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气味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祁全梅 李秋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昆虫的嗅觉是其行为感觉的一种重要信号输入来源,在昆虫的气味识别过程中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它们在调控昆虫的取食、群集、交尾和产卵等一系列行为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与昆虫嗅觉相关的蛋白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 昆虫的嗅觉是其行为感觉的一种重要信号输入来源,在昆虫的气味识别过程中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它们在调控昆虫的取食、群集、交尾和产卵等一系列行为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与昆虫嗅觉相关的蛋白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和气味降解酶(Odorant degrading enzyme)等。其中,气味受体是嗅觉系统中的关键成员之一,具有识别气味分子并向下游传递嗅觉信号的重要作用,其介导的气味分子与嗅觉神经元树突上气味受体的专一性结合是重要的嗅觉识别基础。气味受体主要分为两类:传统气味受体和非典型性气味受体,传统气味受体具有识别气味分子的功能,在不同昆虫间的同源性较低;非典型性气味受体不能识别气味分子,它与普通气味受体共表达,协助它们完成对气味分子的识别,在不同昆虫间非典型性气味受体的序列较为保守。气味受体的功能验证主要采用培养细胞系法、电压钳技术和果蝇"空神经元"法,研究昆虫气味受体的功能可为寻找气味配体,开发针对害虫的食物引诱剂和驱避剂、性诱剂以及聚集信息素等奠定理论基础。文章从气味受体的鉴定与分类、结构、表达、系统进化关系以及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气味受体的研究进展,为昆虫嗅觉机制的研究及害虫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气味受体 寄主植物挥发物 性信息素 气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祁全梅 李秋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20年第1期58-62,共5页
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近年来在蚜虫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大量、频繁地使用此类杀虫剂,导致多种蚜虫对它们产生了抗药性。本文就不同种类的蚜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近年来在蚜虫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大量、频繁地使用此类杀虫剂,导致多种蚜虫对它们产生了抗药性。本文就不同种类的蚜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发展趋势、产生机理及综合治理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抗药性 新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啶虫脒 噻虫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木虱ORCO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祁全梅 李秋荣 郭青云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96-102,F0003,共8页
枸杞木虱是枸杞的重要害虫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虫非典型气味受体(ORCO)基因进行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验证枸杞木虱ORCO基因的嗅觉相关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对枸杞木虱ORCO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序列特性、结构预测、进化... 枸杞木虱是枸杞的重要害虫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虫非典型气味受体(ORCO)基因进行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验证枸杞木虱ORCO基因的嗅觉相关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对枸杞木虱ORCO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序列特性、结构预测、进化关系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枸杞木虱ORCO基因编码45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51.25 KD,等电点为6.32;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其他细胞器,不属于分泌蛋白,不存在信号肽;有7个跨膜结构,Pfam:7tm6结构域和Pfam:7tm7结构域各1个;平均疏水性为0.254,属于疏水性蛋白;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直链延伸、β转角、无规则卷曲分别占54%、17.78%、3.78%和24.44%,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缠绕折叠形成;进化树结果表明,枸杞木虱的ORCO基因与半翅目蚜科昆虫聚为一支。本研究的枸杞木虱ORCO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为研究验证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枸杞木虱取食、交配和产卵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木虱 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 嗅觉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星瓢虫对枸杞棉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秋荣 祁全梅 来有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2-1481,共10页
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是青海省柴达木地区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其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枸杞木虱Poratrioza sinica Yang et Li.两种主要枸杞害虫的嗜好性,开展了捕食选择性试验,发现当... 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是青海省柴达木地区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其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枸杞木虱Poratrioza sinica Yang et Li.两种主要枸杞害虫的嗜好性,开展了捕食选择性试验,发现当两种害虫共存时,瓢虫成虫更喜食棉蚜。为进一步探究十一星瓢虫对枸杞棉蚜的捕食能力,测定了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在不同棉蚜密度下的捕食量、寻找效应以及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一星瓢虫各虫态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对捕食量的影响分别符合Hassell干扰效应模型和Watt模型。十一星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枸杞棉蚜的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为18.94、44.29、81.57、145.27和126.48头;在一定空间、相同瓢蚜比条件下,瓢虫同一虫态个体间存在种内干扰效应,以1龄幼虫受干扰最大,干扰常数为1.1803。此外,瓢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4龄幼虫和成虫影响更为明显,竞争参数分别为0.7948和0.6848。本研究可为今后更高效地利用青海高原本地十一星瓢虫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星瓢虫 枸杞棉蚜 枸杞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