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释性语言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祝全香 唐树芝 +3 位作者 李颖 耿旭 刘桂红 李晓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解释性语言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住院期间认知行为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性地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解释性语言干预,每天至少一次,连续10 d,以科学为依据正确地解释和判断患者提出的问题及其与疾病有关的事项。自制问卷调查表,对... 目的探讨解释性语言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住院期间认知行为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性地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解释性语言干预,每天至少一次,连续10 d,以科学为依据正确地解释和判断患者提出的问题及其与疾病有关的事项。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情况。结果经过解释性语言干预,干预组患者能够坚持疗程治疗,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01)。经过住院观察及离院后追踪调查脑病的发生率,干预组为5.46%,对照组为18.18%,干预组的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解释性语言的干预,使患者认知行为偏差得以矫正,能够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坚持疗程治疗,延长了住院时间,有效地降低了脑病的发生率,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语言 一氧化碳中毒 认知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性语言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全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75-1577,1581,共4页
目的:探讨解释性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实施解释性语言干预,出院时,采用调查表评定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可否存在纠纷预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好于对照... 目的:探讨解释性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实施解释性语言干预,出院时,采用调查表评定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可否存在纠纷预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存在纠纷预警。结论:解释性语言的干预,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理解和配合各项护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防止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语言 临床护理 医疗纠纷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