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叶蜡作润滑添加剂改善钢-铜摩擦副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石秋雨 夏延秋 冯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54-59,共6页
为减少环境污染,寻找并研究环境友好型可降解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将小麦叶表蜡质提取物作为聚α烯烃(poly-α-olefin,PAO)润滑油添加剂,通过MFT-R4000型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该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对钢-铜摩擦副的摩擦学性... 为减少环境污染,寻找并研究环境友好型可降解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将小麦叶表蜡质提取物作为聚α烯烃(poly-α-olefin,PAO)润滑油添加剂,通过MFT-R4000型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该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对钢-铜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X射线能谱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观察并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相比于PAO,利用小麦叶表蜡质(wheat leafsurface wax,WLW)作为添加剂摩擦系数降低了25%,磨损体积减小约70%;其摩擦系数与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lybdenum dialkyl dithiocarbamate,Mo DTC)接近,较其他对比添加剂具有更优异的减摩性能;与丙三醇(glycerol,GLY)和硬脂酸(stearic acid,SA)复配后作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效果相当。EDS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小麦叶表蜡质的油样磨损表面与基础油相比富集了更多碳元素。另外,通过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小麦蜡质成分及含量,其中近60%为脂肪醇和脂肪酸。小麦叶表蜡质作添加剂显示出优异的摩擦性能归功于其在接触表面形成的保护吸附膜,提高了PAO的抗磨和减摩性能。该研究为从植物体中获取绿色可降解添加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植物叶片的经济利用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润滑剂 植物 叶片蜡质 生物可降解 钢-铜摩擦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钼和多元醇酯对轮毂轴承聚脲润滑脂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强胜 石秋雨 +1 位作者 葛翔宇 赵自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用轮毂轴承聚脲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主设计搭建的滚动轴承摩擦测量试验台,分别在纯滑动工况和实际轴承运行工况下考察了有机钼855和多元醇酯3970对商用聚脲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用轮毂轴承聚脲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主设计搭建的滚动轴承摩擦测量试验台,分别在纯滑动工况和实际轴承运行工况下考察了有机钼855和多元醇酯3970对商用聚脲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白光干涉仪表征了试验钢球磨损表面的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单独添加有机钼855并不能明显改善商用聚脲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而单独添加多元醇酯3970以及二者复配使用,均可明显提升聚脲润滑脂的承载能力、减摩性能和抗磨性能;特别是二者复配使用时聚脲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显著改善,在多种轴承实际运行工况下,添加(855+3970)的聚脲润滑脂样品的摩擦因数降幅均超过20%,最大降幅达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钼 多元醇酯 轮毂轴承 润滑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离子液体溶液在金属界面的超滑机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葛翔宇 柴志远 +2 位作者 石秋雨 刘燕斐 王文中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73,共11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作为离子液体水溶液[IL(aq)]添加剂制得IL(aq)+GO复合溶液.利用该溶液润滑轴承钢摩擦副时获得了超低的摩擦系数(μ≈0.009),达到超滑水平.分析结果表明,IL在轴承钢表面形成的化学反应膜(含磷化物和氟化物等)和... 利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作为离子液体水溶液[IL(aq)]添加剂制得IL(aq)+GO复合溶液.利用该溶液润滑轴承钢摩擦副时获得了超低的摩擦系数(μ≈0.009),达到超滑水平.分析结果表明,IL在轴承钢表面形成的化学反应膜(含磷化物和氟化物等)和流体膜具有较好的减摩性,但摩擦系数无法达到超滑水平.而GO在轴承钢表面形成的GO吸附膜可承担部分载荷,并将剪切界面从钢/钢界面转变为GO层间低剪切滑移,进一步降低接触区的摩擦阻力,进而实现超滑.该研究中利用二维材料和液体分子的共同作用在金属摩擦副上实现超滑,为固-液复合溶液以及超滑的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滑 减摩 氧化石墨烯 离子液体 固-液复合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驱动自然对流-相变耦合散热系统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浩 康伟 +1 位作者 石秋雨 李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188-13196,共9页
为实现大功率电力设备在自然对流下的有效散热,设计了重力驱动的自然对流-相变耦合散热系统。冷凝板表面安装的翅片增大了系统散热面积。系统内部具有两相回路,通过工质在回路中的相变换热,实现热量的有效传递。通过建立重力驱动自然对... 为实现大功率电力设备在自然对流下的有效散热,设计了重力驱动的自然对流-相变耦合散热系统。冷凝板表面安装的翅片增大了系统散热面积。系统内部具有两相回路,通过工质在回路中的相变换热,实现热量的有效传递。通过建立重力驱动自然对流-相变耦合散热系统的流动与传热模型,模拟研究系统内部的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在热量输入后能够迅速启动,充液率为40%且总功率为3600 W时,系统最高温度为350.24 K。可见该系统能够对大功率电力设备进行及时有效地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电力设备 两相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制用氢设备密封技术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子为 谭晖 +3 位作者 石秋雨 康伟 段方维 刘芮彤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55,共7页
氢储能系统具有灵活高效、清洁无污染、不依赖自然环境、可长期存储的优点,在电网侧与用户侧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解槽电堆和燃料电池电堆是氢能系统的关键设备,密封性是电堆可靠运行的必要前提。为此梳理了多界面耦合密封机理、密封... 氢储能系统具有灵活高效、清洁无污染、不依赖自然环境、可长期存储的优点,在电网侧与用户侧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解槽电堆和燃料电池电堆是氢能系统的关键设备,密封性是电堆可靠运行的必要前提。为此梳理了多界面耦合密封机理、密封材料选型、密封结构设计的主要研究进展,对比强调了氟橡胶、聚烯烃类橡胶在耐蚀和耐久方面的优势,分析提出了框架包裹质子膜密封结构在大面积多层电堆上的应用前景,为我国大功率质子交换膜(PEM)电堆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氢能 密封材料 密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