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朱元清 罗祥麟 +2 位作者 郭自强 赵志光 祝中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94-601,共8页
本文提出了岩石破裂时的电磁辐射是裂纹尖端电荷随着裂纹加速扩展运动所产生的假说.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推导了岩石破裂时初始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加速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其速度和加速度值.根据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理论,解释了裂纹尖端带电荷... 本文提出了岩石破裂时的电磁辐射是裂纹尖端电荷随着裂纹加速扩展运动所产生的假说.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推导了岩石破裂时初始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加速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其速度和加速度值.根据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理论,解释了裂纹尖端带电荷的现象.利用岩石在单轴压缩致裂过程中记录到的近场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计算了裂纹扩展时裂纹尖端的电荷量和远场电磁辐射强度.通过对电磁辐射波谱分析的研究,得到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频率上限的估计值.最后对岩石破裂时出现的声光电磁现象在理论上作了统一的定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电磁辐射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层顶高纬边界层的瞬时重联过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振兴 祝中伟 濮祖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用二维可压缩的MHD模型模拟研究了北半球背阳面磁层顶区的瞬时重联过程.结果表明,当行星际磁场(IMF)具有南向Bz分量和背太阳向Bx分量时,IMF与地磁场联接,磁层顶向外扩张,在等离子体幔区可形成流体旋涡,磁力线被扭... 用二维可压缩的MHD模型模拟研究了北半球背阳面磁层顶区的瞬时重联过程.结果表明,当行星际磁场(IMF)具有南向Bz分量和背太阳向Bx分量时,IMF与地磁场联接,磁层顶向外扩张,在等离子体幔区可形成流体旋涡,磁力线被扭曲,但不易形成磁涡旋;当IMF具有北向Bz分量时,不论Bx分量是背向太阳或指向太阳,都可发生瞬时重联,而且当IMFBx分量与地磁场Bx分量反向时,在等离子体幔区更易形成磁涡旋.这两种情况,在磁层顶边界层区都能产生多层的电流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磁场重联 磁层顶 等离子体幔 地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阳面磁顶区可压缩涡旋诱发重联模拟研究:通量传输事件的形成和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祝中伟 刘振兴 濮祖荫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7-277,共11页
本文用二维可压缩MHD模型,模拟研究了向阳面磁顶区的涡旋诱发重联过程。重联过程的结果形成了同心的磁流体涡旋。同时还对可压缩模型与不可压缩模型的异同点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可压缩情况的涡旋发展的增长率比不可压... 本文用二维可压缩MHD模型,模拟研究了向阳面磁顶区的涡旋诱发重联过程。重联过程的结果形成了同心的磁流体涡旋。同时还对可压缩模型与不可压缩模型的异同点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可压缩情况的涡旋发展的增长率比不可压缩情况慢;结构特性无显著变化。本文指出,涡旋诱发重联是产生通量传输事件的一种重要机制。通量传输管可看作为磁流体涡旋管。对通量传输事件诸物理量(磁场、速度、密度、压力和温度)的分布特性作了模拟研究,可解释FTEs的主要观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 诱发重联 通量传输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