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长7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41
1
作者 石道涵 张兵 +2 位作者 何举涛 蒋廷学 蒲春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7,共4页
从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岩石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状况以及体积压裂所需地应力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储层实施体积压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长7储层岩石石英质量分数为40.3%,脆性指数为35%~50%;储层... 从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岩石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状况以及体积压裂所需地应力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储层实施体积压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长7储层岩石石英质量分数为40.3%,脆性指数为35%~50%;储层微裂缝发育概率在60%左右,裂缝密度为3条/10m,天然裂缝及水平层理较发育;水平两向主应力差为4—5MPa,均可满足实现体积压裂复杂形态裂缝扩展的条件。体积压裂井试采效果表明,体积压裂后可形成一定程度复杂缝网。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可成为该储层高效开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体积压裂 可行性 岩石脆性指数 天然裂缝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石道涵 张矿生 +2 位作者 唐梅荣 陶亮 杜现飞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油气高效开发的关键。文章回顾近10年长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体积压裂改造模式、关键工具、低成本材料3方面取得的主要新进展。创新形成了“立体式、长水平段、细分切割、分...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油气高效开发的关键。文章回顾近10年长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体积压裂改造模式、关键工具、低成本材料3方面取得的主要新进展。创新形成了“立体式、长水平段、细分切割、分簇射孔、可溶球座、变黏滑溜水、多尺度支撑”体积压裂开发技术模式。提出了“压增渗”一体化设计,由单一压裂向造缝、增能、驱油三位一体升级,压裂过程中兼顾增加地层能量和加快油水渗吸置换,实现单井缝控储量最大化一次动用。配套自主研发细分切割可溶金属球座和动态暂堵转向新材料,多功能变黏滑溜水和不同粒径组合石英砂可提高多尺度裂缝渗吸置换效率与缝网长期导流能力。该技术在长庆油田规模应用450余口页岩油水平井,初期产量由9.6t/d提高到18t/d,年累计产油量由2380t提高到4931t,单井EUR由1.8×10^(4)t提高到2.6×10^(4)t,2019年产油量突破100×10^(4)t,2020年建成庆城页岩油百万吨示范区。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体积压裂 细分切割 体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性油藏水力喷射钻孔井产能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道涵 刘涛 +2 位作者 蒲春生 刘静 宋元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3,107,共4页
针对非均质性油藏渗透率不均匀、渗流阻力大及剩余油难动用等问题,采用水力喷射钻孔,可有效扩大泄流面积、降低油流阻力、挖掘难动用剩余油,达到提高油井产能的目的。利用保角变换并结合等值渗流阻力原理,推导出了非均质性油藏水力喷射... 针对非均质性油藏渗透率不均匀、渗流阻力大及剩余油难动用等问题,采用水力喷射钻孔,可有效扩大泄流面积、降低油流阻力、挖掘难动用剩余油,达到提高油井产能的目的。利用保角变换并结合等值渗流阻力原理,推导出了非均质性油藏水力喷射钻孔井的产能公式。通过分析水力喷射钻孔长度、钻孔数、孔径和非均质性对产率比的影响,得出了这些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对产能的影响不同,钻孔数和钻孔长度对产能影响较大,随着钻孔数和钻孔长度的增大,产能上升很快;非均质性的影响较大,随着非均质性的增强,产能会有明显下降;孔径对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孔径的增大,产能略有增大;对于强非均质性地层,钻孔数和钻孔长度对产能的影响明显;在总孔长一定时,钻孔数越多,产能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钻孔长度 钻孔数 水力喷射 产能 产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油田交联聚合物深部调驱体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石道涵 许洪星 蒲春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西峰低渗裂缝性油藏选用的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各组分最佳浓度范围分别为:聚合物浓度1 200~1 500 mg/L,交联剂浓度800~12 00mg/L,稳定剂浓度400~500 mg/L。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稳定的抗盐、抗剪切性能,高温、高盐及剪切条件... 西峰低渗裂缝性油藏选用的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各组分最佳浓度范围分别为:聚合物浓度1 200~1 500 mg/L,交联剂浓度800~12 00mg/L,稳定剂浓度400~500 mg/L。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稳定的抗盐、抗剪切性能,高温、高盐及剪切条件下成胶黏度保留率高;具有较强的岩心封堵能力,阻力系数大于32,残余阻力系数大于20,封堵率大于95%。室内调驱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启动低渗层能力,最终提高采收率幅度较HPAM调驱高13%。在西峰油田开展的6个井组交联聚合物调驱先导试验均取得较好效果,有96.4%试验井见效,含水下降11%,调剖井吸水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启动新层吸水14.4 m/9层,截至2009年5月底累计增油8 461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裂缝性油藏 交联聚合物 调驱 剪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低伤害醇基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道涵 张兵 +2 位作者 于浩然 蒋廷学 蒲春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致密砂岩油藏具有渗透率低、吼道细小、填隙物含量高等特点,因此要求压裂液必须具有低伤害,较高的返排能力和防膨能力的特点.为此,制备得到了低分子量,低粘(基液粘度小于10mPa·s),压后能够有效破胶、易返排的多羟基醇压裂液体系.... 致密砂岩油藏具有渗透率低、吼道细小、填隙物含量高等特点,因此要求压裂液必须具有低伤害,较高的返排能力和防膨能力的特点.为此,制备得到了低分子量,低粘(基液粘度小于10mPa·s),压后能够有效破胶、易返排的多羟基醇压裂液体系.通过对该体系的流变性能、残渣含量、静态滤失特性、表面张力、破胶液防膨性能及对岩心伤害等进行室内实验评价,证明该压裂液抗剪切能力较强、破胶水化彻底、无残渣、滤失低、表界面张力低、能防止黏土膨胀、对地层损害小.现场10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应用多羟基醇压裂液,平均返排率80%,平均单井试排产量增加6m3/d,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压裂液 低伤害 多羟基醇 交联剂 破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石道涵 张昊 黄远 《石油仪器》 2005年第3期51-52,7,共2页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是微地震法监测的一种方法,文章介绍了该技术在压裂井人工裂缝监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监测可获得人工压裂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产状等信息。该技术具有工艺技术简单可靠、安全环保的特点,非常适应于现场...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是微地震法监测的一种方法,文章介绍了该技术在压裂井人工裂缝监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监测可获得人工压裂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产状等信息。该技术具有工艺技术简单可靠、安全环保的特点,非常适应于现场的应用。对提高开发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水平、增产增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微地震法 拾震器 裂缝产状 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油层端部脱砂压裂试验
7
作者 石道涵 张昊 +1 位作者 刘锦玉 王永昌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6期39-41,45,共4页
长 6油层是安塞油田的主力油层 ,天然微细裂缝比较发育 ,注水开发以来 ,受微裂缝影响 ,部分区块主向油井见效后含水上升快甚至水淹 ,而侧向油井难以见效 ,造成区块内产量和压力分布严重不均 ,影响了开发效果。蜡球暂堵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长 6油层是安塞油田的主力油层 ,天然微细裂缝比较发育 ,注水开发以来 ,受微裂缝影响 ,部分区块主向油井见效后含水上升快甚至水淹 ,而侧向油井难以见效 ,造成区块内产量和压力分布严重不均 ,影响了开发效果。蜡球暂堵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油层泄油面积 ,提高填砂裂缝导流能力 ,在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为长 6油藏侧向油井的重复压裂改造摸索出一条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长6油层 端部 脱砂压裂 试验 暂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超声波近井处理无机垢堵塞技术 被引量:16
8
作者 蒲春生 石道涵 +2 位作者 赵树山 许洪星 申华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波场采油动态模拟室内实验装置和人工岩心碳酸钙无机垢堵塞样品,系统研究了超声波解除岩心无机结垢堵塞的整体效果及关键的波场参数、工艺参数和岩心物性参数对解堵效果的影响规律,同时系统分析了超声波解堵的主要动力学... 利用自主研制的波场采油动态模拟室内实验装置和人工岩心碳酸钙无机垢堵塞样品,系统研究了超声波解除岩心无机结垢堵塞的整体效果及关键的波场参数、工艺参数和岩心物性参数对解堵效果的影响规律,同时系统分析了超声波解堵的主要动力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主研制的新型超大功率超声波矿场施工装置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换能器频率、换能器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岩心初始渗透率均影响超声波解堵效果。换能器频率、功率增加,解堵效果变好;累计处理时间80~120min解堵效果最好;岩心初始渗透率越高解堵效果越好。经陕北低渗油藏与大庆油田矿场试验验证,增产增注效果显著,证实了室内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解堵 无机垢 室内实验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自生气泡沫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蒲春生 石道涵 +1 位作者 秦国伟 郭庆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3期90-92,共3页
针对稠油油藏难开采易汽窜等问题,采用动静态结合技术,对高温自生气泡沫调驱剂的降黏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自生气泡沫的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种调驱剂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调驱剂A的降黏率高达95%,作用效果明显... 针对稠油油藏难开采易汽窜等问题,采用动静态结合技术,对高温自生气泡沫调驱剂的降黏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自生气泡沫的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种调驱剂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调驱剂A的降黏率高达95%,作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防止汽窜。该研究为自生气泡沫驱油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高温泡沫 降黏率 阻力因子 室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在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蒲春生 郭艳萍 +3 位作者 肖曾利 石道涵 李亚洲 陈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7,101,共4页
针对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普通酸液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酸化用液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SG-1。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体系的防腐... 针对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普通酸液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酸化用液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SG-1。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体系的防腐性能、防乳化及酸渣性能、稳定铁离子能力、防膨性能、配伍性、注入性能、热稳定性及岩心酸化效果等进行了评价。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深穿透酸化体系SG-1后,西峰油田西31-14井在油压为18.4MPa的条件下,注入量达到41m3/d,吸水指数达到了2.23m3/(d·MPa),与措施前相比,注入量增加了19m3/d,吸水指数提高了85.6%,有效地解决了油藏的欠注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深穿透酸化体系 室内研究 现场试验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油层端部脱砂压裂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公建 李秀生 +1 位作者 石道涵 张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8,共4页
安塞油田长 6油层的地质特征及油井生产状况显示 ,该油层存在着含水率上升快、区块内产量和压力分布严重不均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 ,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长 6油层的特点 ,采用了蜡球暂堵端部脱砂的... 安塞油田长 6油层的地质特征及油井生产状况显示 ,该油层存在着含水率上升快、区块内产量和压力分布严重不均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 ,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长 6油层的特点 ,采用了蜡球暂堵端部脱砂的压裂改造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在原裂缝内形成新的裂缝和沟通部分天然微裂缝来增加泄油面积 ,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现场试验表明 ,蜡球暂堵端部脱砂重复压裂技术能够解决长 6油层侧向井重复压裂改造的难题 ,使油井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天然裂缝 蜡球暂堵端部脱砂技术 重复压裂 压裂试验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结垢治理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振峰 马广彦 +3 位作者 冯彦田 史存和 陈东喜 石道涵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年第4期10-11,共2页
油井及地面集输系统结垢是长庆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质量控制入手,通过不断完善配方,改进现场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取得了明显增油效果,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取得了较大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油田的稳产和上产... 油井及地面集输系统结垢是长庆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质量控制入手,通过不断完善配方,改进现场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取得了明显增油效果,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取得了较大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油田的稳产和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结垢治理技术 集输系统 除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必武 石道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1,共2页
近几年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压裂提出了一整套优化方法,而对低渗透气藏压裂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导致气层改造强度不够或者过大,从而影响气藏的开采效果。根据低渗透气藏的生产特点和人工裂缝的渗流特征,建立气藏与裂缝数学模型。对气藏与... 近几年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压裂提出了一整套优化方法,而对低渗透气藏压裂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导致气层改造强度不够或者过大,从而影响气藏的开采效果。根据低渗透气藏的生产特点和人工裂缝的渗流特征,建立气藏与裂缝数学模型。对气藏与裂缝方程进行两维差分得到差分方程,用IMPES方法求解。为研究水力裂缝参数对气藏开采动态的影响,将裂缝、气藏看作两个相对独立的渗流系统建立了气藏数值模拟模型,选取裂缝壁面的渗流量和压力相等来建立连接条件,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气藏压裂裂缝条数、裂缝位置和裂缝半长对压裂井产能的影响,得出压裂井产量随裂缝条数增加而增加及裂缝长度对特定地层存在一个最佳值等认识,所建立的气井压裂优化数学模型对提高低渗透气藏单井压裂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油气藏 压裂 数学模型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振峰 马广彦 +3 位作者 石道涵 陈东喜 吴宗福 刘朝霞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3年第12期31-34,共4页
根据长庆油田第一个三次采油技术研究项目的现场应用 ,介绍了影响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的因素 ,从质量控制入手 ,狠抓重点质量监测点 ,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的预期效果 ,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注水开... 根据长庆油田第一个三次采油技术研究项目的现场应用 ,介绍了影响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的因素 ,从质量控制入手 ,狠抓重点质量监测点 ,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的预期效果 ,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注水开发后期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及其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三次采油 采收率 驱油技术 质量控制 石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J-10解堵剂的研制及应用
15
作者 金正谦 王煜 石道涵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62-63,共2页
根据陇东油田低渗、低压、油层埋藏浅、地层易发生结蜡、结垢、胶质、沥青质堵塞等特点 ,研制了能同时清除有机物和无机物堵塞的 SHJ- 10解堵剂 ,介绍了该解堵剂室内性能试验及在华 15 2区长 3油层 10口井中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 ,... 根据陇东油田低渗、低压、油层埋藏浅、地层易发生结蜡、结垢、胶质、沥青质堵塞等特点 ,研制了能同时清除有机物和无机物堵塞的 SHJ- 10解堵剂 ,介绍了该解堵剂室内性能试验及在华 15 2区长 3油层 10口井中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 ,该解堵剂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结蜡 结垢 解堵 实验室试验 应用 SHJ-10解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