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钛中合金原子与间隙氧的相互作用及氧在β钛合金中扩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祝令刚 胡青苗 杨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544-549,共6页
利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β钛间隙原子氧与合金原子(Nb,Zr,Sn)相互作用以及氧在β钛中的扩散。氧在纯β钛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在0K下,由于β钛在低温下的结构不稳定性,氧在β钛中的稳定位置偏离高对称的八面体间隙位置,其扩散势能... 利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β钛间隙原子氧与合金原子(Nb,Zr,Sn)相互作用以及氧在β钛中的扩散。氧在纯β钛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在0K下,由于β钛在低温下的结构不稳定性,氧在β钛中的稳定位置偏离高对称的八面体间隙位置,其扩散势能曲线为"W"型;随着电子温度的升高,β钛结构稳定性增加,扩散势能曲线趋于抛物线型。合金原子与氧的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合金原子与其最近邻八面体中的氧相互排斥,与次近邻氧吸引。从合金原子与氧的化学作用及弹性作用两个角度对相互作用能进行分析。在TiNb中氧倾向于占据周围Ti原子较多且最近邻位置有Ti的八面体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钛合金 第一性原理 间隙扩散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掺杂对TiO_2中氧空位形成能的影响
2
作者 祝令刚 周健 孙志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研究Ti合金中常用的基体强化元素W对合金抗氧化性的作用,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W掺杂对Ti合金氧化产物金红石TiO_2中氧空位形成能的影响。计算发现,W可以显著增大其近邻位置的氧空位的形成能,使其增大将近0.7 e V,这将有效抑制氧... 为研究Ti合金中常用的基体强化元素W对合金抗氧化性的作用,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W掺杂对Ti合金氧化产物金红石TiO_2中氧空位形成能的影响。计算发现,W可以显著增大其近邻位置的氧空位的形成能,使其增大将近0.7 e V,这将有效抑制氧空位的产生以及环境中氧的渗透,对Ti合金的抗氧化性是有益的。同时研究了2个氧空位组成的不同构型的空位对,发现W同样可以增大氧空位对的形成能,但增加的数值平均到每个氧空位只有0.2 e V,即随着氧化的加剧和氧空位浓度的增加,W对抗氧化性能提高的效果减弱。电子态密度分析表明,对于不同构型的氧空位对,体系内的未配对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水平,这导致了不同的空位形成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掺杂TiO2 氧空位 Ti合金氧化 点缺陷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晶界上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淑娟 石松鑫 +1 位作者 祝令刚 周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2-867,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常用合金化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晶界(GB)的偏析及其相互作用。选取2种类型的晶界结构进行研究:密排的晶界和较疏松的晶界。溶解能计算表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Σ5晶界上均有明显的偏析行...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常用合金化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晶界(GB)的偏析及其相互作用。选取2种类型的晶界结构进行研究:密排的晶界和较疏松的晶界。溶解能计算表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Σ5晶界上均有明显的偏析行为,而在Σ3晶界上的偏析现象不明显。通过计算常用过渡族合金化元素与非金属杂质C、H、O、N、B在各自最稳定位置的相互作用能,发现Ru、Re、W和Ta对O有强烈的排斥作用,因此对晶界抗氧化有益处;Ta排斥H,有抗晶界氢脆的效果。通过对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晶界上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为Ni合金的晶界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GB)偏析 镍基高温合金 氢脆 点缺陷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