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辆驾驶行为识别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祝俪菱 刘澜 +1 位作者 赵新朋 杨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7,共7页
从车辆行驶轨迹的角度,车辆驾驶行为可细分为车辆跟驰行为、车辆换道准备行为和车辆换道执行行为,它们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自动驾驶、交通仿真等系统的基础构成模块.然而,如何从实际微观交通流数据中对3种行为进... 从车辆行驶轨迹的角度,车辆驾驶行为可细分为车辆跟驰行为、车辆换道准备行为和车辆换道执行行为,它们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自动驾驶、交通仿真等系统的基础构成模块.然而,如何从实际微观交通流数据中对3种行为进行识别是驾驶行为研究的基础和难点.本文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使用真实车辆轨迹数据,为提高模型的准确率,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预处理,然后采用网格搜索算法对惩罚因子和核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利用样本数据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的测试精度达到了98.41%,能够很好地识别车辆的行驶状态,为驾驶行为各阶段的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识别 支持向量机 车辆换道准备 车辆换道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的日变交通分配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祝俪菱 杨达 +2 位作者 吴丹红 周小霞 赵新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研究交通流的逐日演化规律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着重要意义.现有日变交通分配模型所考虑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描述实际交通环境下出行者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行为.基于累计前景理论框架,提出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的... 研究交通流的逐日演化规律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着重要意义.现有日变交通分配模型所考虑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描述实际交通环境下出行者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行为.基于累计前景理论框架,提出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的日变交通分配模型,并通过测试网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在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的条件下,路径流量收敛到最终稳定态的速度较快,在本文算例中,路径1~6分别在第40天、40天、11天、13天、22天和23天演化到稳定点;出行者对路径累积前景值认知的敏感性参数η对路径流量的逐日演化收敛速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较小的η值意味着需要更长的时间,使得网络上的流量分布演化到最终平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有限理性 认知更新 逐日动态 交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及其特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达 蒲云 +1 位作者 杨飞 祝俪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8-894,共7页
为真实地反应车辆跟驰机理,假设在跟驰状态下,驾驶员倾向于保持最优跟驰间距,在分析最优间距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optimal distance model,ODM).利用NGSIM数据,对ODM模型和经典Gipps车辆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评价.用仿真... 为真实地反应车辆跟驰机理,假设在跟驰状态下,驾驶员倾向于保持最优跟驰间距,在分析最优间距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optimal distance model,ODM).利用NGSIM数据,对ODM模型和经典Gipps车辆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评价.用仿真方法分析了ODM模型再现宏观交通流现象的能力和加速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Gipps模型相比,ODM模型的加速度、速度和距离的仿真精度分别提高了0.36 m/s2、0.99 m/s和0.73 m,并能够再现实际交通流中稳定车流和冲击波等交通现象;在稳定交通流中,ODM模型总是趋向于使车辆间距等于最优跟驰间距,或在其附近小幅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跟驰 最优间距 NGSIM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