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与地区间差异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石宏博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128,共5页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但长期以来难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本文从科学发展理念出发,以经济效益、民生福利、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但长期以来难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本文从科学发展理念出发,以经济效益、民生福利、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为核心,构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为典型省份,分析了辽宁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优势以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绩效评价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旅行社企业服务营销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方雅贤 石宏博 刘扬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9期37-37,共1页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服务业也将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竞争.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旅游业又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但是目前,我国旅行社业行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产品雷同,营销手段单一,互相压价竞争,缺乏整体营销策略,导...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服务业也将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竞争.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旅游业又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但是目前,我国旅行社业行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产品雷同,营销手段单一,互相压价竞争,缺乏整体营销策略,导致旅行社为争取利润而降低服务标准,影响了旅行社长远发展和整体行业利润的提高.旅行社企业应制定各自的营销规划,依据其营销战略对营销过程中的七要素变量进行配置和系统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中国 旅游业 服务业 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水质评价及污染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宏博 黄玥 +1 位作者 李杰 杨丽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75,共4页
洱海水质评价及污染物来源分析对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洱海12个监测点2014~2018年水质月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指数法分析并预测洱海污染状况,采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污染物来源及入湖途径。结果表... 洱海水质评价及污染物来源分析对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洱海12个监测点2014~2018年水质月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指数法分析并预测洱海污染状况,采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污染物来源及入湖途径。结果表明,洱海水环境质量现状整体合格,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COD,无机污染物TN、TP含量偏高,存在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污染物进入湖体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中降水产生地表径流携带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农田污染流入湖体,主要影响DO、NH_(3)-N、TP、COD、I_(Mn);大气干湿沉降则携带大气污染物进入湖体,主要影响TN、硫化物和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水质 污染指数法 绝对主成分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洱海控藻工程环境效益识别:以挖色湖湾藻水分离站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宏博 黄玥 +2 位作者 杨逢乐 陆海 张先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94-200,共7页
该研究在2018年洱海蓝藻水华控制工程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挖色湖湾藻水分离站为例,按照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筛选评估指标,将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COD、氨氮、总磷、总氮、铝、氯化物等水质监测指标纳入其中,采用层次分... 该研究在2018年洱海蓝藻水华控制工程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挖色湖湾藻水分离站为例,按照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筛选评估指标,将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COD、氨氮、总磷、总氮、铝、氯化物等水质监测指标纳入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包括3个层次共16个指标在内的环境绩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精准识别蓝藻控制工程的水华处理效果。据此得出挖色湖湾藻水分离站的环境效益评估结果得分为81.4,定性判断为良好。进而针对工程在运行、监测、评估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改进意见,以达到提高工程运行效益和为今后高原湖泊蓝藻水华治理工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益 工程评估 指标体系 洱海 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丽瑞 刘宏 +3 位作者 张净净 石宏博 毛龙富 付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2,共5页
为探究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基于白邑青龙潭岩溶地下水和降水的稳定同位素(δ^(18)O、δD)数据,利用正弦拟合方法分析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受蒸发作... 为探究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基于白邑青龙潭岩溶地下水和降水的稳定同位素(δ^(18)O、δD)数据,利用正弦拟合方法分析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青龙潭泉域岩溶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受蒸发作用、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氢氧同位素雨季偏轻,旱季偏重;青龙潭泉域四个泉点平均滞留时间为32.4 d,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易受气候变化和区域降水量的影响;由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非匀质性、含水性及地下水的运移路径等条件控制,四个泉点地下水滞留时间有2.6~12.1 d的时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氘盈余 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 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