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琳 刘广兰 +1 位作者 何佰生 石增刚 《安徽医学》 2020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冬梅 沈涛 +2 位作者 竞雪莹 张隽 石增刚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1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入院后24 h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32例...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1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入院后24 h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32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AMI组、UA组、SA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和U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MI组、UA组、SA组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有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胡茜 石增刚 +2 位作者 桑更生 赵卓 年楠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方法 2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ACS组40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通过...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方法 2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ACS组40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通过ELISA方法定量检测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比较MMP-9/TIMP-1比值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MMP-9/TIMP-1比值在ACS(3.31±0.72)中显著高于SA(1.97±0.54 P<0.01)及对照组(1.67±0.10 P<0.01)。结论 MMP-9/TIMP-1比值可能成为ACS的新的生物学标记物;MMP-9/TIMP-1比值的增高可能反应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对不稳定斑块的检出、冠心病的危险度分层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复杂性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电轴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茜 石增刚 何佰生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电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为观察组,60例,另选非COPD患者为对照组,40例;分析2组P波电轴>60°变化以及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P波电轴>60°发生率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5...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电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为观察组,60例,另选非COPD患者为对照组,40例;分析2组P波电轴>60°变化以及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P波电轴>60°发生率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波电轴>60°诊断COPD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5%。结论:P波电轴>60°或许可作为COPD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P波电轴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桑更生 石增刚 陈以强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方法45例UA患者中,2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23例接受抗凝治疗。结果冠脉介入治疗组显效率、再发心绞痛率均低于抗凝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左心衰竭有减少趋势,...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方法45例UA患者中,2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23例接受抗凝治疗。结果冠脉介入治疗组显效率、再发心绞痛率均低于抗凝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左心衰竭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前者能更好地改善冠脉血管灌注和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冠脉介入治疗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未结合性胆红素血症108例病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增刚 马兰 《淮海医药》 2003年第1期24-24,共1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未结合性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以期减少本病的发生。方法 对 10 8例新生儿高未结合性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8例中感染因素占 4 8例 ,其次为围产因素占 4 0例。结论 减少或避免孕期及产时...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未结合性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以期减少本病的发生。方法 对 10 8例新生儿高未结合性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8例中感染因素占 4 8例 ,其次为围产因素占 4 0例。结论 减少或避免孕期及产时并发症 ,加强抗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未结合性胆红素血症 病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7
作者 徐钢 石增刚 +2 位作者 石世强 何强先 张亮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评价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培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选择56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培垛普利4~8 mg,1次/d,疗程4月,试验前后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HRV,并与正常对照组进... 目的评价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培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选择56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培垛普利4~8 mg,1次/d,疗程4月,试验前后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HRV,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治疗前HRV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培垛普利可有效提高HRV,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培垛普利 心率变异性 心脏植物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桑更生 陈以强 +2 位作者 石增刚 张隽 李玉洁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112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使用导管数、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112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使用导管数、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操作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使用导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率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损伤小,X线暴露时间短、节省费用,是一个安全、可行、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差异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崔路遥 马伟涛 +2 位作者 石增刚 王琳 唐碧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脑钠肽(BNP)的差异及其与UA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UAP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非冠心病(CHD)患者6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脑钠肽(BNP)的差异及其与UA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UAP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非冠心病(CHD)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和Hcy、UA及BNP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同性别UAP患者发病的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史、LDL-C、Hcy、UA水平在男性观察组与男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观察组与女性对照组间FPG、LDL-C、Hcy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Hcy、UA水平高于女性,而NT-proBNP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和Hcy、UA、LDL-C高水平为男性UAP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NT-proBNP、Hcy、FGP、LDL-C高水平为女性UAP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性别人群影响UAP发生的因素不同,高血压病史和Hcy、UA、LDL-C高水平可增加男性患者UAP发生风险,NT-proBNP、Hcy、FGP、LDL-C高水平可增加女性患者UAP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性别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伟涛 崔路遥 +1 位作者 石增刚 王琳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及其对早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将8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列为观察组,无早发冠心病...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及其对早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将8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列为观察组,无早发冠心病患者72例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IRF、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水平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早发冠心病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价IRF等指标对早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IRF、RDW、单核细胞/HDLC比值(MHR)、LP(a)及UA分别为(7.74±4.32)、(47.52±15.39)、(0.60±0.35)、(330.56±98.16)mmol/L、(368.41±97.51)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4.50±1.96)、(33.77±7.52)、(0.48±0.28)、(240.30±86.14)mmol/L、(320.38±87.5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F、RDW、UA高水平为影响早发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RF、RDW、UA诊断早发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2、0.748、0.725(P值均<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0、35.68、330.14 mmol/L,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0.6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IRF、RDW、MHR、LP(a)及UA水平升高,IRF、RDW、UA为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早发冠心病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