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型”大学校园分期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新校区建设设计项目为例
1
作者 祝军祥 《城市建筑》 2024年第4期143-149,共7页
文章在探讨“生长型”大学校园理念的背景下,以建设完成的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深入研究校园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景观规划、建筑空间等层面的分期规划方法和策略,提炼出适用于“生长型”大学校园的实践经验,从而... 文章在探讨“生长型”大学校园理念的背景下,以建设完成的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深入研究校园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景观规划、建筑空间等层面的分期规划方法和策略,提炼出适用于“生长型”大学校园的实践经验,从而为促进校园的灵活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科发展、教育需求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型大学 校园分期规划建设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新校区 校园功能布局 校园道路交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产业园未来空间模式研究——以达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祝军祥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2期4-9,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传统产业园的弊端日益显现。在产城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提倡新型产业园建设,促进用地的混合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传统产业园的现状问...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传统产业园的弊端日益显现。在产城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提倡新型产业园建设,促进用地的混合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传统产业园的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对新型产业园空间模式的研究、对成功案例的经验借鉴,总结出我国新型产业园未来空间发展趋势。并以四川省达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例,结合各类企业对空间的需求,对上述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诠释数字创新交融的五大组团模式:复合总部、科技围院、智慧厂房、独栋聚落和众创服务。彰显土地集约利用的工业上楼模式,融入总体城市景观的立体场景模式,顺应园区地形的智慧共享社区模式和公园化园区中的人性尺度演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新型产业园 空间模式 达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规划设计为例
3
作者 祝军祥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8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日益重要。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索双创背景下校园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规划为例,从区域协...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日益重要。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索双创背景下校园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规划为例,从区域协同、校园布局、组团空间及建筑设计三个维度,对双创背景下的校园规划设计进行诠释,以期在创新创业的发展热潮下为校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校园规划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 产学研 校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