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miR-451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石瑾秋 卢健翔 李宝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451(mi R-45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关系,并观察mi R-451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诊的EMs患者(EMs组)54例,正常对照组59例,采...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451(mi R-45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关系,并观察mi R-451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诊的EMs患者(EMs组)54例,正常对照组59例,采血并提取血浆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 PCR)检测血浆mi R-451的表达强度。通过CCK-8实验检测mi R-451对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采用损伤愈合实验探讨过表达mi R-451后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迁移变化。结果:EMs患者血浆mi R-45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53±0.14)vs.(1.00±0.20),t=14.50,P<0.01];过表达mi R-451后EMs基质细胞的相对迁移活性下降[(1.00±0.12)vs.(0.74±0.02),t=4.73,P=0.001]。结论:EMs患者血浆mi R-451水平减低;mi R-451可能通过抑制异位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和迁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RNAS 子宫内膜 聚合酶链反应 miR-4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湖四式治疗合并功能性子宫的阴道闭锁(Ⅰ型)5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成路 张可 +4 位作者 龚旭 石瑾秋 李宝艳 潘宏信 罗光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罗湖四式(腹腔镜下闭锁阴道切开术+游离积血囊壁及腹膜行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阴道闭锁Ⅰ型合并正常子宫患者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1月对5例先天性阴道闭锁Ⅰ型合并正常子宫施行罗湖四式,术中切开... 目的:探讨罗湖四式(腹腔镜下闭锁阴道切开术+游离积血囊壁及腹膜行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阴道闭锁Ⅰ型合并正常子宫患者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1月对5例先天性阴道闭锁Ⅰ型合并正常子宫施行罗湖四式,术中切开闭锁阴道,腹腔镜下游离子宫下方积血囊壁作为人工阴道前壁覆盖物,游离腹膜作为人工阴道后壁覆盖物,覆盖闭锁阴道切开后创面,形成通畅的新阴道。结果5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0~198 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量100~200 ml,平均140 ml。术后1个月月经来潮。5例平均随访7.4月(3~10个月),月经正常,无周期性腹痛。结论罗湖四式治疗先天性阴道闭锁Ⅰ型合并正常子宫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使用游离的积血囊肿壁及腹膜作为人工阴道壁覆盖物和术后阴道扩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无须长期放置子宫阴道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阴道闭锁Ⅰ型 功能性子宫 罗湖四式 保留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湖三式治疗先天性阴道闭锁合并宫颈闭锁1例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秦成路 杜敏 +4 位作者 张可 龚旭 石瑾秋 王琼 罗光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2015年3月,采用罗湖三式(闭锁宫颈切除+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子宫人工阴道吻合术)治疗先天性阴道闭锁合并宫颈闭锁1例,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月经来潮,术后随访7个月,腹痛未再复发。
关键词 先天性阴道闭锁 先天性宫颈闭锁 罗湖三式 保留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致直肠损伤的临床处理(附16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秦成路 廖莳 +7 位作者 罗光楠 王春平 杜敏 张娟娟 黄志欣 李宝艳 余鸿标 石瑾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对该院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中出现的直肠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腹膜阴道成形术术中出现直肠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罗湖医院开展腹膜阴道成形术中出现的16例直肠损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直肠损伤患者中1例修补后改肠... 目的对该院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中出现的直肠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腹膜阴道成形术术中出现直肠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罗湖医院开展腹膜阴道成形术中出现的16例直肠损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直肠损伤患者中1例修补后改肠道阴道成形术,15例修补后仍行腹膜阴道成形术。15例中有10例一期愈合,5例出现直肠阴道瘘需二期修补,无1例行乙状结肠造瘘术。结论对于腹膜阴道成形术中出现的直肠损伤,只要做好肠道准备,术中使用合适的修补方法,一期修补仍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 直肠损伤 直肠阴道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腹腔镜手术取标本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敏 石瑾秋 +2 位作者 李宝艳 张敏 罗光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腹腔镜手术常规的标本取出方法是在脐部切口腹腔镜的监视下,扩大两侧腹部(左侧或右侧)切口至直径1 cm,转换直径1 cm trocar后,标本袋从中置入,而后将标本装袋后从该切口取出。我科采用将标本袋口紧缩带延长,标本袋由脐部trocar孔置入... 腹腔镜手术常规的标本取出方法是在脐部切口腹腔镜的监视下,扩大两侧腹部(左侧或右侧)切口至直径1 cm,转换直径1 cm trocar后,标本袋从中置入,而后将标本装袋后从该切口取出。我科采用将标本袋口紧缩带延长,标本袋由脐部trocar孔置入,标本装袋后仍经由脐部切口取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标本袋 脐部切口 取出方法 侧腹部 直径 CM 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余鸿标 唐杰 +2 位作者 张娟娟 杜敏 石瑾秋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直径≥5 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 cm...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直径≥5 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壁间瘤患者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和直径>5 cm的肌瘤,其手术出血量多、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术 术中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海绵体肌脂肪垫在复杂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围堰堵瘘”法
7
作者 潘宏信 罗光楠 +3 位作者 秦成路 李宝艳 石瑾秋 张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双层缝合技术("围堰")及球海绵体肌脂肪垫移植("堵瘘")在复杂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双层缝合技术("围堰")及球海绵体肌脂肪垫移植("堵瘘")方法对6例复杂膀胱阴道瘘患... 目的探讨双层缝合技术("围堰")及球海绵体肌脂肪垫移植("堵瘘")在复杂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双层缝合技术("围堰")及球海绵体肌脂肪垫移植("堵瘘")方法对6例复杂膀胱阴道瘘患者实施经阴道修复手术。4例瘘口〉1.5 cm。4例瘘口位置高(近输尿管口)。4例有修复失败史。经阴道瘘口插入尿管至膀胱并充盈水囊,显露并支撑瘘口,双层缝合膀胱关闭瘘口;球海绵体肌脂肪垫移植加强瘘口。术后留置尿管2周。结果 6例手术全部一次修复成功。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3-60个月),均未发现漏尿。结论双层缝合技术("围堰")及球海绵体肌脂肪垫移植("堵瘘")处理复杂膀胱阴道瘘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球海绵体肌脂肪垫 经阴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