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与纾解路径
1
作者 石庆功 王子健 肖希明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8,87,共10页
县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围绕发展保障与支持、总分馆建设与服务、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对鄂渝湘黔四省(市) 25县图书馆馆长/副馆长开展半结构式访谈... 县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围绕发展保障与支持、总分馆建设与服务、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对鄂渝湘黔四省(市) 25县图书馆馆长/副馆长开展半结构式访谈;发现阻碍县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包括经济压力、体制问题、历史遗留、机构主体、社会误解等方面,归纳出县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阻碍因素形成的“阻碍-行为-意识-情境”整合模型(HBCCmodel);认为其高质量的关键纾解路径是“法治”,需要持续完善顶层立法及地方制度配套,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高质量发展 基层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视角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取阶段层次和影响因素
2
作者 冯薇 石庆功 王子健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0,共9页
公众需求处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全流程的核心地位。文章从公众视角出发,对福州、长沙、兰州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受众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可以分为认知接受阶段、行... 公众需求处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全流程的核心地位。文章从公众视角出发,对福州、长沙、兰州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受众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可以分为认知接受阶段、行为惯性阶段、意识驱动阶段三个层次,三个阶段分别受到身份认知、概念认知、途径认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数字平台建设水平、公众数字素养水平、服务供给、意见反馈等八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未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科学配置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以打破空间限制,科学规划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投入量,构建全方位政社联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互动式供给的良性循环,重视老年群体数字文化供给问题以减少服务获取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公众视角 公共文化服务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内容营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作者 唐义 李晓 石庆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6,共8页
度量和提升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内容营销水平,进而提高营销效果,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TAM模型与营销学理论,结合公共图书馆内容营销特点,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内容营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 度量和提升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内容营销水平,进而提高营销效果,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TAM模型与营销学理论,结合公共图书馆内容营销特点,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内容营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短视频内容营销 评价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研究:学科经验、理论基础及逻辑框架
4
作者 石庆功 肖希明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2,共8页
文章立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使命,探索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在阐述国内外图书馆学对文化影响的代表性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和教育对文化影响的理论成果,构建起中国... 文章立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使命,探索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在阐述国内外图书馆学对文化影响的代表性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和教育对文化影响的理论成果,构建起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框架。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对文化影响的叙事方法主要包括图书馆学教育对文化的保存传承、选择传播、融合发展和创新创造4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 文化影响 叙事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希明 石庆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0,共8页
新中国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实践取得了诸多成就。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调研法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本土化探索历程和现状。研究认为,本土化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必须... 新中国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实践取得了诸多成就。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调研法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本土化探索历程和现状。研究认为,本土化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的理念,要加强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理论研究,正确处理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标准体系:内容框架及构建路径 被引量:24
6
作者 石庆功 郑燃 唐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5,共6页
标准化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现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标准为基础,构建包括资源建设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和绩效指标等模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体系框架。为保障该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应成... 标准化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现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标准为基础,构建包括资源建设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和绩效指标等模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体系框架。为保障该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应成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统一协调机构,广泛借鉴国内外标准体系建设成果,面向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进行重点领域标准突破,实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体系优化维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资源整合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郑燃 石庆功 唐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4-42,共9页
文章调研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的现有制度,分析其外部特征和主题内容特征,解析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涉及宏观指导、参与方式、管理协调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主要制度。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社会力量参... 文章调研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的现有制度,分析其外部特征和主题内容特征,解析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涉及宏观指导、参与方式、管理协调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主要制度。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的需求,发现在制度供给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管理、平台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保障等方面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力量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制度供给 被引量:13
8
作者 肖希明 石庆功 唐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9,共8页
制度建设已成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发展推力。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梳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建设成果,运用访谈法调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需求现状。针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供给短板,建议建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 制度建设已成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发展推力。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梳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建设成果,运用访谈法调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需求现状。针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供给短板,建议建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标准体系、健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绩效评估制度、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协调管理制度、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专门制度、形成持续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经费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资源整合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17年”图书馆学高等教育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石庆功 肖希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4,共7页
"新中国17年"是新中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变革的初期阶段。文章将该时期图书馆学高等教育改革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制度、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等的变革与发展情况进行回顾... "新中国17年"是新中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变革的初期阶段。文章将该时期图书馆学高等教育改革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制度、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等的变革与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评论。新时期图书馆学高等教育改革要保持依存性与独立性的统一,理性处理古今中外图书馆学知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史 图书馆学教育 高等教育 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荫昌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及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庆功 宋谭迪 肖希明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学家谢荫昌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其相关思想和实践对当时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谢荫昌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本质属性意义重大,主张公共图书馆实行分类社会教... 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学家谢荫昌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其相关思想和实践对当时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谢荫昌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本质属性意义重大,主张公共图书馆实行分类社会教育,鼓励通过创办巡回书库扩大图书馆社会教育范围和效率,以图书分级分类采购推动图书馆对民众教育需求的满足。谢荫昌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进一步发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荫昌 公共图书馆 社会教育 教育思想 分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修复性破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国强 石庆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4-171,共8页
古籍修复性破坏主要表现为古籍物理形态的破坏、内容的破坏和构件的缺失。导致古籍修复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违背修复标准、误用修复技术和材料、过度修复、修复人员知识和能力欠缺以及修复技术的历史局限性。为预防古籍修复性破坏,应该... 古籍修复性破坏主要表现为古籍物理形态的破坏、内容的破坏和构件的缺失。导致古籍修复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违背修复标准、误用修复技术和材料、过度修复、修复人员知识和能力欠缺以及修复技术的历史局限性。为预防古籍修复性破坏,应该建设中国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制订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正确理解并遵守修复原则,综合应用合适的方法和材料,重视文献学家在修复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修复性破坏 古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历程、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京翰 王春迎 石庆功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9,共11页
文章综合利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公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呈现出教育服务人员专业化、贴合公民实际健康需求、健康信息资源获取便捷... 文章综合利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公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呈现出教育服务人员专业化、贴合公民实际健康需求、健康信息资源获取便捷、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注重教育结果评估等特点。借鉴其经验,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应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健康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全流程评估等。表3。参考文献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健康信息素养 公共图书馆 健康中国战略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13
作者 新都区委党校课题组 汪健 +1 位作者 蔡建国 石庆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成都市新都区为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基层党建上下功夫:优化组织设置,在"建"字上下功夫;完善业务管理,在"管"字上下功夫;开发组织资源,在"用"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 新都区 改革创新 基层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展望
14
作者 石庆功 冯薇 +1 位作者 王子健 周力虹 《图书与情报》 2025年第4期73-82,共10页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是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延伸。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旨在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的研究热点、实践进展、现实问题等,为我国...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是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延伸。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旨在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的研究热点、实践进展、现实问题等,为我国“十五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十四五”时期我国在公共数字文化治理领域成就显著,但存在治理理论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薄弱、“治理”转向未完全形成等理论问题;实践层面则面临数据治理机制建设与政策执行评估有待提升等迫切问题。在“十五五”时期,我国要通过制度完善与机制创新提升治理效能,在完善国家制度体系基础上畅通高位统筹机制,探索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数字资源体系创新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及公共数字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机制,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的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创新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十四五”规划 “十五五”规划 研究热点 实践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