨德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34-36,共3页
综述了氮化硅在微电子中的应用、制备,阐述了用氮气直接氮化的影响因素、膜生长的机理和动力学,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氮化硅薄膜 制备 研究进展 氮化 动力学 生长机理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SnO_2)纳米颗粒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桂霞 祝洪良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6-168,共3页
采用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技术合成单分散的二氧化锡(SnO2)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形态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FESEM结果表明该产物是正方结构的SnO2纳米颗粒,直径约为60 ... 采用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技术合成单分散的二氧化锡(SnO2)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形态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FESEM结果表明该产物是正方结构的SnO2纳米颗粒,直径约为60 nm,并用吸收光谱估计了禁带宽度(约3.6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水热 纳米颗粒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酸镧(La_2Sn_2O_7)花状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高松 朱鲁明 +3 位作者 杨红 于桂霞 祝洪良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57-561,共5页
采用简单、中性的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锡酸镧(La2Sn2O7)花状纳米结构,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相烧绿石结构的锡酸镧,并呈现由... 采用简单、中性的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锡酸镧(La2Sn2O7)花状纳米结构,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相烧绿石结构的锡酸镧,并呈现由纳米杆组成的花状纳米结构,纳米杆的直径和长度分别约为20 nm和150nm。由分析DRS光谱可得,锡酸镧花状纳米结构的禁带宽度约为3.85 eV,并对该花状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合成 锡酸镧(La2Sn2O7)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O_4:Ce^(3+),Tb^(3+)/YBO_3纳米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正凯 顾小云 +1 位作者 祝洪良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64-268,共5页
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两步合成工艺制备LaPO4:Ce3+,Tb3+(LAP)/YBO3纳米核/壳复合结构,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纳米复合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发光效率,可能是由于YBO3壳层材料... 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两步合成工艺制备LaPO4:Ce3+,Tb3+(LAP)/YBO3纳米核/壳复合结构,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纳米复合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发光效率,可能是由于YBO3壳层材料降低了LAP纳米荧光粉的表面缺陷和表面复合,使得非辐射跃迁几率增加;同时核壳摩尔比对发光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核/壳摩尔比为6∶1时,发光效率比LAP纳米荧光粉提高近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荧光粉 纳米核/壳复合结构 发光性能 非辐射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化镁法生产硅烷的副产物六氨氯化镁 被引量:6
5
作者 顾小云 王正凯 +1 位作者 祝洪良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10-913,共4页
以硅化镁、氯化铵与液氨为原料,模仿硅化镁法制备硅烷气体的工艺,获得反应生成的固体副产物。经过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副产物不是以前普遍认为的无水氯化镁,而是六氨氯化镁。在此基础上,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该副产物的热分解... 以硅化镁、氯化铵与液氨为原料,模仿硅化镁法制备硅烷气体的工艺,获得反应生成的固体副产物。经过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副产物不是以前普遍认为的无水氯化镁,而是六氨氯化镁。在此基础上,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该副产物的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镁法 硅烷 六氨氯化镁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纳米薄片的水热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晓斐 祝洪良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以硝酸镍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在200℃水热条件下合成Ni(0H)2纳米薄片.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该纳米薄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产物是薄片状的β-Ni(OH)2,薄片宽度为30~40μm,厚度为20... 以硝酸镍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在200℃水热条件下合成Ni(0H)2纳米薄片.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该纳米薄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产物是薄片状的β-Ni(OH)2,薄片宽度为30~40μm,厚度为20~30nm.该纳米薄片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有望在镍系列电池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氢氧化镍 纳米结构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耦合与光子Cooper对
7
作者 沈建其 祝洪良 朱红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5-316,320,共3页
文中研究了光声耦合所导致的光子Cooper对的形成机制 ,计算了光子Cooper对的能隙 (0 .0 1eV)和尺度 (10 - 5m)以及内禀角动量 (奇数 ) ,并简要讨论了几十开低温下介质中光的超流效应的可能性。由于在低温下 ,光子Cooper对不容易受到热... 文中研究了光声耦合所导致的光子Cooper对的形成机制 ,计算了光子Cooper对的能隙 (0 .0 1eV)和尺度 (10 - 5m)以及内禀角动量 (奇数 ) ,并简要讨论了几十开低温下介质中光的超流效应的可能性。由于在低温下 ,光子Cooper对不容易受到热运动的激发 ,因此有可能存在光的超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Cooper对 光声耦合 能隙 超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的超声喷雾热解法可控合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舜仁 祝洪良 +2 位作者 陈静 李雪 陈建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以蔗糖或柠檬酸为辅助剂,通过改变超声喷雾热解期间雾滴中溶剂的蒸发方式和溶质聚集状态,进行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的可控合成。探究了辅助剂的种类和比例对微球形貌的影响,提出了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形成机制... 以蔗糖或柠檬酸为辅助剂,通过改变超声喷雾热解期间雾滴中溶剂的蒸发方式和溶质聚集状态,进行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的可控合成。探究了辅助剂的种类和比例对微球形貌的影响,提出了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形成机制,并分析了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的晶体结构及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Y_(2)O_(3):Eu^(3+)微球组分均匀,仍保留立方Y2O3结构;添加蔗糖后可获得中空结构,添加柠檬酸则为多孔结构,这归因于添加的蔗糖在雾滴干燥时络合成膜,水分透过膜蒸发,溶质沉积在膜内壁形成空心球壳,而添加的柠檬酸则与溶质形成均匀的螯合物,在高热解温时产生大量原位介孔;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均在611 nm处表现出典型的红光发射,且空心微球的发光强度可达不添加辅助剂合成的实心微球的96.6%。该研究可为大规模产业化合成形貌可控的空心和多孔Y_(2)O_(3):Eu^(3+)微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雾热解 Y_(2)O_(3):Eu^(3+)微球 可控合成 微观结构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状ZnO纳米结构的水热自组装及表征
9
作者 朱鲁明 祝洪良 +1 位作者 于桂霞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0-43,56,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在250℃成功地制备出新颖的蒲公英状氧化锌纳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产物晶体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由无数的氧化锌纳米薄片围绕某...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在250℃成功地制备出新颖的蒲公英状氧化锌纳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产物晶体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由无数的氧化锌纳米薄片围绕某中心自组装而成的蒲公英状纳米结构,禁带宽度(Eg)约为3.61 eV,并对该纳米结构的自组装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结构 自组装 水热合成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的喷雾干燥法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10
作者 刘一夫 祝洪良 +1 位作者 李雪 陈静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为实现球状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的大规模生产,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通过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仪(FE-S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YVO4:Eu^3+/S... 为实现球状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的大规模生产,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通过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仪(FE-S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YVO4:Eu^3+/SiO2材料为非晶SiO2与四方锆石结构YVO4:Eu^3+颗粒的复合结构,粒径分布在1~7μm之间,球状形貌颗粒,且其外壳有一层致密的包覆膜;球状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较为优异的三价铕离子典型的发射光谱,其主要支配峰位于612 nm处,呈现为红光的特征波长。本文所用喷雾干燥法可高效制备得到球状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对实现球状荧光粉的工业化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YVO4:Eu3+/SiO2复合结构材料 球状 喷雾干燥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的球形YAG:Eu^3+荧光粉性能表征
11
作者 陈静 祝洪良 +1 位作者 刘一夫 李雪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95-601,共7页
为实现球形YAG:Eu^3+荧光粉的大规模生产,提出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尺寸均匀的球形YAG:Eu^3+荧光粉。先将含有三种金属离子(Y、Al和Eu)的硝酸盐配置成前驱体溶液,然后利用超声高频谐振器将前驱体溶液转为雾滴,再将前驱体雾滴在管式炉... 为实现球形YAG:Eu^3+荧光粉的大规模生产,提出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尺寸均匀的球形YAG:Eu^3+荧光粉。先将含有三种金属离子(Y、Al和Eu)的硝酸盐配置成前驱体溶液,然后利用超声高频谐振器将前驱体溶液转为雾滴,再将前驱体雾滴在管式炉中快速蒸发、脱水,聚拢成球形固体前驱体,最后在900℃的管式炉中原位晶化转为YAG:Eu^3+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所得产物是纯立方结构的YAG:Eu^3+荧光粉,呈现出规则的球形形貌,尺寸分布范围窄(1.00~3.00μm),平均直径为1.59~2.55μm;荧光粉直径会随着前驱体摩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发光光谱显示,球形YAG:Eu^3+荧光粉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在594nm和615nm处表现出典型的红光发射。文章采用的超声喷雾热解法具有连续、可控、产物均匀规律等特点,有望在球形YAG:Eu^3+荧光粉的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Eu^3+ 荧光粉 超声喷雾热解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熔剂对Gd_(1-x)Tb_xNbO_4绿色荧光粉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伟杰 王广发 +3 位作者 高林辉 巩子强 廖世才 祝洪良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08-813,共6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不同掺杂浓度的Gd_(1-x)Tb_xNbO_4绿色荧光粉。荧光光谱分析表明,Gd_(1-x)Tb_xNbO_4荧光粉的最强发射峰归属于Tb^(3+)离子~5D_4→~7F_5电子跃迁(543nm)的强绿光发射且当Tb^(3+)掺杂浓度为20%时荧光粉的发...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不同掺杂浓度的Gd_(1-x)Tb_xNbO_4绿色荧光粉。荧光光谱分析表明,Gd_(1-x)Tb_xNbO_4荧光粉的最强发射峰归属于Tb^(3+)离子~5D_4→~7F_5电子跃迁(543nm)的强绿光发射且当Tb^(3+)掺杂浓度为20%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即绿色荧光粉Gd_(1-x)Tb_xNbO_4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0%。在最佳掺杂浓度的基础上,于制备过程中添加助熔剂可以进一步提高Gd_(1-x)Tb_xNbO_4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尤其是以Na_2SO_4为助熔剂不仅可以得到分散性好、颗粒尺寸分布范围窄的微米尺寸鹅卵石状颗粒,且位于543nm处的绿光发射强度相比无任何助熔剂辅助时所得产物的发光强度提高了约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1-xTbxNbO4 绿色荧光粉 发光性能 助熔剂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