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眉县红柱石烧结性能研究
1
作者 石振武 肖国庆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研究了由陕西眉县红柱石配制的试样的烧结性。试样成型后在1350℃、1450℃和1550℃下煅烧,结果表明:①在1500℃下,完全由红柱石配制的试样S1表现出良好的烧结性;而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添加了工业氧化铝的试样S2烧结不充分;②在实验温度范... 研究了由陕西眉县红柱石配制的试样的烧结性。试样成型后在1350℃、1450℃和1550℃下煅烧,结果表明:①在1500℃下,完全由红柱石配制的试样S1表现出良好的烧结性;而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添加了工业氧化铝的试样S2烧结不充分;②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试样S1呈膨胀的特性,且随温度的升高,膨胀程度增强;试样S2表现出收缩的特性,而且随温度的升高收缩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烧结性 莫来石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寒冷地区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振武 李琳 王金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226,共8页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交通工具燃油效率低、车内加热需求增加及路面积雪结冰等复杂道路条件导致交通碳排放增加。因此,有必要针对寒冷地区的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降低碳排放。以典型北方寒冷地区黑龙江省...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交通工具燃油效率低、车内加热需求增加及路面积雪结冰等复杂道路条件导致交通碳排放增加。因此,有必要针对寒冷地区的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降低碳排放。以典型北方寒冷地区黑龙江省为例,采用Tapio脱钩测度模型及GDIM因素分解法对2006—2021年黑龙江省交通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展开分析,分解得到8个驱动因素并发现其脱钩状态呈现“强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其中交通产值碳强度和单位交通行业产值的能耗促进脱钩,交通行业总产值和总周转量阻碍脱钩;另外交通行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对碳排放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交通产值碳强度和单位交通行业产值的能耗对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交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 驱动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建筑业碳排放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振武 毕爱琦 王金茹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建筑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利用STIRPAT模型进一步探讨人口总量、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建筑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消耗强度、劳动生产率7个因素对京、...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建筑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利用STIRPAT模型进一步探讨人口总量、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建筑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消耗强度、劳动生产率7个因素对京、津、冀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建筑业碳排放总量大体呈现先增后减再稳定的态势,各因素对京津冀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除劳动生产率抑制建筑业碳排放增长,其余6个因素均起促进作用,其中城镇化水平对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促进作用最强,人口总量对河北省的促进作用最强。基于此,根据各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影响情况制定差异化减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振武 黄祚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项目可持续性不足的突出矛盾,通过分析建筑项目可持续性的内涵,对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属性分解.明确建筑项目不同的生命周期的可持续要素,提出建筑项目不同生命阶段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点,形成相应的评价体... 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项目可持续性不足的突出矛盾,通过分析建筑项目可持续性的内涵,对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属性分解.明确建筑项目不同的生命周期的可持续要素,提出建筑项目不同生命阶段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点,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对提出的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建筑项目 可持续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通量法的混凝土抗冻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振武 柳明亮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采用ASTM C1202的电通量法和快速冻融循环法,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冻性的影响,探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电通量与相对耐久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电通... 采用ASTM C1202的电通量法和快速冻融循环法,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冻性的影响,探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电通量与相对耐久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电通量减小,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提高;掺入粉煤灰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但对混凝土抗冻性却没有提高。水灰比变化条件下,可以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且56 d龄期电通量指标好于28 d龄期;粉煤灰掺量变化条件下,不能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在一定条件下,初始电流与电通量、相对耐久性指数之间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混凝土 电通量指标 抗氯离子渗透性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与ABS的公租房融资模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石振武 刘扬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9-53,共5页
针对我国公租房项目现有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将BOO模式与ABS融资模式相结合形成公租房BOO+ABS融资模式。探讨该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实际运作中应解决的问题,为指导我国公租房建设融资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租房 融资模式 BOO A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振武 解飞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47,共5页
通过试验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纤维掺入率和水胶比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的响应面分析法对上述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契合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耐磨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耐磨性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石振武 王金茹 《工程管理学报》 2020年第2期32-37,共6页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绿色供应链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建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进行全寿命分析,应用...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绿色供应链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建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进行全寿命分析,应用层次聚类-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识别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的关键节点问题,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针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关键环节运作问题提出建议,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全寿命周期绿色可持续管理,促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装配式建筑 层次聚类-TOPSIS 可持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振武 华树新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79,共7页
考虑公路建设和环境影响的相互博弈关系,避免公路建设造成更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建立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层次聚类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SPSS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灰色聚类模型,依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来... 考虑公路建设和环境影响的相互博弈关系,避免公路建设造成更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建立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层次聚类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SPSS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灰色聚类模型,依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来确定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的评价等级。对伊春至五大连池景区高速公路施工进行了评价,评价等级为"金级"。结果表明:层次聚类分析融合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规避了主观权重的缺点,得到合理科学的权重。灰色聚类模型适用于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从而使季冻区绿色公路施工的发展更加有据可依,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公路 绿色施工 评价体系 层次聚类分析 灰色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的黑龙江省公路施工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石振武 王金茹 谭兆秋 《公路工程》 2021年第1期239-247,共9页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国道丹阿公路呼十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Ⅱ级。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组合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科学合理,TOPSIS模型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公路 路域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法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振武 李兆林 华树新 《山西建筑》 2019年第8期109-111,共3页
公路是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当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要大力发展绿色公路。绿色公路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公路发展中的集中体现。在全寿命周期理论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三层评价指标体系,为绿色公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绿色公路 全寿命周期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gue集的山岭重丘区公路选线绿色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振武 孙钰泽 《公路工程》 2021年第2期246-251,共6页
为了提高山岭重丘区公路选线的绿色度,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山岭重丘区公路选线绿色评价方法。通过对专家意见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提出了“绿色度”的概念,构建了公路选线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减少赋权及评线过程中专家主观意见的... 为了提高山岭重丘区公路选线的绿色度,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山岭重丘区公路选线绿色评价方法。通过对专家意见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提出了“绿色度”的概念,构建了公路选线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减少赋权及评线过程中专家主观意见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偏差,对吸纳了群组决策分析模型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引入专家主观权重,使最终得到的权重及评线结果更具科学性。集结专家的群体意见并转化成Vague值的评价矩阵,对评价矩阵集成最终得到各方案的得分函数,得分最高的为绿色度最高方案。并引入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实践意义,为公路选线绿色度评价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GUE集 绿色度 公路选线 群组决策分析模型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的黑龙江省服务区绿色改造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振武 李琳 《工程管理学报》 2023年第6期80-85,共6页
基于碳达峰碳减排理念,服务区作为公路附属设施,也成为了绿色减排研究重点。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地域气候及既有服务区充足的现状,构建黑龙江省服务区绿色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弥补研究空白。采用组合赋权优化法及TOPSIS法构建模型... 基于碳达峰碳减排理念,服务区作为公路附属设施,也成为了绿色减排研究重点。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地域气候及既有服务区充足的现状,构建黑龙江省服务区绿色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弥补研究空白。采用组合赋权优化法及TOPSIS法构建模型,以得莫利服务区为例,得到良好的评价等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既有服务区的绿色改造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可行性,合理补充完善现有绿色服务区政策,更好地指导黑龙江省服务区的绿色改造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区 绿色改造 TOPSIS法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交通基础设施REITs项目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振武 赵雪婷 《工程管理学报》 2023年第5期58-63,共6页
为保证利用REITs融资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进行,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REITs项目的动态分析与管理,利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识别风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出20个评价指标建立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 为保证利用REITs融资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进行,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REITs项目的动态分析与管理,利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识别风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出20个评价指标建立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引入集对分析理论中的五元联系数法,建立交通基础设施REITs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偏联系数对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REITs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风险评价模型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该模型使风险动、静评价结合,为交通基础设施REITs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为发行交通基础设施REITs产品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REITS 五元联系数 风险评价 风险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分析的哈尔滨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振武 刘丽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9期231-233,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控制能源的过度浪费,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可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评价标准却不是很全面,内容的划分不够细致,缺乏地方性的评价标准,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尤...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控制能源的过度浪费,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可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评价标准却不是很全面,内容的划分不够细致,缺乏地方性的评价标准,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使得建筑能耗量大,但是绿色建筑的实际建造量却不高,绿色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利用熵值分析法,从建筑主体设计、围护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和能源利用设计六个方面,结合哈尔滨地区特点对绿色建筑中节能设计部分建立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在哈尔滨地区的发展和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落实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设计 熵值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科学与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及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振武 孙钰泽 +2 位作者 顾永才 刘洁 陆书斋 《山西建筑》 2021年第22期183-184,共2页
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学科研究生的定位与培养目标,结合实践基地建设现存问题,考虑理论深研和实践拓展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科学研究型”及“专业技能型”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并进行了研究生实践基地长效机制的探索。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实践基地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重建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振武 吕坤城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21世纪人类共同的发展主题,对于城市公路研究来说必须要从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渐向高效蓝色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公路就是当今世界公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绿色公路建设作为国家迈向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其建设时...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21世纪人类共同的发展主题,对于城市公路研究来说必须要从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渐向高效蓝色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公路就是当今世界公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绿色公路建设作为国家迈向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其建设时期生态重建工作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此,本文参照绿色公路设计相关规范要求,提出了利用BIM信息模型,通过BIM模型协助德尔菲法构建绿色公路生态重建预评价体系,再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出结果,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对黑龙江省绿色公路项目呼玛至十八站改扩建公路进行预评价,其预评价等级为“良好”。结果表明通过BIM模型的协助,评价机构可以更准确的了解绿色公路施工期状态,使生态重建评价体系和评价分数更为可靠,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也有效地规避了单一方法带来的误差。绿色公路生态重建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构建绿色公路全生命周期评价具有补充和完善的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公路 生态重建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振武 宋莹琪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7期11-12,共2页
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及提出背景,从设计理念与技术措施等方面研究了中国海绵城市试点应用现状,提出建议并展望其新兴发展趋势,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不断积累经验。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资源环境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振武 程有坤 《低温建筑技术》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几种有效防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技术。
关键词 水泥 沥青 混凝土 反射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施工项目“三控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振武 刘畅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8期241-242,共2页
对传统管理方法和BIM技术进行了分析,从施工项目"三控制",即造价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BIM技术在施工项目"三控制"中的优势,解决了工程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关键词 BIM技术 施工项目 三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