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药-粮种植经济效益和碳足迹分析
1
作者 石春柳 梁龙 《南方农机》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更好地推动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转型。【方法】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碳足迹法对黔东南州施秉县太子参和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碳足迹进行核算。【结果】太子参和玉米种植的净利润分别为87 400元/ha和14 ... 【目的】更好地推动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转型。【方法】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碳足迹法对黔东南州施秉县太子参和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碳足迹进行核算。【结果】太子参和玉米种植的净利润分别为87 400元/ha和14 265.96元/ha,太子参高于玉米。虽然单位碳排放的经济效益太子参要高于玉米,但是二者单位面积碳排放分别为21 950.74 kgCO_(2)eq/ha和9 132.21 kgCO_(2)eq/ha,单位产品的碳足迹分别是2.91 kgCO_(2)eq/ha和0.91 kgCO_(2)eq/kg,太子参均高于玉米,说明太子参种植对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较大。从碳排放源看,N肥投入是导致太子参温室气体排放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标分析发现,贵州中药材种植还存在很大减源增汇空间。【结论】贵州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经济效益可观,在贵州通过山地机械化、减少人工成本等措施,太子参和玉米均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同时,为提高生态效益,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力度,加大中药材产业非经济部分资源化利用力度,以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中药材经济、生态效益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太子参 经济效益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中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春柳 梁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207-210,共4页
为了解贵州省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同中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及发展潜力,采用经济投入产出法、比较分析法对典型地区黎平县茯苓种植和锦屏县铁皮石斛种植进行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分析。结果表明:茯苓和铁皮石斛种植阶段的经济利润分... 为了解贵州省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同中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及发展潜力,采用经济投入产出法、比较分析法对典型地区黎平县茯苓种植和锦屏县铁皮石斛种植进行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分析。结果表明:茯苓和铁皮石斛种植阶段的经济利润分别为742892.2和50100元/hm^(2),茯苓的经济效益高于铁皮石斛。随着产业链延伸,精深加工后的产品附加值成倍增长,表明中药材种植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种植周期角度分析,茯苓和铁皮石斛的种植周期分别为3年和5年,茯苓种植对森林资源的潜在影响较大,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铁皮石斛的发展潜力比茯苓强。总之,中药材产业增加了农户收益,后续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在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延伸产业链,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中药材种植业和森林资源保护开发,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将是贵州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经济效益 发展潜能 实证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绿茶硒富集和镉铅累积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龙 石春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4期147-149,共3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纳米硒对绿茶富硒效果,以及镉铅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叶施方式,纳米硒尤其是化学纳米硒能够以较低的投入实现富硒茶生产,但对镉铅的累积效应同步增强,其内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各种纳米硒试验...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纳米硒对绿茶富硒效果,以及镉铅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叶施方式,纳米硒尤其是化学纳米硒能够以较低的投入实现富硒茶生产,但对镉铅的累积效应同步增强,其内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各种纳米硒试验中,离心处理后的生物纳米硒(BioSeNPs)能够实现绿茶硒富集同时抑制茶叶对镉铅等重金属的吸收,具有产业化发展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绿茶 硒富集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