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他山之石——音乐社会学视阈下的声乐教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石春轩子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
文摘
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声乐教学与社会学之间互渗交流趋势渐浓,文章从"社会生产"、"社会角色"、"社会互动"三个论域出发,剖析了社会学在构建多样性、多元化、交互性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并试图阐扬音乐社会学这一"他山之石"为声乐教学理论及实践带来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
声乐教学
社会生产
社会角
色
-
分类号
J616-4
[艺术—音乐]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十年(2003—2013)蒙古民歌演唱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石春轩子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
文摘
蒙古民歌,是我国各族民歌中极具代表的艺术种类,她在蒙古文化中也占重要位置。蒙古民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从远古到现当代,反映的是蒙古人民最真实生活状态。对蒙古民歌,很多分类,并基本按照传布之地区、年代、歌词语义等类别区分,如:宫日格玛提出:蒙古族民歌音乐分类可有三种角度:一、其节拍形式,有长、短调歌;二、按声部的形式划分,分别为“单旋律歌曲”和“二声部歌曲(潮尔)”;三、按体裁可分为宴歌、小调、舞歌、劳动歌、猜拳歌、儿童歌、宗教歌等七类1。从不同的分类可以看出,对蒙族民歌演唱的研究对象有多种可能。
-
关键词
民歌演唱
蒙古文化
艺术种类
生活状态
民歌音乐
现当代
分类
蒙古族
-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
-
题名由艾伦·洛马克斯《歌唱测定体系》引发的思考
- 3
-
-
作者
石春轩子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8-259,共2页
-
文摘
艾伦·洛马克斯的《歌唱测定体系》,是针对"西方以外"族群歌唱风格的测验法,包括地域特征、人之性格、独特的歌唱方式、文化物质观念、族群意念等因素的全面测定。文章从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对民歌艺术风格的内涵、价值及应需进行的必要改进作了探讨,并提出创建于中国独特民族歌唱风格测定体系的建议和设想。
-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艺术作品
洛氏体系
民歌
艺术风格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石春轩子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
出处
《当代音乐》
202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
基金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760067)
-
文摘
布依族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区,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布依族民歌风格古朴典雅、歌曲种类繁多,并且拥有极为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尤其是20世纪以来,伴随政治格局的稳定,国家在场的支持,使布依族民歌重新焕发新生.本文以20世纪以来的布依族民歌为主体,从音乐形态研究入手探究其发展特点,并通过分析提出相关借鉴与启示,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发展提供经验.
-
关键词
布依族
民歌
音乐形态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黔西南册亨布依戏流变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石春轩子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5,152,共5页
-
基金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布依族民歌艺术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7YJC760067)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册亨布依戏发源于贵州西南,是在浓郁的民族氛围中孕育出的珍贵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通过对其流变的时空关系、传承脉络进行研究,探讨其与周边文化区的互动关系,并总结其所蕴藏的独特艺术规律,能够为少数民族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贵州
黔西南
册亨
布依戏
流变
-
Keywords
Guizhou
Southwestern Guizhou
Ceheng County
Bouyei Drama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继承与创新——马头琴与四胡乐器制作工艺创新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胡亮
石春轩子
樊凤龙
-
机构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7-33,共7页
-
基金
2016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少数民族乐器制作材料的创新研制与生产工艺的革新研究"(201611)
-
文摘
马头琴和四胡是中国蒙古族特有的乐器,经历数百年与蒙古族相生相伴的发展,两种乐器凝聚并积淀了蒙古族审美文化的深层意蕴。伴随着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的发展,新时期的马头琴和四胡为了适应演出市场的需求,逐渐在形态、制作工艺和演奏方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研究马头琴、四胡两种乐器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与改良现状,提出其乐器制作工艺具体的创新方案,以点带面,为其他民族乐器的制作与改良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
-
关键词
马头琴
四胡
制作工艺
创新
-
分类号
J632.3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