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脱酰胺对无麸质玉米薄饼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石雪萍 蒋彩云 余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164-171,共8页
本实验采用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G)对玉米粉进行酶法改性,研究不同酶解时间(0,2,4,8,16 h)对玉米粉的脱酰胺度、持水持油能力、糊化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无麸质玉米薄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脱酰胺会促使玉米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 本实验采用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G)对玉米粉进行酶法改性,研究不同酶解时间(0,2,4,8,16 h)对玉米粉的脱酰胺度、持水持油能力、糊化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无麸质玉米薄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脱酰胺会促使玉米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善玉米粉的持水持油能力,提高玉米粉的糊化温度,提升无麸质玉米薄饼的比体积,改善薄饼的质构品质。其中PG酶处理4 h时的感官评分最高,风味较好,此时与对照组相比,无麸质玉米薄饼的比体积由1.24增大到了1.61 mL/g,感官总评分从74±4.91分上升到了83±11.91分。综上,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PG处理可以改善玉米蛋白的性质从而提高无麸质玉米薄饼品质,为PG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 脱酰胺 玉米粉 无麸质 玉米薄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石雪萍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青钱柳叶是一种古老茶饮,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新食品原料。青钱柳多糖是青钱柳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在食品、医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青钱... 青钱柳叶是一种古老茶饮,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新食品原料。青钱柳多糖是青钱柳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在食品、医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青钱柳多糖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开发应用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开发高活性青钱柳多糖保健食品和药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药理活性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花生扇贝复合营养酱制作工艺研究
3
作者 汪洪涛 石雪萍 +3 位作者 陈成 李清光 陈帆 刘文静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复合营养调味酱相对于单一原料制作的酱类来说具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因而更受消费者的青睐。选取牛蒡提取液、发芽花生、扇贝裙边、芝麻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花生扇贝复合营养... 复合营养调味酱相对于单一原料制作的酱类来说具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因而更受消费者的青睐。选取牛蒡提取液、发芽花生、扇贝裙边、芝麻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花生扇贝复合营养酱的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牛蒡花生扇贝营养酱的最佳配方为牛蒡提取液10份、发芽花生1.6份、扇贝裙边1.2份、芝麻叶0.3份、大豆油0.8份、赤藓糖醇0.6份、葱姜蒜粉0.35份、十三香0.15份,以此配方制得的营养酱感官评分最高,达9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发芽花生 芝麻叶 扇贝裙边 复合营养酱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食用辛香料抗氧化性及其与黄酮和多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石雪萍 吴亮亮 +1 位作者 高鹏 张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6,共4页
利用DPPH法测定20种食用辛香料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部分食用辛香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椒抗氧化性最强,其次是丁香、桂皮、香叶、良姜。分别采用铝盐显色法和福林-酚法测定样品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并与抗氧化性做相关性分析... 利用DPPH法测定20种食用辛香料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部分食用辛香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椒抗氧化性最强,其次是丁香、桂皮、香叶、良姜。分别采用铝盐显色法和福林-酚法测定样品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并与抗氧化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辛香料的抗氧化性与黄酮和多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黄酮的相关性最大(R2=0.8111)。20种辛香料中,花椒的抗氧化性最强,黄酮含量也最高,花椒黄酮有望被开发成为新的抗氧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辛香料 抗氧化 黄酮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选葱白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5
作者 石雪萍 张卫明 +1 位作者 钱近春 张宇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88,192,共3页
优选了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Al(NO3)3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应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 优选了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Al(NO3)3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应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1∶30,75℃下提取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白 黄酮 提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花椒生物碱及精油同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石雪萍 张宇思 张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6,共3页
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花椒水溶性生物碱和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水溶性生物碱和精油同时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即浸泡时间3h,pH2,料液比1:15,提取3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花椒精油得率为3.25ml/g,生物碱得率为4.36%。
关键词 花椒 水溶性生物碱 精油 耦合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有效成分以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石雪萍 李小华 杨爱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共4页
花椒是我国特有的食用香辛料之一,文章综述了花椒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以及花椒加工利用等现状,为花椒的进一步研究与深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椒 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花椒中的黄酮化合物 被引量:8
8
作者 石雪萍 吴亮亮 张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0,共5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花椒中的黄酮化合物。以氯仿-甲醇-正丁醇-水(4:3:0.5:2,V/V)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为850r/min、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54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共得到6个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收集的峰进行纯度检测...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花椒中的黄酮化合物。以氯仿-甲醇-正丁醇-水(4:3:0.5:2,V/V)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为850r/min、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54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共得到6个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收集的峰进行纯度检测,对纯度较高的4种化合物(按照出峰次序标记为A、B、C、D)进行结构鉴定,A为茴香苷(foeniculin);B为槲皮素-7-葡萄糖苷(quercetin-7-glucoside);C为芦丁(rutin);D为槲皮素-3-半乳糖苷(quercetin-3-galact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黄酮 花椒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皂甙降糖机理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石雪萍 姚惠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68,共3页
本研究从苦瓜皂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影响,口服耐糖量试验,苦瓜皂甙对小鼠肝糖原和胰岛素水平影响这几个方面研究了苦瓜皂甙的净血糖机理。结果表明,苦瓜皂甙对α-葡萄糖苷酶没有抑制作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表明苦瓜皂甙能够使葡萄糖表... 本研究从苦瓜皂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影响,口服耐糖量试验,苦瓜皂甙对小鼠肝糖原和胰岛素水平影响这几个方面研究了苦瓜皂甙的净血糖机理。结果表明,苦瓜皂甙对α-葡萄糖苷酶没有抑制作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表明苦瓜皂甙能够使葡萄糖表现为正常耐受量,苦瓜皂甙还能使小鼠的肝糖原升高,但对小鼠的胰岛素水平没影响,这些结果表明:苦瓜皂甙不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来降低血糖,苦瓜皂甙能够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正常的分泌功能。苦瓜皂甙可能是通过刺激肝糖原合成来降低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降血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椒和青花椒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石雪萍 张卫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5,112,共5页
研究对两种常见的花椒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提取精油,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产油率分别为6.8%和10%。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红花椒精油中分离出78... 研究对两种常见的花椒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提取精油,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产油率分别为6.8%和10%。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红花椒精油中分离出7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的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31%;青花椒精油中分离出6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的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88%。两种花椒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成分含量上也有较大差别。两种精油中,红花椒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柠檬烯22.75%;芳樟醇,21.70%;3,7-二甲基-,3,7-辛三烯(罗勒烯)14.27%。青花椒中的主要成份及含量为:芳樟醇63.33%;D-柠檬烯5.75%;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萜烯醇)3.82%。其中青花椒芳樟醇的含量是红花椒中芳樟醇含量的3倍左右。两种精油中,主要的成分为烯类和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红花椒 精油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苦瓜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雪萍 汪洪涛 +1 位作者 余芳 陈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0-193,共4页
苦瓜分别经酸水提取、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和碱浸提取,得到的样品以电位滴定法滴定,以苦瓜中的奎宁为基准物计算苦瓜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由此建立苦瓜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法具有良好稳定性、灵敏度和重现性... 苦瓜分别经酸水提取、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和碱浸提取,得到的样品以电位滴定法滴定,以苦瓜中的奎宁为基准物计算苦瓜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由此建立苦瓜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法具有良好稳定性、灵敏度和重现性,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且测定操作简便,可用于苦瓜中总生物碱的定量分析。四种提取方法得到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4.644、4.428、6.804和8.964 mg/g,适宜的提取方法为碱浸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生物碱 电位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中总黄酮提取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雪萍 李小华 杨爱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6,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高良姜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高良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高良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高良姜...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高良姜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高良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高良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增加,抗氧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提取 清除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提取物中降血糖皂甙的筛选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雪萍 姚惠源 张卫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苦瓜皂甙经过提取,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把苦瓜提取物按照极性分为3个组分,分别为:乙酸乙酯相(MCE-A),正丁醇相(MCE-B)和水相(MCE-C)。动物实验表明,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MCE-B具有较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MCE-A和MCE-B降糖效果不明... 苦瓜皂甙经过提取,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把苦瓜提取物按照极性分为3个组分,分别为:乙酸乙酯相(MCE-A),正丁醇相(MCE-B)和水相(MCE-C)。动物实验表明,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MCE-B具有较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MCE-A和MCE-B降糖效果不明显。组分分析表明,苦瓜正丁醇萃取相含有45.51%的皂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降血糖 皂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籽油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雪萍 姚惠源 张卫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4-217,共4页
对苦瓜籽油的提取、化学成分研究以及生理活性等的做了详细的综述,并对苦瓜籽油的开发前景作了讨论。苦瓜籽油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开发应用植物资源,它的研究与开发将提高苦瓜的附加值,并且提供了一种新的食物资源。
关键词 苦瓜籽油 脂肪酸 生理活性 共轭亚麻酸(C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苦瓜皂甙的分离纯化及结构推断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雪萍 李迎秋 姚惠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通过正相硅胶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从苦瓜中分离得到一种物质,定性检验该物质为苦瓜皂甙,薄层色谱检验为单一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其纯度为98.45%。进一步用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初步推断,这种皂甙是一个连有2个糖基的母核荷质比... 通过正相硅胶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从苦瓜中分离得到一种物质,定性检验该物质为苦瓜皂甙,薄层色谱检验为单一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其纯度为98.45%。进一步用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初步推断,这种皂甙是一个连有2个糖基的母核荷质比为491、相对分子质量为815的皂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皂甙 分离 纯化 质谱 结构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小茴香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石雪萍 余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
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茴香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60nm。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2.19... 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茴香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60nm。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2.19~109.6μg/mL和2.28~11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1%,94.41%,RSD分别为2.4%,3.0%。此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小茴香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出小茴香总黄酮水解物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分别为:槲皮素0.29 mg/g,n=3,RSD=2.60%;山奈酚含量为:0.36mg/g,n=3,RSD=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黄酮 槲皮素 山奈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包菜花色苷提取工艺及其对DPPH·清除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雪萍 郑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紫包菜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浴浸提法提取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从紫包菜中提取花色苷的工艺参数的适宜范围,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紫包菜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2... 以紫包菜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浴浸提法提取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从紫包菜中提取花色苷的工艺参数的适宜范围,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紫包菜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2.5 h,乙醇浓度60%。在这种提取条件下,花色苷得率可达到4.530 mg/g。对提取的花色苷进行DPPH·清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花色苷含量越高,DPPH·的清除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包菜 花色苷 提取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采收期罗布麻中黄酮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雪萍 吴亮亮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1119,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罗布麻叶中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黄酮的含量,从而确定最佳的罗布麻采收期。样品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罗布麻叶中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黄酮的含量,从而确定最佳的罗布麻采收期。样品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量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60 nm;柱温:50℃。该方法对4种黄酮能够很好分离,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良好。按照这种方法检测出不同采收季节的罗布麻叶中4种黄酮含量,其中8月份采收的罗布麻叶中黄酮含量最高。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很好地测定出罗布麻中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罗布麻 黄酮 采收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化香葱加工废弃物葱白油树脂提取的工艺及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雪萍 张卫明 +1 位作者 钱近春 张宇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8,共5页
将葱白粉碎至40--60目,用食用酒精为溶剂,提取葱白油树脂。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葱白油树脂的乙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提取5h,料液比1:20提取油树脂。以葱白油树脂为心材,阿拉伯胶和糊精为壁材(心... 将葱白粉碎至40--60目,用食用酒精为溶剂,提取葱白油树脂。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葱白油树脂的乙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提取5h,料液比1:20提取油树脂。以葱白油树脂为心材,阿拉伯胶和糊精为壁材(心材:壁材为1:3),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得葱白油树脂微胶囊。喷雾前乳化液粘度为107MPA.S,微胶囊产品呈浅黄色粉末,含水率为6%,心材包埋率为9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白 油树脂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雪萍 余芳 郑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100,共3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角中两种黄酮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4.6 mmx150 mm,5μm ),以甲醇-0.4%磷酸(V/V,50∶5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360 nm 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0.025~0.5 mg/m...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角中两种黄酮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4.6 mmx150 mm,5μm ),以甲醇-0.4%磷酸(V/V,50∶5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360 nm 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0.025~0.5 mg/mL时,槲皮素和山柰酚峰面积和浓度呈线性关系。槲皮素、山柰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5%,102.51%,RSD分别为2.3%,2.8%。在此条件下测得水解样中槲皮素0.508 mg/g (n=3,RSD=2.860%)、山柰酚0.325 mg/g (n=3,RSD=1.10%),总黄酮提取物中槲皮素0.110 mg/g (n=3,RSD=1.29%)、山柰酚0.031 mg/g (n=3,RSD=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 槲皮素 山柰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