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祁志祥教授谈学术历程及治学特色 |
祁志祥
|
《艺术广角》
|
2023 |
1
|
|
2
|
《祁志祥学术自选集》 |
祁志祥
|
《艺术广角》
|
2022 |
0 |
|
3
|
孔子的六重形象 |
祁志祥
|
《艺术广角》
|
2025 |
0 |
|
4
|
论文艺是审美的精神形态——关于文艺本质的思考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5
|
从“小道”、“诗余”到“尊体”——中国古代词体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6
|
论美的愉快性、形象性、价值性——美的特征研究之一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7
|
老子美学:“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8
|
道家“适性为美”思想的生态美学意义 |
祁志祥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9
|
百岁忧患,道德文章——徐中玉先生学术谱系的历时把握与共时解读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文学本体问题的理论反思——以钱中文先生《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为个案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乐感美学”原理的逻辑建构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2
|
国学中的“民本”论及其现代意义 |
祁志祥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周礼》的人文价值:设官分职、得民为本 |
祁志祥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4
|
|
14
|
国学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5
|
循名责实、纵横交织——新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拓展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6
|
论孔子的五重形象及其思想主张——兼论孔子在周代思想史中的地位 |
祁志祥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7
|
“五四”时期现代文艺学学科的诞生 |
祁志祥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明代曲学中的折中论 |
祁志祥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雅量”与“任诞”——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玄学的审美取向及其分裂 |
祁志祥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8 |
2
|
|
20
|
嵇康美学:“无尚无欲,乃为绝美” |
祁志祥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