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祁保民 姚金水 +1 位作者 陈文列 卢惠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的多种组织的实质细胞进行了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病鸡肝、肾、心、脾、腺胃、卵巢、羽髓等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的多种组织的实质细胞进行了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病鸡肝、肾、心、脾、腺胃、卵巢、羽髓等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病变。光镜观察,可见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腺胃腺上皮细胞、心肌纤维、脾脏内的淋巴细胞、卵巢内的颗粒膜细胞、羽髓细胞的细胞核裂解成大小不等的、致密浓染的球形团块。电镜观察,可见这些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经历凝集、边集、裂解,最后形成许多凋亡小体等不同阶段。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细胞均有明显的FasL表达,FasL的表达表明细胞凋亡信号增强,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病毒 人工感染 细胞凋亡 剖检病变 凋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祁保民 陈晓燕 +2 位作者 吴宝成 姚金水 张红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99,共5页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10日龄健康番鸭,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后番鸭多种组织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对死亡因子FasL的表达进行研究。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显示,多种组织器官中出现大量阳性细胞,表...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10日龄健康番鸭,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后番鸭多种组织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对死亡因子FasL的表达进行研究。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显示,多种组织器官中出现大量阳性细胞,表明番鸭呼肠孤感染可引起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胸腺、盲肠和法氏囊发生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肝脏、肾脏、肺脏、胸腺、盲肠和法氏囊等多种组织中可观察到FasL表达,且各种组织FasL表达的强弱与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的细胞凋亡指数高低相一致。结果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FasL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病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祁保民 姚金水 +3 位作者 陈文列 梅景良 卢惠明 钟秀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1-294,共4页
通过光镜、电镜等方法对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组织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 ,羽髓远端坏死 ,羽髓中有多量肿瘤细胞浸润 ,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或局部性浸润。电镜观察 ,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 ,核膜凹陷 ,核内出现假核内包含物。在一些羽髓中 ... 通过光镜、电镜等方法对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组织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 ,羽髓远端坏死 ,羽髓中有多量肿瘤细胞浸润 ,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或局部性浸润。电镜观察 ,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 ,核膜凹陷 ,核内出现假核内包含物。在一些羽髓中 ,巨噬细胞吞噬肿瘤细胞较多见 ,而且观察到一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果表明 ,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病变十分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鸡马立克氏病 羽髓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结膜结合淋巴组织的超微结构及其摄取抗原功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祁保民 高齐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45-550,共6页
132只25日龄雏鸡的眼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onjunctiv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CALT),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观察其组织细胞结构特征,使用不同示踪物(辣根过氧化物酶、碳和... 132只25日龄雏鸡的眼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onjunctiv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CALT),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观察其组织细胞结构特征,使用不同示踪物(辣根过氧化物酶、碳和酵母菌)研究其摄取抗原功能.结果表明鸡CALT主要位于下眼睑近侧端结膜穹窿处。扫描电镜下,覆盖淋巴组织表面的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表面积大,晶格状排列,微绒毛粗短而不规则,细胞之间连结紧密,偶见杯状细胞开日。透视电镜下,鸡CALT上皮由浓染和淡染的两种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浓染上皮细胞微绒毛多,胞浆多突,空泡丰富、胞核不规则。淡染上皮细胞微绒毛极少,表面多微褶,胞浆小有多量微丝,核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层内散见淋巴细胞。上皮基底膜下的淋巴组织中具有高内皮小静脉。手术封闭的结膜腔内注入示踪物试验证明,鸡CALT具有摄取和传递抗原功能,示踪物均出现在CALT内。辣根过氧化物酶可见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研究结果表明:鸡CALT是粘胶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点眼免疫时抗原的摄取部位,在眼区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结合淋巴组织 超微结构 摄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祁保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0-172,共3页
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了3例犬低分化鳞癌的病理特点,结果显示,在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类似于棘细胞、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形成癌腔,在一些癌腔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无癌珠形成。癌腔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之一,可作... 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了3例犬低分化鳞癌的病理特点,结果显示,在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类似于棘细胞、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形成癌腔,在一些癌腔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无癌珠形成。癌腔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之一,可作为诊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癌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牛蛙药效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梅景良 黄一帆 +3 位作者 王寿昆 黄志坚 祁保民 张红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7-461,共5页
以士的宁为工具药,研究了环境温度、给药剂量、动物体重和给药时辰等因素对牛蛙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温度对药效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出现惊厥的潜伏期越来越短;但不同温度范围对其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在0~... 以士的宁为工具药,研究了环境温度、给药剂量、动物体重和给药时辰等因素对牛蛙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温度对药效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出现惊厥的潜伏期越来越短;但不同温度范围对其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在0~10 ℃,30~35 ℃,士的宁药效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2)给药剂量对药效也有显著影响.在每10 g剂量0.01~0.20 mL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牛蛙出现惊厥的潜伏期也越来越短,而不同剂量段对其药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蛙体上,士的宁也同样表现出安全范围较窄的特点.3)在42.8~203.5 g体重范围内,体重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4)给药时辰对药效也有影响,并表现出昼夜节律性.在12:00左右,牛蛙对士的宁的敏感性大大降低.5)在四个影响因素当中,环境温度和给药剂量是影响牛蛙药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士的宁 药效 环境温度 剂量 体重 时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晓飞 赵凯 +3 位作者 王金斌 谭芙蓉 祁保民 唐雪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334-336,共3页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目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及其特点...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目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及其特点,并就其发展历程和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原菌 食品安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无害化高速处理系统技术介绍与运用实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新仁 林国忠 祁保民 《猪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52-53,共2页
2012年春节过后,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共有6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表明“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关键词 无害化处理设备 高速处理系统 实例 农业科技创新 应用 技术 畜禽 农产品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小肠干细胞免疫组化定位和形态学研究
9
作者 邓红玉 温亚萍 +2 位作者 梅景良 祁保民 王全溪 《农学学报》 2013年第7期36-39,共4页
观察肉鸡小肠各段肠干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为探讨小肠干细胞与肠损伤修复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理论。采集处于生长阶段肉鸡(28日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Lgr5作为肠干细胞表记标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肉鸡小肠各段中的肠... 观察肉鸡小肠各段肠干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为探讨小肠干细胞与肠损伤修复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理论。采集处于生长阶段肉鸡(28日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Lgr5作为肠干细胞表记标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肉鸡小肠各段中的肠干细胞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结果表明,Lgr5作为肠干细胞表记标记特异性强,结果可靠。肠干细胞在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有分布,主要位于隐窝基底部潘氏细胞的+1~+4位置,细胞呈柱状或锥形,核椭圆形或染色不清。平均每个视野中肠干细胞数量十二指肠2个、回肠3个、空肠3个。本试验首次证实Lgr5可作为肉鸡肠干细胞的表面标记,并观察了肉鸡肠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初步确定了肉鸡小肠中肠干细胞的数量,为进一步探讨肠干细胞在肉鸡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小肠 免疫组化 肠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在番鸭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6
10
作者 包汉勋 祁保民 尚迎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
选取10日龄健康番鸭84只,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于攻毒后6、12、24、48、60、72、84、108、144、204、312、384 h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病毒在番鸭体内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探索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发病机理。检测结果表明,... 选取10日龄健康番鸭84只,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于攻毒后6、12、24、48、60、72、84、108、144、204、312、384 h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病毒在番鸭体内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探索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发病机理。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后61、2 h时各脏器均呈阴性反应;感染后24 h,从肝脏、肠道、大脑中最先检测到阳性细胞;感染后144 h,各脏器均呈强阳性;感染后204 h,脾脏、肺脏及胸腺的阳性反应强度仍持续,其他脏器的阳性反应强度都有所下降。番鸭呼肠孤病毒对肝脏、脾脏、盲肠的组织嗜性最强,表明这3种组织为该病毒的主要靶器官。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细胞如下:各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肝脏的肝细胞、枯否氏细胞;脾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肾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心脏的心肌细胞;肺脏的肺泡上皮细胞、尘细胞;胸腺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法氏囊的淋巴细胞;肠道的上皮细胞、杯状细胞、淋巴细胞;大脑和小脑内的少突胶质细胞。在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等组织内可见炎性浸润的淋巴细胞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免疫组化 分布 番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S及其受体对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紫峰 唐梦瑶 +3 位作者 黄辉鹏 陈吉龙 祁保民 杨桂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46-2454,共9页
为了解神经肽S(NPS)及其受体(NPSR)在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细胞培养、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hRNA技术研究NPS和NPSR在PRV体外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NPS和NPSR对病毒基因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RT-PCR... 为了解神经肽S(NPS)及其受体(NPSR)在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细胞培养、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hRNA技术研究NPS和NPSR在PRV体外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NPS和NPSR对病毒基因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RV感染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3T3细胞)后12和18 h,NPS和NPSR 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通过shRNA技术稳定干扰3T3细胞中NPSR表达后,PRV gE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添加外源性NPS可显著增强PRV感染的3T3细胞PRV gE基因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P<0.05);添加NPSR抑制剂后,则极显著抑制细胞中PRV gE基因和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1),该作用效果与NPS的作用效果相反。上述结果表明,降低NPSR的表达能有效抑制PRV在3T3细胞上的复制,说明NPSR是PRV有效感染3T3细胞所必需的重要因子;外源性NPS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加剧PRV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NPS和NPSR在PRV感染动物体内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S(NPS) NPSR 伪狂犬病病毒(PRV) 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鲟胰腺分布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林可君 祁保民 尚迎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通过组织学方法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的胰腺在体内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鲟的胰腺弥散分布于肝内、肠道及胃的周围,以肠道周围分布最多;另外脾脏内也有胰腺分布。肝脏前部无胰腺分布,中部分布较多,后部分布较少。
关键词 施氏鲟(Aciperiser schrenckii) 组织学 胰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鸡弱腿病的营养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Joseph B.Hess 祁保民 《国外畜牧科技》 1994年第3期47-48,共2页
引起肉鸡死亡和肉鸡生产性能下降的肉鸡腿病,一直是生产部门关注的问题。尽管通过改善肉鸡的营养、管理。
关键词 鸡病 弱腿病 营养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硒结合体可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鸡的免疫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S.K.Panda 祁保民 《国外畜牧科技》 1996年第2期53-53,共1页
许多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 E-硒结合体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及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添加维生素 E-硒对1日龄 IBD 病毒感染鸡的影响。实验中用流产布氏杆菌抗原作为指示系统。将90只1日龄雏公鸡分成6组,其亲代经琼扩检测 IBD 抗体均为... 许多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 E-硒结合体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及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添加维生素 E-硒对1日龄 IBD 病毒感染鸡的影响。实验中用流产布氏杆菌抗原作为指示系统。将90只1日龄雏公鸡分成6组,其亲代经琼扩检测 IBD 抗体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鸡病 IBD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的两种重要禽病
15
作者 Lim Peng Guan 祁保民 《国外畜牧科技》 1994年第3期44-45,共2页
1 超强毒型传染性法氏囊病 通过种鸡和21日龄雏鸡两次灭活苗免疫,曾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称之为临床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在已转变为亚临床型。然而,1987年首次在比利时,随后英国报道了发生临床型的超强毒型传染性法氏囊病(vvIBD),并认... 1 超强毒型传染性法氏囊病 通过种鸡和21日龄雏鸡两次灭活苗免疫,曾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称之为临床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在已转变为亚临床型。然而,1987年首次在比利时,随后英国报道了发生临床型的超强毒型传染性法氏囊病(vvIBD),并认为由vvIBD病毒引起。其临床症状与标准毒株引起的相似,但死亡率高达30%~70%,且雏鸡发病较早。最后该病迅速传播整个欧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病 头肿综合症 亚太地区 I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