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表面多孔硅层对单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英文)
1
作者
徐甲然
陈诺夫
+5 位作者
石岱星
陶泉丽
吕国良
杨秀钰
张航
陈吉堃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7-194,共8页
反射率对太阳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采用电化学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多孔硅来降低器件的反射率,并采用快速热退火法对多孔硅层进行磷扩散处理,进而制备了单晶硅太阳电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出单晶硅表面形成了孔径均匀的多孔硅层,...
反射率对太阳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采用电化学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多孔硅来降低器件的反射率,并采用快速热退火法对多孔硅层进行磷扩散处理,进而制备了单晶硅太阳电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出单晶硅表面形成了孔径均匀的多孔硅层,且孔径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表明,该多孔硅层的反射率在400~1 100 nm的光谱范围达到12%;磷扩散后薄层方块电阻达到42Ω/□,证明多孔硅层促进了磷扩散。最终在850℃、40 s快速热退火扩散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效率为12.32%、短路电流密度为27.99 mA/cm^2、开路电压为0.49 V以及填充因子达到71%的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孔硅
反射率
快速热处理
磷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面多孔硅层对单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英文)
1
作者
徐甲然
陈诺夫
石岱星
陶泉丽
吕国良
杨秀钰
张航
陈吉堃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7-194,共8页
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61674013,51602022)
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2151004)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2018QN054)
文摘
反射率对太阳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采用电化学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多孔硅来降低器件的反射率,并采用快速热退火法对多孔硅层进行磷扩散处理,进而制备了单晶硅太阳电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出单晶硅表面形成了孔径均匀的多孔硅层,且孔径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表明,该多孔硅层的反射率在400~1 100 nm的光谱范围达到12%;磷扩散后薄层方块电阻达到42Ω/□,证明多孔硅层促进了磷扩散。最终在850℃、40 s快速热退火扩散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效率为12.32%、短路电流密度为27.99 mA/cm^2、开路电压为0.49 V以及填充因子达到71%的太阳电池。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孔硅
反射率
快速热处理
磷扩散
Keywords
solar cell
porous silicon
reflectivity
rapid thermal process
phosphorus diffusion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表面多孔硅层对单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英文)
徐甲然
陈诺夫
石岱星
陶泉丽
吕国良
杨秀钰
张航
陈吉堃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