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人格培育维度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石清云
王萌
-
机构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
基金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素养提升的实施路径研究"(编号:13JDSZ3008)
-
文摘
心理契约作为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对于彼此的期望和自我认知,为大学生人格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济南40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维度和内容。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到,大学生人格培育维度由道德发展支持、情绪管理支持、人际交往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等四个维度构成。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开设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课程、鼓励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增强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等途径开展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
-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大学生
人格培育维度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内涵、特征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石清云
孙艳洁
-
机构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1-175,共5页
-
基金
2013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RKE27044)
-
文摘
公民素养是社会群体精神面貌与价值理念的综合表现,是维系社会发展意识层面的关键组件。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公民的优质群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尤其需要强化锻炼其优秀公民素养的培养塑造。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对于青年大学生美育的培植、智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塑造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加强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
-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公民素养
内涵特征
提升途径
-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教师视角下高校研究生学术指导路径探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石清云
孙艳洁
-
机构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
文摘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需要高校教师悉心的指导。高校教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研究生能抓住学科前沿、挖掘研究课题、学习学术规范并且勇于创新,高校教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路径的构建可以总结为"两个导向"、"三个维度"与"四个核心",意在高校教师与研究生能够构建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
-
关键词
教师视角
高校研究生
学术指导路径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理性看待青年职业选择中的功利追求
- 4
-
-
作者
石清云
-
机构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党委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共1页
-
文摘
毋庸讳言,对于今天的青年人而言,每个人都有择业的自由,只要是“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针对青年人职业选择中的现象,一些“社会人士”却总是用挑剔的目光,对于那些不愿意做工人、农民的年轻人,不愿回农村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以及不愿意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的青年人,提出质疑与批评。被冠以“功利化”思想的各种指责、说教,亦经常见诸媒体。
-
关键词
职业选择
青年人
功利化
理性
农村就业
农村大学生
人类幸福
现实生活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学习型班级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分析
被引量:8
- 5
-
-
作者
肖柯
石清云
-
机构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1,共5页
-
基金
山东大学2012年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专项)(IFW12059)
-
文摘
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学习型班级对辅导员职业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的角度对辅导员胜任力进行分析,可以形成涵盖基础、核心、关键3个层次的胜任力要素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规范选拔配备机制、创新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培训学习机制、优化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融选拔、培训、管理、考核于一体的辅导员胜任力提升体系,达到提升辅导员胜任力水平、构建学习型班级的目的。
-
关键词
学习型班级
胜任力
胜任力要素
高校辅导员
-
Keywords
learning-oriented class
competency
competency elements
university counselors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孩子懂礼方法要恰当
- 6
-
-
作者
石清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家致富》
2022年第9期62-62,共1页
-
文摘
很多家长常抱怨,我家孩子啥都好,就是在外面放不开,连招呼也不打;我家孩子太霸道,什么都不愿意分享……孩子在外不够礼貌得体,让家长觉得没面子,但老是让孩子屈从“礼貌”,可能无形中也会伤了孩子的心。教孩子懂礼貌,家长做法要恰当。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外面开朗大方,逢人就打招呼,可孩子却害羞地躲在大人身后不肯开口。
-
关键词
打招呼
及时鼓励
懂礼貌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