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1
作者 祁璐 朱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210-213,共4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质量推进,需要坚实的乡村人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角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质量推进,需要坚实的乡村人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角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化路径,具体包括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人才引进相关问题、优化培训资源、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及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期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制约因素 优化路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研究
2
作者 祁璐 朱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44-246,共3页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农村发展瓶颈、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手段。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新型职业农民的深度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优质人才;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视角,乡村全面振兴为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农村发展瓶颈、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手段。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新型职业农民的深度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优质人才;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视角,乡村全面振兴为新型职业农民加速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新型职业农民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复合进给窄缝电解加工精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峰 赵建社 +2 位作者 干为民 祁璐 田宗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提高窄缝电解加工的稳定性和定域性,提出了阴极持续直线进给与振动的复合进给方法.基于所研制的振动频率0~50 Hz、振幅0~2 mm、振动波形规律可调的振动装置,开展阴极复合进给的窄缝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直线进给,阴极复合... 为了提高窄缝电解加工的稳定性和定域性,提出了阴极持续直线进给与振动的复合进给方法.基于所研制的振动频率0~50 Hz、振幅0~2 mm、振动波形规律可调的振动装置,开展阴极复合进给的窄缝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直线进给,阴极复合进给能够显著提高加工定域性,降低窄缝缝宽;增加振动频率和振幅均有助于降低杂散腐蚀,提高窄缝加工一致性;采用阴极复合进给方法可加工出缝宽为0.305 mm的不同形状的窄缝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复合进给 窄缝结构 加工定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首权 祁璐 夏玲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了解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的真实状况,以苏州市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和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期望,获得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跨境电商 问卷调查 访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运动营养学内容的重构与优化——《运动营养学》评述 被引量:2
5
作者 祁璐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1-251,共1页
运动营养学作为营养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体育运动和健康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突破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与保障。由张蕴琨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营养学》一书,共包含8个章节,分别详细阐述了运动营养学知识、... 运动营养学作为营养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体育运动和健康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突破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与保障。由张蕴琨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营养学》一书,共包含8个章节,分别详细阐述了运动营养学知识、功能以及运用营养学理论指导运动实践的方法,包括运动营养学导论、营养素与运动、能量平衡与运动、平衡膳食与运动、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合理营养、特殊环境下运动的合理营养、人体营养评价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营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体营养 合理营养 食品安全 营养学知识 体育运动 竞技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儿茶酚类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冠时 高文学 祁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4-47,共4页
本文建立了茶叶中儿茶酚类物质的比色测定法。茶叶水浸液用乙醇—正丁醇(1:1)试液稀释约10倍,依次加入NaN0_3,Al(NO_3)_3KOH、试液,儿茶酚类物即显稳定的红色、入505nm处有一最大吸收,3小时内吸收不变,儿茶精含量在32—160mg/ml浓度范围... 本文建立了茶叶中儿茶酚类物质的比色测定法。茶叶水浸液用乙醇—正丁醇(1:1)试液稀释约10倍,依次加入NaN0_3,Al(NO_3)_3KOH、试液,儿茶酚类物即显稳定的红色、入505nm处有一最大吸收,3小时内吸收不变,儿茶精含量在32—160mg/ml浓度范围内,吸入度和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0.9999。标准品加入茶叶内,用本法测定,其回收率为98.7%,变异系数CV=0.29%。本法测定了用同一品种的云南大叶菜制成的红茶与绿茶若干品中儿茶酚类物质的含量,前者仅为1.988mg/ml,后者达63.5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儿茶酚类物质 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成长故事
7
作者 祁璐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7年第11期21-,共1页
  我的童年没有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也不像书上写的那么五彩缤纷,但童年里发生的许多事情至今仍历历在目、伴我成长……  ……
关键词 成长故事 暴风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