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提高种猪配种分娩率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石国魁
牛爱花
王桂英
孟庆利
-
机构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畜牧研究院
-
出处
《猪业科学》
2014年第7期120-121,共2页
-
基金
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立课题(项目编号:SYZYZ20130010)
-
文摘
母猪生产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佳。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是提高仔猪生产数量的有效途径。通过2个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配种时间间隔和依据断奶后再发情时间确定的不同配种方案对母猪配种分娩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延长配种间隔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结合猪场实际经验,总结出1套实用的配种方案,以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母猪
分娩率
关键技术
发情鉴定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仔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孟庆利
徐利
石国魁
张硕
-
机构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
出处
《养猪》
2014年第1期96-96,共1页
-
文摘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后来由匈牙利科学家首先分离出病毒。PRV是疱疹病毒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物体表面和液体中可存活7 d,在pH 4~9之间保持稳定,腐败条件下病料中的病毒经11 d失去感染力。 PRV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等敏感,5%石碳酸经2 min灭活、0.5%~1%氢氧化钠1 min内使其灭活;对热的抵抗力较强,55~60℃经30~50 min才能灭活,80℃经3 min灭活。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抗原性不同的PRV毒株。在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病毒的糖蛋白起着重要作用,现已发现PRV至少有gⅠ、gⅡ、gⅢ、gp 50、gp 63、gX、gH、gL、gM、gN和gK等11种糖蛋白。
-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抗体消长规律
伪狂犬病病毒
母源
PRV
紫外线照射
疱疹病毒
福尔马林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新美系猪饲料转化率及日采食量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马小军
徐利
石国魁
杨星星
-
机构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
出处
《养猪》
2014年第4期57-58,共2页
-
文摘
利用法国ACEMO128自动饲喂系统对新美系大白、长白、杜洛克3个品种的269头公猪进行了料重比测定。结果表明,新美系杜洛克猪肥育阶段的料重比为2.3,大白猪的料重比为2.45,长白猪的料重比为2.39,3个品种猪料重比都低于2.5,可以看出新美系猪都属于高饲料报酬猪种。同时对3个品种猪在肥育阶段的日采食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美系长大、大白在67~97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由试验第3天的1.57 kg和1.63 kg分别增加到2.6 kg和2.61 kg,且采食量规律为前期慢速逐渐增加,中期快速增加,后期基本保持稳定。新美系杜洛克在64~92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由1.79 kg增加到2.28 kg,且采食量规律与长白、大白猪不同,全期表现为缓慢逐渐增加。
-
关键词
新美系猪
饲料转化率
日采食量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美系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遗传力估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孟庆利
王朝军
石国魁
-
机构
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猪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06-108,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35)
北京市家畜创新团队(BAIC05-2023)
北京生物种业创新联合体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高质量健康中育种猪培育”。
-
文摘
畜禽各表型性状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力高的性状,个体选择才能达到很好的选择效果。动物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一般比较低,表明繁殖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依据个体表型值选择,遗传进展缓慢。本文通过对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美系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繁殖和生产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制定精准的育种目标、种猪测定选育方案以及计算估计育种值提供依据并奠定基础。
-
关键词
繁殖性状
估计育种值
育种目标
遗传进展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估计
个体选择
表型值
-
分类号
S828.2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