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F/石蜡储能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倪卓 石开勇 +2 位作者 黄志斌 栾兰 邢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以石蜡为囊芯,尿素-甲醛树脂为囊壁,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相变储能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壁厚,用红外光谱仪表征微胶囊的化学成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微胶束相变储能性能.... 以石蜡为囊芯,尿素-甲醛树脂为囊壁,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相变储能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壁厚,用红外光谱仪表征微胶囊的化学成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微胶束相变储能性能.研究表明,脲醛树脂可有效包覆石蜡,形成粒径分布均匀的相变储能微胶囊,该材料具有储能效果,可用于设计储能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储能建筑材料 微胶囊 尿素-甲醛树脂 石蜡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对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倪卓 邢锋 +3 位作者 石开勇 黄战 黄健成 毕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5,共8页
在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实验基础上,制备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养护龄期和微胶囊掺量对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多种测试仪器对复合材料孔结构特性、电性能、抗渗透性能和水化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 在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实验基础上,制备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养护龄期和微胶囊掺量对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多种测试仪器对复合材料孔结构特性、电性能、抗渗透性能和水化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复合材料电阻值显著增大,而累积孔体积和吸水性系数减小;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加,电阻值增大,而累积孔体积、吸附量与脱附量、吸水性系数以及水化放热速率与放热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混凝土 自修复水泥 微胶囊 渗透性 阻抗谱 水化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邢锋 石开勇 +2 位作者 倪卓 林燕玲 张萍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与化学结构.微胶囊表面粗糙,能够与建筑材料...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与化学结构.微胶囊表面粗糙,能够与建筑材料形成良好界面,在水泥和涂料等建筑材料中分布均匀,不破碎.采用DSC分析微胶囊储能材料的储热效果,硬脂酸丁酯/MF微胶囊储能效果明显,可以用于设计储能建筑材料.采用水化热测试仪研究该微胶囊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能微胶囊能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峰,提升放热低谷,提前第二放热峰的出现.储能微胶囊对水泥总体放热量影响较小,对水化热放热速率有明显影响,可用于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材料内部温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硬脂酸丁酯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储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倪卓 石开勇 +4 位作者 黄志斌 赖力 杨心怡 曾李蓉 邢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7,共4页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密胺树脂(MF)和聚酯树脂(PET)为囊壁,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囊的形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胶囊的储热性能,发现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表面粗糙,储能效果明显,稳定性好...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密胺树脂(MF)和聚酯树脂(PET)为囊壁,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囊的形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胶囊的储热性能,发现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表面粗糙,储能效果明显,稳定性好。利用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制备了具有相变储能功能的建筑材料,微胶囊在水泥和涂料等基体中分布均匀,界面良好,该储能建筑材料具有相变储热能力,其储热性能与微胶囊掺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相变材料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硬脂酸丁酯 储能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断裂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卓 邢锋 +1 位作者 黄战 石开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9-387,共9页
以玄武岩纤维、微胶囊和水泥为原料,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玄武岩纤维-水泥复合材料.采用三点弯曲法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断裂能测试,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微胶囊质量分数和水灰质量比对断裂能的影响,研究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 以玄武岩纤维、微胶囊和水泥为原料,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玄武岩纤维-水泥复合材料.采用三点弯曲法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断裂能测试,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微胶囊质量分数和水灰质量比对断裂能的影响,研究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与断裂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断裂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掺量为10 kg/m3时,断裂能达到107.89 N/m;断裂能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呈较小幅降低;断裂能随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当微胶囊质量分数为2%时,断裂能达到最大值;断裂能随水灰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断裂能与抗折强度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与抗压强度关系不明显;材料经损伤后修复,断裂能修复率为80.15%,恢复率为9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自修复复合材料 断裂能 水泥基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 三点弯曲法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