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施用量和节水灌溉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石英尧 石扬娟 +1 位作者 申广勒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1-472,共2页
以汕优63和安选6号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节水栽培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甲烷排放量也增加,不同氮肥水平之间的甲烷总排放量和移栽后40、50、60、70天之间的平均排放量在0.01水... 以汕优63和安选6号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节水栽培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甲烷排放量也增加,不同氮肥水平之间的甲烷总排放量和移栽后40、50、60、70天之间的平均排放量在0.01水平上有差异。节水栽培比正常灌溉条件下甲烷排放量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 稻田 甲烷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性状表现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石英尧 申广勒 +3 位作者 黄艳玲 胡晓晨 张晶 刘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33-53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抗倒伏性状表现,为其在育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51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齐穗后21~25 d系统测定与抗倒伏相关的性状,包括茎秆形态特性、茎秆力学特性、茎秆的生理生化指标等等,...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抗倒伏性状表现,为其在育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51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齐穗后21~25 d系统测定与抗倒伏相关的性状,包括茎秆形态特性、茎秆力学特性、茎秆的生理生化指标等等,通过聚类分析把51个品种分为3类,即抗倒型、普通型和倒伏型,进而分析不同抗倒伏能力的水稻品种的性状特点。[结果]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重心高度、秆形指数、折断弯距、倒伏指数以及齐穗21 d时的单茎鲜重、基部10 cm干重、单茎干重等性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株高的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加生物产量提高产量和抗倒伏是可以协调做到的,关键要改善茎秆的物质积累。[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抗倒伏育种中合理选用亲本材料和改良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抗倒伏能力 性状表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育秧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早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英尧 申广勒 +1 位作者 石扬娟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644-3645,3654,共3页
试验以早籼稻皖稻83(竹舟5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和育秧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播期和栽插苗数对分蘖动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舟5号在安徽合肥4月6日播种,其秧苗素质较好,分蘖成穗率较高,大田栽插每穴2粒种子苗,产量较高,其他产... 试验以早籼稻皖稻83(竹舟5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和育秧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播期和栽插苗数对分蘖动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舟5号在安徽合肥4月6日播种,其秧苗素质较好,分蘖成穗率较高,大田栽插每穴2粒种子苗,产量较高,其他产量性状也较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种密度 秧苗素质 基本苗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石英尧 石扬娟 +2 位作者 张志转 王维刚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253-4254,共2页
选用了抗旱基因聚合杂交后代的147个品系为材料,以水作为对照,研究了旱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旱作处理抗旱新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水作处理低,随着直链淀粉含量(AC)的增加,旱作和水作的差别越大。但在AC较低时,... 选用了抗旱基因聚合杂交后代的147个品系为材料,以水作为对照,研究了旱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旱作处理抗旱新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水作处理低,随着直链淀粉含量(AC)的增加,旱作和水作的差别越大。但在AC较低时,旱作比水作稍高,所以旱作对改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是很有利的。旱作和水作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的线性关系可表示为y=0.671 1x+4.633,决定系数达0.903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直链淀粉含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加工和外观品质杂种优势表现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英尧 陈多璞 +1 位作者 孟宪梅 丁超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选用 4个早籼恢复系和 4个不育系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组 16个杂交组合 ,并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 ,进而分析了各性状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GCA)。结果表明 ,在整精米率粒形和垩白度... 选用 4个早籼恢复系和 4个不育系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组 16个杂交组合 ,并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 ,进而分析了各性状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GCA)。结果表明 ,在整精米率粒形和垩白度等主要性状方面 ,以不育系协青早A和金 2 3A ,及以恢复系 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一般配合力 早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垩白度的杂种优势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英尧 申广勒 +1 位作者 石扬娟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332-3333,共2页
选用7个早籼稻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42个杂交组合,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垩白度测定,进而分析了垩白度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垩白度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 选用7个早籼稻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42个杂交组合,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垩白度测定,进而分析了垩白度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垩白度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垩白度与亲本的GCA和组合的SCA具有密切的关系,通常GCA越低,SCA的方差越大,所配组合更易出现垩白度低的组合。垩白度低的不育系配组的组合,中亲优势多为正值;垩白度高的不育系配组的组合,中亲优势偏向负值。不育系对杂种垩白度影响较大,育种中应加强不育系的垩白度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垩白度 配合力 杂种优势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米硬度影响研究
7
作者 石英尧 朱飞龙 +2 位作者 鲍芳 于芳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41-6742,共2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米硬度的影响。[方法]以21个粒形有差异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设施NP与NPK两种处理,对稻米硬度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粒形的稻米硬度差异及粒形与硬度间的关系。[结果]施NPK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米硬度的影响。[方法]以21个粒形有差异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设施NP与NPK两种处理,对稻米硬度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粒形的稻米硬度差异及粒形与硬度间的关系。[结果]施NPK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79.6 N,只施NP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75.8 N;NPK处理中的窄粒型、中等粒型、宽粒型比NP处理中的稻米硬度分别大3.2、3.34、.4 N。在两处理中,穗上部籽粒比穗下部籽粒硬度大,平均差异分别为3.96和3.65 N。[结论]施NPK肥的处理比只施NP肥的处理稻米硬度大;籽粒越宽,硬度越大,且施K肥能明显提高宽粒形品种的硬度;穗上部籽粒比下部籽粒的硬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稻米硬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新品种竹舟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石英尧 吴永辉 +2 位作者 周安平 陈多璞 丁超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48-648,665,共2页
竹舟 5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和安徽省种子总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笔者对竹舟 5号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进行了总结 ,对其生长过程中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 ,进而提出了竹舟 5号高产、... 竹舟 5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和安徽省种子总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笔者对竹舟 5号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进行了总结 ,对其生长过程中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 ,进而提出了竹舟 5号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为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籼稻 竹舟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亲本的评价和利用研究
9
作者 石英尧 陈多璞 +1 位作者 陈楚 丁超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以 6个不育系作母本和 7个恢复系作父本交叉配组的 42个组合为材料 ,系统观测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生育期 ,分析了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根据试验结果 ,进行综合评价 。
关键词 杂交早稻 亲本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评价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二○”与FY增效剂搭配使用对杂交稻制种的影响
10
作者 石英尧 张登和 +1 位作者 陈多璞 丁超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583-584,586,共3页
对激素“九二○”、花调灵和FY增效剂在杂交稻制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九二○”和花调灵混合在抽穗期集中使用 (一次性 )和相对集中使用 (二次性、三次性 ) ,均不如“九二○”与FY增效剂搭配使用效果好。“九二○”与F... 对激素“九二○”、花调灵和FY增效剂在杂交稻制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九二○”和花调灵混合在抽穗期集中使用 (一次性 )和相对集中使用 (二次性、三次性 ) ,均不如“九二○”与FY增效剂搭配使用效果好。“九二○”与FY增效剂合理搭配喷施能促进母本抽穗 ,减轻包颈 ,提高柱头外露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激素 “九二○” FY增效剂 结实率 制种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 被引量:30
11
作者 石扬娟 申广勒 +2 位作者 周宗玲 夏元兵 石英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302-3303,共2页
2005年对近年引进的9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主要性状、产量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粤优938”、“协优7954”、“金优084”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杂交水稻新组合。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比 寿县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丰优293抗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严志 张丛合 +6 位作者 陈金节 申广勒 周桂香 石英尧 陈琳 刘兴江 张云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18-6919,共2页
[目的]为丰优293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水稻品种丰优293和II838(对照)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施纯氮2251、507、5 kg/hm2)对2品种抗倒性(株高、重心高度、节间壁厚和倒伏指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总结了丰优... [目的]为丰优293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水稻品种丰优293和II838(对照)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施纯氮2251、507、5 kg/hm2)对2品种抗倒性(株高、重心高度、节间壁厚和倒伏指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总结了丰优293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结果]3种肥力水平下,丰优293的倒伏指数、株高、重心高度均低于II838,而基部3个节间的厚度明显厚于II838;3种肥力水平下,丰优293的穴穗数低于II838,但其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II838。[结论]相同肥力水平下,丰优293的抗倒性和产量均优于II838。丰优293的最适播期为4月中下旬,最适移栽时间为5月中下旬,秧田用种量和扦插密度分别为180kg/hm2和16.5 cm×23.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优293 施肥水平 抗倒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的成分及其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吕凯 石英尧 高振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73-374,389,共3页
对猪粪的成分及其发酵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作了系统研究 。
关键词 猪粪 排泄量 发酵速度 有机物含量 成分分析 堆腐方法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优质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加发 李泽福 +2 位作者 陈多璞 王元垒 石英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081-6082,6084,共3页
以2004年安徽省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理化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整精米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粒长与垩白度、粳稻的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呈显著负相关,粒长与透明度... 以2004年安徽省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理化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整精米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粒长与垩白度、粳稻的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呈显著负相关,粒长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与透明度、碱消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籼稻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籼稻垩白粒率、粒长、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6.5%;粳稻垩白粒率、精米率、粒长、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7.6%。从改善垩白、长宽比和精米着手,筛选垩白小、长宽比适当、精米率较高的品种,籼稻兼顾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粳稻兼顾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对提高籼、粳稻米综合品质会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与高产栽培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锋 张春平 +5 位作者 兰陆寿 李贤胜 黄一飞 唐小马 周业强 石英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129-11131,11137,共4页
根据《宣城市统计年鉴》和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明确了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在熟期构成上以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主,品种结构上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且区域性分布明显。并针对水稻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播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单产不高等问题,... 根据《宣城市统计年鉴》和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明确了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在熟期构成上以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主,品种结构上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且区域性分布明显。并针对水稻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播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单产不高等问题,提出划分4个稻区和稳定种植面积、优化主栽品种、集成栽培措施提升单产等增加水稻总产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结构 栽培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多璞 石英尧 +1 位作者 吕凯 丁超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以 5个籼稻恢复系和 4个不育系为试验材料 ,系统观测其与杂交制种有关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 :在安徽省气候条件下 ,这些亲本的始穗期宜安排在 8月 10日前后。适宜播期恢复系分别为 :盐恢 5 5 9在 4月 2 5日前后 ,辐恢 838在 5月 2 5日前... 以 5个籼稻恢复系和 4个不育系为试验材料 ,系统观测其与杂交制种有关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 :在安徽省气候条件下 ,这些亲本的始穗期宜安排在 8月 10日前后。适宜播期恢复系分别为 :盐恢 5 5 9在 4月 2 5日前后 ,辐恢 838在 5月 2 5日前后 ,绵恢 5 0 1、江恢 15 1和明恢 6 3在 4月 30日前后 ;不育系Ⅱ 32A在 5月 10~ 13日 ,K1 7A、协青早A和珍汕 97A在 6月 7~ 10日。父本栽单株 ,母本栽双株 ,父母本行比为 1∶14。在正常的气候和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中籼 恢复系 不育系 生育特性 杂交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亲本系生育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多璞 石英尧 +2 位作者 丁超尘 李怀安 周建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4-6,19,共4页
对 7个早籼恢复系和 7个不育系分期播种的观测表明 ,在合肥地区 4月 6~ 16日播种 ,一般 6月下旬~ 7月初始穗 ;播期每推迟 5d ,播始历期缩短 2~ 4d ,主茎叶片数呈略减趋势或变化不大 ,穗粒性状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 对 7个早籼恢复系和 7个不育系分期播种的观测表明 ,在合肥地区 4月 6~ 16日播种 ,一般 6月下旬~ 7月初始穗 ;播期每推迟 5d ,播始历期缩短 2~ 4d ,主茎叶片数呈略减趋势或变化不大 ,穗粒性状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各亲本系播始历期的长短 ,提出其春播复制的播期只宜安排在 4月 5~ 2 0日 ,抽穗扬花期在 6月 3 0日前后 ;父、母本行比 2∶10~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恢复系 不育系 制种 生育特性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米粉与精米粉的淀粉粘滞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洁 张晶 +1 位作者 刘周 石英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466-5469,5474,共5页
研究针对育种中株系种子量少,难加工成精米,用精米粉测淀粉粘滞性难的问题,选用淀粉粘滞性有一定差异的41个水稻品种(组合、系)为材料,分析用糙米粉和精米粉测定的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糙米粉与精米粉的特征值有一定差异,糙米粉测定峰... 研究针对育种中株系种子量少,难加工成精米,用精米粉测淀粉粘滞性难的问题,选用淀粉粘滞性有一定差异的41个水稻品种(组合、系)为材料,分析用糙米粉和精米粉测定的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糙米粉与精米粉的特征值有一定差异,糙米粉测定峰值粘度、回复值、崩解值、消减值普遍小于精米粉,决定系数分别为0.565、0.572、0.455、0.639,糙米粉糊化温度大于精米粉,两者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366,糙米粉和精米粉总体趋势的规律性是基本稳定的。在育种的中、早世代的单株选择中,可以用糙米粉测定稻米淀粉粘滞性作为参考进行单株选择。研究结果为水稻育种中、早代的单株的品质直接鉴定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粉 精米粉 淀粉粘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盛海平 石英尧 陈多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37-15838,共2页
针对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实施科学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种业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业 全面质量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倒伏聚类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广勒 石英尧 张从合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5期59-62,共4页
通过对51个品种的倒伏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51个品种分为高抗倒型、普通型和倒伏型;将高抗倒型植株性状与倒伏型进行对比,得出抗倒伏品种的基部节间的抗折断力较大,基部节间的长度较短,这说明即使在株高较高的情况下,提高基部节间的抗折... 通过对51个品种的倒伏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51个品种分为高抗倒型、普通型和倒伏型;将高抗倒型植株性状与倒伏型进行对比,得出抗倒伏品种的基部节间的抗折断力较大,基部节间的长度较短,这说明即使在株高较高的情况下,提高基部节间的抗折断力,降低基部节间的长度仍能提高抗倒性,这对目前的超高产育种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