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稻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石春海 吴建国 +2 位作者 朱军 樊龙江 吴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3-488,共6页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 .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 .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 ,但主要为二倍体母株的核基因效应 ,其次为三倍体胚乳核基因效应 .基因加性效应在稻米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表现中起着主要作用 ,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 .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 ,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在多数稻米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 ,且以稻米发育前期为主 ,其中开花后第 8~14日是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表达最为活跃的时期 .各遗传体系在接近稻米成熟时 (开花后第2 2~ 2 8日 )的新基因表达量尤其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会明显下降 ,一些基因效应尤其是净细胞质效应存在着个别发育时期间断表达的现象 .稻米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和非条件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 ,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发育遗传 精米重量 遗传方差 条件遗传方差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石春海 朱军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1-337,共7页
以45个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尤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 以45个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尤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宽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而株高、剑叶长、穗长、每穗粒数、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则表现为负相关.有效穗数与糙米率等成对性状间的显性效应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协方差 植株性状 碾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浙江省早稻推广品种的性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春海 孙国昌 +2 位作者 吴建国 毛雪琴 申宗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352-356,共5页
分析了近 4 0年来浙江省推广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改良趋势。在 6 0— 90年代推广品种的播齐历期除 70年代较长外 ,其它年代选育品种都在 78天左右。近年来选育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 ,其营养生长更为旺盛。品种穗部性状 (穗长、每穗颖花数和... 分析了近 4 0年来浙江省推广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改良趋势。在 6 0— 90年代推广品种的播齐历期除 70年代较长外 ,其它年代选育品种都在 78天左右。近年来选育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 ,其营养生长更为旺盛。品种穗部性状 (穗长、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 )随着选育年代的推后而递增 ,分别为 6 0年代选育品种的 10 3.1%~ 10 5 .1% ,10 4 .9%~ 12 2 .8%和 10 6 .4 %~ 133.4 %。与 6 0年代选育的品种相比较 ,70— 90年代品种的抗瘟性和抗谱已分别从 3.5级提高到 2 .7级和 4 4 .2 %提高到 5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早稻 推广品种 性状分析 产量育种 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秀水和祥湖系统抗瘟性的遗传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春海 施德 +2 位作者 孙国昌 陶荣祥 孙漱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感稻瘟病粳稻品种农虎6号和祥湖84等5个抗稻瘟病的粳稻品种进行杂交,分析其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ZC15和ZE3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祥湖84、祥湖25、秀水04和秀水24对ZB13、ZC15和ZE3的抗性均... 利用感稻瘟病粳稻品种农虎6号和祥湖84等5个抗稻瘟病的粳稻品种进行杂交,分析其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ZC15和ZE3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祥湖84、祥湖25、秀水04和秀水24对ZB13、ZC15和ZE3的抗性均由2对显性重复抗性基因控制,而秀水11则受制于1对显性抗病基因。经等位性测定,表明各抗病品种所带的抗性基因因小种而异,存在着若干等位基因。本文还就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合理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 抗病性 遗传 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病早籼品种浙农8010的选育及利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春海 杜如伟 +2 位作者 林大为 章旺根 申宗坦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78-382,共5页
浙农8010是用科情3号/IR29//8004籼粳稻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籼中迟熟型新品种。经浙江、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试种,表明具有米质优、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一般产量为6000~7500kg/hm^2,最高产量可达到9990k... 浙农8010是用科情3号/IR29//8004籼粳稻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籼中迟熟型新品种。经浙江、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试种,表明具有米质优、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一般产量为6000~7500kg/hm^2,最高产量可达到9990kg/hm^2,1992年省内外种植5500余公顷。现已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种 优质 抗病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43
6
作者 石春海 申宗坦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以广陆矮4号等8个粗短粒品种和湘早籼3号等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谷粒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粒重和穗重等性状主要... 以广陆矮4号等8个粗短粒品种和湘早籼3号等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谷粒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粒重和穗重等性状主要受制于基因的加性效应,其狭义遗传率为50.9%—95.0%,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对遗传进度表明,长宽比性状的选择效果好于其它性状。亲本和杂交组合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在长粒品种中容易选出谷粒长宽比大和宽度小的亲本,而在谷粒厚度大的品种中则易选出粒重和穗重高的亲本。浙农921、湘86-70和湘早籼3号等亲本在粒形和产量性状改良中具有很大的增值作用,其中浙农921/湘86-70、中156/湘86-70和浙农921/湘早籼3号等组合能够显著降低粒宽、增加粒长和长宽比以及提高粒重和穗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谷粒性状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石春海 朱军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606-610,共5页
利用6个籼型不育系和3个籼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考察稻米外观品质等米质性状,采用种子胚乳模型分析成对性状间的多种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粒长与长宽比、长宽比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面积与胶稠度、垩白面积与... 利用6个籼型不育系和3个籼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考察稻米外观品质等米质性状,采用种子胚乳模型分析成对性状间的多种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粒长与长宽比、长宽比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面积与胶稠度、垩白面积与蛋白质指数以及垩白面积与赖氨酸指数性状间具有明显的种子直接加性相关、母体植株加性相关以及种子直接加性与母体植株加性相关,但也受制于一些显性相关分量,而粒长与粒宽、粒宽与长宽比、粒宽与垩白面积、粒宽与精米率、粒宽与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与精米率、垩白面积与蛋白质含量以及至白面积与赖氨酸/蛋白质比例的相关则以显性相关为主。对于以加性相关为主的成对性状,间接改良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相关 稻米品质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高产抗病早籼浙农921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8
作者 石春海 陈文光 +2 位作者 陈国林 张根贤 申宗坦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0-510,共1页
中熟高产抗病早籼浙农921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①石春海1陈文光2陈国林1张根贤3申宗坦1(1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杭州310029;2绍兴县种子公司,浙江312000;3开化县农技推广站,浙江324300)Ahigh┐y... 中熟高产抗病早籼浙农921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①石春海1陈文光2陈国林1张根贤3申宗坦1(1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杭州310029;2绍兴县种子公司,浙江312000;3开化县农技推广站,浙江324300)Ahigh┐yieldingblast┐re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浙农921 品种鉴定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苗期除草剂抗药性的鉴定技术研究
9
作者 石春海 申宗坦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31-36,共6页
通过籼稻苗期对除草剂丁草胺和杀草丹的抗药性鉴定,制订了除草剂抗药性鉴定技术和鉴定标准,以100ppm丁草胺或500ppm杀草丹处理二叶期稻苗,7天后可鉴别出各品种抗药性差异。鉴定出对丁草胺或杀草丹抗药性强的龙江稻,乌节谷和B8等籼稻品种。
关键词 籼稻 除草剂 抗药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镉、铅、砷低含量基因型的筛选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林友 竺朝娜 +3 位作者 王建军 张礼霞 金庆生 石春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s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Cd,Pb,As的积累存在着明显的品种差异,其中Cd和Pb积累的基因型明显较As积累的基因型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中Cd和Pb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筛选得到Cd,Pb含量低的基因型5个,Cd,As含量低的基因型1个,As,Pb含量低的基因型2个,Cd,Pb,As含量均低的基因型1个;土壤Cd,Pb,As含量对糙米Cd,Pb,As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且糙米Cd,Pb和As含量对土壤环境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芥酸和硫甙含量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技术的优化设置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建国 石春海 樊龙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以完整甘蓝型油菜籽为样品,研究了不同光谱预处理和回归统计方法在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分析油菜籽中芥酸和硫甙的含量时,对建立回归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对校正结果影响较大,不同光谱数学处理以2阶导数处理较好,在各阶... 以完整甘蓝型油菜籽为样品,研究了不同光谱预处理和回归统计方法在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分析油菜籽中芥酸和硫甙的含量时,对建立回归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对校正结果影响较大,不同光谱数学处理以2阶导数处理较好,在各阶导数处理中存在着交叉现象,对于芥酸和硫甙都可找到一些较好的处理组合。对于芥酸,除趋势变换法(De-trending)散射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有明显效果。但散射处理对硫甙分析效果不如芥酸明显。回归统计方法对建立芥酸和硫甙的回归方程影响最为有效,两者表现一致,其中以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效果最好。对于芥酸和硫甙,采用“标准正态变量转换(SNV)+趋势变换法(De-trending)/2,4,4,1/MPLS”的组合建立回归方程效果较好,检验平均偏差(Bias)分别小至-0.405和0.315,而检验决定系数(RSQ)分别高至0.982和0.972。本研究采用整粒小样品(3g)来分析,效果较好,可直接用于育种早世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芥酸 硫甙 近红外反射光谱 测定技术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外观和碾磨性状的数量遗传及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小明 石春海 +1 位作者 鲍根良 叶胜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82-186,共5页
本文对稻米籽粒长、宽、厚、长宽比、粒重、垩白、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性状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籽粒充实度等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作了综述 ,并就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数量遗传 相关性 水稻 杂种优势 外观品质性状 碾磨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三种氨基酸含量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玉玲 石春海 +1 位作者 吴建国 张海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6,共6页
利用8个油菜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包括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的二倍体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油菜(BrassicanapusL.)饼粕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除了未发现精... 利用8个油菜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包括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的二倍体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油菜(BrassicanapusL.)饼粕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除了未发现精氨酸的细胞质效应外,油菜籽饼粕中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性状的表达均受到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的控制.谷氨酸和甘氨酸性状的表现是以母体遗传效应为主,但精氨酸性状的胚和母体遗传效应相近.3种氨基酸的母体遗传率大于胚遗传率或细胞质遗传率,且均以母体加性效应和细胞质效应为主,因此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3种氨基酸之间的相关性是以胚显性正相关(rD)为主,但母体加性(rAm)或显性(rDm)负相关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氨基酸含量 遗传效应 遗传率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与日本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小明 石春海 +2 位作者 鲍根良 冯水英 叶胜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276-280,共5页
对浙江省 1994— 1998年育成的 96份粳稻材料的分析表明 ,浙江省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较低的与日本优质粳稻“越光”相似 ,高的超过“越光”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 ,浙江省最近育成的粳稻新品系的稻米直链淀... 对浙江省 1994— 1998年育成的 96份粳稻材料的分析表明 ,浙江省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较低的与日本优质粳稻“越光”相似 ,高的超过“越光”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 ,浙江省最近育成的粳稻新品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仍偏高 ,若通过严格的筛选 ,有望选育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适宜的粳稻新品种。与之相反 ,日本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3%~ 18%之间 ,各品种间差异较小。水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品种在杭州栽培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要比在日本福井栽培的平均高 1.6 %。一般年度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为 2 %左右。早熟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直链淀粉含量 浙江 日本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糊化温度DSC试验条件的优化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大鹏 吴建国 石春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差示扫描量热仪是目前米粉糊化温度测定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而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有着较大差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TA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最小相对标准偏差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 差示扫描量热仪是目前米粉糊化温度测定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而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有着较大差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TA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最小相对标准偏差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等3个因素的变化对糊化温度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比较各个组合的相对标准偏差值,选出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为14μL水、3.0 mg米粉和10℃/min升温速率。应用这一测定条件,测定了21份籼稻米粉的糊化温度。相关分析表明,糊化温度与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和r=0.51*,说明糊化温度与碱消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则表现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米粉 正交设计 糊化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露水和喷水去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龙江 吴建国 +2 位作者 石春海 叶伟宗 吴月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研究了在不同季节利用天然露水和人工喷水进行籼稻去雄的效果.结果表明,将颖壳剪去2/3后,经过夜露水或喷水去雄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1%和2.8%,异交结实率分别达到34.2%和29.2%.显微镜观察表明,露水和喷水可使水稻花粉吸水胀破.该去... 研究了在不同季节利用天然露水和人工喷水进行籼稻去雄的效果.结果表明,将颖壳剪去2/3后,经过夜露水或喷水去雄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1%和2.8%,异交结实率分别达到34.2%和29.2%.显微镜观察表明,露水和喷水可使水稻花粉吸水胀破.该去雄方法在籼稻育种上可以作为一个简便快速的去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天然露水 人工喷水 去雄方法 季节 自交结实率 异交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数量性状发育遗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明 叶胜海 +3 位作者 鲍根良 俞法明 严文潮 石春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植物个体发育进程是相关发育基因在特定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协调有序表达的结果。研究发育性状的遗传行为,对进一步阐明植物个体的发育机制、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目的地控制植物个体发育、提高育种改良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农... 植物个体发育进程是相关发育基因在特定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协调有序表达的结果。研究发育性状的遗传行为,对进一步阐明植物个体的发育机制、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目的地控制植物个体发育、提高育种改良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农作物数量性状的发育行为在近年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传统发育遗传研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 发育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害对早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徐云碧 石春海 申宗坦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1-54,共4页
1988年7月上中旬正值双季早稻开花结实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几十年罕见的高温天气。7月1日至20日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35.5~38.9℃)。
关键词 热害 早稻 结实率 旱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油菜籽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涂进东 石云 +1 位作者 吴建国 石春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8,共7页
采用包括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基因效应的非条件和条件分析方法,研究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对油菜籽硫苷含量与其他品质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苷与蛋白质含量或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利用条件分析的方法排... 采用包括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基因效应的非条件和条件分析方法,研究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对油菜籽硫苷含量与其他品质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苷与蛋白质含量或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利用条件分析的方法排除蛋白质含量或脂肪含量对硫苷的影响,进而深入分析硫苷和其它品质性状间存在的真实遗传相关性。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蛋白质含量对硫苷含量的影响后,条件硫苷与棕榈酸的表现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以及条件硫苷与亚油酸的基因型相关由非条件分析时的极显著负相关转为条件分析时的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在排除脂肪含量对硫苷含量的影响后,条件硫苷与花生烯酸的表现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则由显著正相关转为极显著负相关;条件硫苷与芥酸、油酸或亚油酸间的一些相关性也由非条件分析时的极显著水平转为未达显著水平,说明蛋白质含量或脂肪含量的高低对硫苷与脂肪酸成分间的相关性有着明显的影响。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的条件相关分量表明,当排除了蛋白质含量或脂肪含量的影响后,条件硫苷与脂肪酸成分成对性状间的条件相关分量会产生与非条件分析明显不同的结果,其中以胚加性主效应、细胞质主效应相关和母体加性互作相关等分量的变化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关性 硫代葡萄糖苷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五倍体后代非整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英文)
20
作者 吴建国 石春海 +1 位作者 李再云 傅廷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1-608,共8页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五倍体后代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非整倍体中体细胞或花粉母细胞 (PMCs)出现 4 7、4 4和 4 1条染色体的频率均高于其他类型的细胞 .除了 2 n=38的植株外 ,其余均为混倍体 .在 2 n>38的花粉母细胞中 ,附加的...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五倍体后代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非整倍体中体细胞或花粉母细胞 (PMCs)出现 4 7、4 4和 4 1条染色体的频率均高于其他类型的细胞 .除了 2 n=38的植株外 ,其余均为混倍体 .在 2 n>38的花粉母细胞中 ,附加的异源染色体经常落后于后期核外而呈现染色体消除现象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期 ,多数 PMCs趋向于均衡分离 .另外也观察到后期 细胞一极出现 17或 18条染色体的特殊分离方式 .对 PMC后期 细胞核以及雌雄配子的组成及比例的研究也发现 ,在 2 n=4 4和 4 1的植株中存在染色体的消减现象 ,雄配子染色体消减的速率快于其余两种情况 .而且低染色体数目配子 (n=2 2~ 19)具有更高频率传递给后代 .根尖的体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消除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诸葛菜 五倍体后代 非整倍体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