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46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19
1
作者 桂明泰 符德玉 +10 位作者 周训杰 姚磊 徐邦杰 徐立思 李建 叶玲玲 祖亮华 谭圆圆 金露 姚望 戴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集EH患者血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关病史、中医症状,结合四诊情况由一名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及两名中...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集EH患者血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关病史、中医症状,结合四诊情况由一名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及两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同时检测颈动脉超声,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男性组与女性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四个常见高血压中医证型中颈动脉硬化分布均>70%;肝火亢盛型(82.40%)>阴阳两虚型(80.15%)>痰湿壅盛型(73.53%)>阴虚阳亢型(71.14%)。肝火亢盛型与阴虚阳亢型患者间的颈动脉硬化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夹瘀组与非夹瘀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夹痰组发生率高于非夹痰组(P<0.05);(3)对26个症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的3个症状中,眩晕、耳鸣症状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各证型中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均>70%,肝火亢盛型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最高,老年患者及夹痰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硬化,有颈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眩晕及耳鸣的症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证型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vWF及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雪梅 符德玉 +4 位作者 王世红 何淑寅 祖亮华 辛效毅 赵彦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vWF,同时计算IR的程度,IR采用HOMA-IR,并对vWF及IR进行相关分...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vWF,同时计算IR的程度,IR采用HOMA-IR,并对vWF及I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在各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肝火亢盛组显著高于阴虚阳亢组及痰湿壅盛组(P<0.01);肝火亢盛组IR显著高于痰湿壅盛组(P<0.01),各组间IR水平为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高血压病患者阴阳两虚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vWF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8,P<0.01)。年龄每上升1岁,vWF水平上升0.978Mu/mL。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更易血栓形成;肝火亢盛组IR最高,提示有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VWF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纳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高阳 祖亮华 +2 位作者 刘冉 窦丹波 桑珍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共4页
中医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纳入DRG分组时存在与DRG体系适配性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痛点和难点。对此,建议通过采取中医证候和西医病名双重诊断模式、加快中医干预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中医病案首页质量等方式,加快落... 中医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纳入DRG分组时存在与DRG体系适配性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痛点和难点。对此,建议通过采取中医证候和西医病名双重诊断模式、加快中医干预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中医病案首页质量等方式,加快落实中医DRG支付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中医病种 医保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