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画韵南音”艺术实践工作坊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石晓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构建“画韵南音”艺术实践工作坊校本课程,更好地融合美术与音乐学科知识,运用美术形式传承南音艺术,有助于实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通过明确“画韵南音”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四方... 构建“画韵南音”艺术实践工作坊校本课程,更好地融合美术与音乐学科知识,运用美术形式传承南音艺术,有助于实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通过明确“画韵南音”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四方面梳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策略,完成对“画韵南音”艺术实践工作坊校本课程的建构。实践证明,“画韵南音”艺术实践工作坊校本课程使学生在传承南音非遗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韵南音 艺术实践工作坊 校本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分类与传统分类法的优劣分析──兼谈构建《中国网络信息分类法》 被引量:55
2
作者 石晓华 王春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传统分类法与网络信息的 矛盾,对构建《中国网络信息分类法》提出了 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优劣分析 网络信息分类法 传统分类法 网络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HPHPDA)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晓华 刘娜 +2 位作者 熊冕 李存 杨凯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10,共4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HA)为阻聚剂,采用酸醇直接酯化法合成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HPHPDA).研究了酸醇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所得产物颜色...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HA)为阻聚剂,采用酸醇直接酯化法合成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HPHPDA).研究了酸醇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所得产物颜色较浅,收率达到94.7%.对产物的曝光级数、附着力、测蚀、耐焊锡性、耐化学性、铅笔硬度、印刷性、光泽和颜色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IR)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HPHPDA)应用于阻焊油墨时,在性能方面等同于或优越于双季戊四醇六丙酸酯(DP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酯化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灌溉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晓华 杨海鹰 樊明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76,共4页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省份,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内蒙古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先进的农艺节水技术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马铃薯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省份,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内蒙古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先进的农艺节水技术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马铃薯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现阶段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及灌溉现状,详细叙述了内蒙古马铃薯节水灌溉发展成果及缺陷,提出非充分灌溉技术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内蒙古马铃薯非充分灌溉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节水灌溉 非充分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农药市场经营状况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晓华 职明星 吕文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40-2541,共2页
县级农药市场经营销售的现状,事关整个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河南省县、市农药销售与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农药经营销售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县级农药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县级农药市场 经营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保护地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晓华 高华援 +1 位作者 张洪举 王冰寒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技术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长春地区 茄子 湿润气候 栽培比较 早春季节 市场需要 适宜品种 育苗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购买集体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晓华 职明星 《北方经济》 2008年第21期42-43,共2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这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最现实、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由于"三农"问题是个带根本性、全局性、广泛性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而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这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最现实、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由于"三农"问题是个带根本性、全局性、广泛性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而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只有通过"农民进城"和"就地发展"两条腿走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然而,由于土地作为农民生存保障资料的功能还没有被改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彻底离开农村,只能在城乡之间长期流动。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需要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城市社会圈。这种"城市需要农民"与"农民离不开农村"的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大。如何在保护农民利益不被侵害前提下实现自愿离开农村,又能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就成为广大学者探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集体土地 市场化改革 国民经济发展 “农民进城” 社会稳定 农民问题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司他丁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石晓华 王海峰 +1 位作者 陈新志 周彩荣 《河北化工》 2007年第12期44-46,共3页
以异戊烯酸为原料,经酯化、环丙烷化、水解、手性拆分、氨解得到(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2)。1-溴-5-氯-戊烷制成格氏试剂后与草酸二乙酯加成,酯水解得到7-氯-2-氧代庚酸(3)。(2)与(3)加成、脱水生成(+)-(Z)-7-氯-2-(2,2-二甲基... 以异戊烯酸为原料,经酯化、环丙烷化、水解、手性拆分、氨解得到(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2)。1-溴-5-氯-戊烷制成格氏试剂后与草酸二乙酯加成,酯水解得到7-氯-2-氧代庚酸(3)。(2)与(3)加成、脱水生成(+)-(Z)-7-氯-2-(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基)-2-庚烯酸(4),(4)与L-半胱氨酸盐酸盐反应生成目的产物西司他丁(1)。(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收率为7.3%;7-氯-2-氧代庚酸收率为46.2%;西司他丁收率为18.3%。所开发的西司他丁的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司他丁 (S)-(+)-2 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 7-氯-2-氧代庚酸 抗菌药物增效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营者角度分析影响农民选购农药的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晓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860-3861,共2页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个县82家农药经营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农民选购农药因素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药效”和“价格”是影响农民选购农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人推荐”、“品牌”和“广告宣传”也是影响农民选购农药...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个县82家农药经营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农民选购农药因素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药效”和“价格”是影响农民选购农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人推荐”、“品牌”和“广告宣传”也是影响农民选购农药的主要因素,“研制单位”、“农药残留”和“包装”不是影响农民选购农药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而是否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已经成为影响部分农民选购农药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农药选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UV树脂改性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晓华 颜少鸽 张炜婕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2,共6页
针对环氧丙烯酸树脂在应用于柔性电路板UV光固化阻焊油墨时所表现出的柔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不同单体组合和亚胺化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合适分子量和耐热性良好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并用其对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结果表明:制备该聚... 针对环氧丙烯酸树脂在应用于柔性电路板UV光固化阻焊油墨时所表现出的柔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不同单体组合和亚胺化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合适分子量和耐热性良好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并用其对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结果表明:制备该聚酰亚胺(PI)的较佳工艺过程为在0℃的温度下将摩尔比为1∶0.505∶0.505的3,4'-ODA、BPDA、ODPA反应2 h合成聚酰胺酸(PAA),再通过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和脱水剂乙酸酐的化学亚胺法在90℃将聚酰胺酸脱水4 h合成聚酰亚胺.该条件下合成的聚酰亚胺分子量为2.64×10^4,分解温度为508℃,用于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使产物分解温度由原来的291℃提升至374℃,耐热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可溶性 环氧丙烯酸树脂 改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耕地规模和种子选择的小麦生产
11
作者 石晓华 职明星 于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1-233,共3页
从农户耕地规模和种子选择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小麦生产大省河南省的14个县56个行政村300余户农民的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了小麦种植地块规模、品种数量及种子来源对小麦生产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从品种审定、良种补... 从农户耕地规模和种子选择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小麦生产大省河南省的14个县56个行政村300余户农民的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了小麦种植地块规模、品种数量及种子来源对小麦生产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从品种审定、良种补贴、保障措施及农民与土地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耕地规模 种子选择 小麦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济管理学生自讲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晓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6期26-27,共2页
学生自讲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适当开展自讲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大大鼓舞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自讲在农业经济管理管理教学中的可行性、活动组织及实践效果做了讨论,以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自讲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中间体2-对氯苄基吡啶的合成与分析
13
作者 石晓华 周彩荣 +3 位作者 蒋登高 李惠萍 刘兰 赵建华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96-98,共3页
以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法制备 2 -对氯苄基吡啶 .考察了用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为 :n(对氯氯苄 )∶n(盐酸吡啶 )=1 .6∶1 .0 ,m(氯化铜 )∶m(盐酸吡啶 ) =1 ... 以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法制备 2 -对氯苄基吡啶 .考察了用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为 :n(对氯氯苄 )∶n(盐酸吡啶 )=1 .6∶1 .0 ,m(氯化铜 )∶m(盐酸吡啶 ) =1 5∶1 0 0 ,反应温度 1 6 0~ 1 70℃ ,反应时间 2h,保温时间 7h ,无水吡啶加入量 1 0ml.在较佳反应条件下 ,2 -对氯苄基吡啶的收率可达 5 8.4 % ,并用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分析该反应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对氯苄基吡啶 对氯氯苄 盐酸吡啶 合成 医药中间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氮对高垄覆膜马铃薯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0
14
作者 井涛 樊明寿 +2 位作者 周登博 秦永林 石晓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4-661,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垄覆膜滴灌条件下施氮量(N 0、90、180、270、360 kg/hm2)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180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马铃薯收获期各处理硝态氮含量为表层土(0—20 cm)...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垄覆膜滴灌条件下施氮量(N 0、90、180、270、360 kg/hm2)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180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马铃薯收获期各处理硝态氮含量为表层土(0—20 cm)最高,且在0—120 cm剖面呈现降低的趋势;各处理0—4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占0—12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总量的47.74%~53.17%。施氮量与马铃薯吸氮量、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吸氮量、硝态氮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占增加纯氮的37.93%、45.99%和16.08%。马铃薯块茎吸氮量和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均以N90处理最高,分别为67.97%、68.06 kg/kg和154.92 kg/kg。在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主产区,覆膜滴灌施氮量应控制在90~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氮量 硝态氮积累 氮素平衡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分次滴灌施用提高马铃薯群体磷素吸收及磷利用率的作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邢海峰 石晓华 +1 位作者 杨海鹰 樊明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7-992,共6页
【目的】近年来,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的马铃薯产量,45000 kg/hm^2以上已屡见不鲜,但由于高产马铃薯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缺乏,磷肥使用不合理导致高产不能持续,磷肥利用率偏低。因此深入研究高产马铃薯群体的磷素营养规律,配合滴灌可为马铃... 【目的】近年来,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的马铃薯产量,45000 kg/hm^2以上已屡见不鲜,但由于高产马铃薯磷素吸收规律的研究缺乏,磷肥使用不合理导致高产不能持续,磷肥利用率偏低。因此深入研究高产马铃薯群体的磷素营养规律,配合滴灌可为马铃薯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滴灌试验,以克新1号原种为试材,设置当地农户栽培模式与高产创建田生产模式,对2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滴灌条件下高产马铃薯群体磷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结果】与农户模式相比,高产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8.2 No./plant)提高了9.3%,商品薯率(96.0%)提高了2.3%;从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高产马铃薯群体磷素日积累量达到0.67-0.78 kg/hm^2,较农户模式提高了37%,整个生育期马铃薯群体磷素的积累量达到44.3-55.3 kg/hm^2,较农户模式高10.0-12.1kg/hm^2,磷素转运率达85%-87%,也显著高于农户模式。高产马铃薯1000 kg块茎需磷量为1.95-2.10 kg,磷肥利用率21.6%-23.6%。【结论】在磷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利用滴灌分6次施用,与农户模式相比,显著提高结薯数量及单薯重,在块茎形成至膨大的关键时期以较快速率持续吸收磷素保证了植株在减量供磷条件下吸收磷素的高效性,分期供磷使磷肥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条件 马铃薯 高产群体 磷素吸收 磷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糠醛渣的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彩荣 任军亮 +1 位作者 徐敏强 石晓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5,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废弃糠醛渣的热解行为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糠醛渣在不同升温速率(5~25℃/min)下热解的实验结果,发现样品的非等温失重过程是由脱水、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大分子失重阶段组成.用Flynn-Wall-Ozaw...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废弃糠醛渣的热解行为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糠醛渣在不同升温速率(5~25℃/min)下热解的实验结果,发现样品的非等温失重过程是由脱水、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大分子失重阶段组成.用Flynn-Wall-Ozawa积分法、Friedman微分法、Kissinger最大速率法和atava-esták积分法对动力学进行处理.从实验中得到了热解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并提出糠醛渣热解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动力学方程为反Jander方程,三维扩散,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热分析 糠醛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种类对石灰性土壤马铃薯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秦永林 田艳花 +4 位作者 樊明寿 石晓华 贾立国 陈杨 于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5,共6页
北方马铃薯农田多属于石灰性土壤类型,磷肥利用率普遍偏低。不同形态的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不同,进而影响马铃薯对磷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研究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对马铃薯磷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 北方马铃薯农田多属于石灰性土壤类型,磷肥利用率普遍偏低。不同形态的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不同,进而影响马铃薯对磷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研究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对马铃薯磷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磷含量为15.2 mg·kg^(-1)的石灰性土壤上,分别单施160 kg·hm^(-2)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37.98%~57.81%,其中施用磷酸一铵的增产幅度最大;施用磷酸一铵还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叶面积指数、磷素累积量、单株产量及商品率;磷酸一铵的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比过磷酸钙、磷酸二铵显著增加了103.13%、8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磷肥利用率 磷肥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职明星 石晓华 +1 位作者 鲁玉贞 李秀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0-440,451,共2页
阐述了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栽培技术需要采取的4项措施:加快“无土育苗栽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加强“液体地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搞好“化控技术”的宣传培训,适时... 阐述了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栽培技术需要采取的4项措施:加快“无土育苗栽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加强“液体地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搞好“化控技术”的宣传培训,适时开展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技术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1,4对苯二酚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彩荣 赵蕾 +3 位作者 蒋登高 张立央 石晓华 李九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在开发成功的 2 -甲基 - 1,4对苯二酚催化合成工艺过程的基础上 ,研究了对硝基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 ,合成 2 -甲基 - 1,4对苯二酚的反应动力学 ,提出连串反应机理 ,用体系生成物浓度变化量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体系的反应速度 ,建立了动力... 在开发成功的 2 -甲基 - 1,4对苯二酚催化合成工艺过程的基础上 ,研究了对硝基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 ,合成 2 -甲基 - 1,4对苯二酚的反应动力学 ,提出连串反应机理 ,用体系生成物浓度变化量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体系的反应速度 ,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 ,并对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表明 ,在温度 35 6 .15~ 36 8.15K范围内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α=6 7.775 0kJ·mol-1,介于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 4 0~ 4 0 0kJ·mol-1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2-甲基-1 4对苯二酚 反应机理 动力模型 催化合成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阿魏酸的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彩荣 安娜 +1 位作者 石晓华 王海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反式阿魏酸的熔点、熔化热、分解温度等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DSC-6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反式阿魏酸的条件,即在升温速率10℃.min-1,氮气流速20 mL.min-1的条件下,分析样品,可测得的较准确的DSC曲线...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反式阿魏酸的熔点、熔化热、分解温度等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DSC-6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反式阿魏酸的条件,即在升温速率10℃.min-1,氮气流速20 mL.min-1的条件下,分析样品,可测得的较准确的DSC曲线,并在此条件下测得反式阿魏酸熔点为174.64℃,熔化热为150.00 J.g-1,分解温度为190℃.在氮气气氛条件下,采用DTG-60差热-热重分析仪测定了阿魏酸的DTA-TGA谱图,在190℃-260℃之间有明显失重,证实了阿魏酸在氮气气氛下190℃开始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阿魏酸 差示扫描量热(DSC) 熔化热 分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