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骨正筋柔”理论下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
廉由之
詹红生
商海滨
李国中
石印玉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骨错缝筋出槽”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
张明才
石印玉
黄仕荣
陈东煜
陈博
王翔
王辉昊
张开勇
郭凯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CAS
|
2013 |
71
|
|
3
|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
张明才
石印玉
王翔
黄仕荣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CAS
|
2010 |
70
|
|
4
|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诊治椎间盘病症 |
张明才
詹红生
石印玉
黄仕荣
王翔
|
《中国骨伤》
CAS
|
2008 |
66
|
|
5
|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
李林
詹红生
张明才
陈博
元唯安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0 |
23
|
|
6
|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
刘印文
郑昱新
王学宗
张琥
孙慕政
卫晓恩
顾新丰
匡勇
张磊
沈孜良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5 |
36
|
|
7
|
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椎骨错缝对颈椎病患者关节应力的影响 |
张明才
吕思哲
程英武
顾力栩
詹红生
石印玉
王翔
黄仕荣
|
《中国骨伤》
CAS
|
2011 |
28
|
|
8
|
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詹红生
牛守国
吴健康
程英武
石瑛
石印玉
詹强
倪克锋
范炳华
张杰
熊爱民
厉巧
谢远军
陈省三
张能忠
邵建萍
|
《中国骨伤》
CAS
|
2006 |
48
|
|
9
|
颈椎病患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临床诊治价值的研究 |
张明才
石印玉
陈东煜
黄仕荣
王翔
元唯安
陈博
王辉昊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CAS
|
2016 |
26
|
|
10
|
Wnt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 |
高宁阳
曹月龙
刘婷
庞坚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0 |
19
|
|
11
|
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手法诊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 |
张明才
石印玉
陈东煜
黄仕荣
陈博
王翔
王辉昊
张开勇
郭凯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CAS
|
2013 |
24
|
|
12
|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
刘印文
卫晓恩
高宁阳
李志强
匡勇
郑昱新
顾新丰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4 |
22
|
|
13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
刘印文
汤荣光
匡勇
郑昱新
俞仲翔
顾坚毅
王鹤歧
周国林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07 |
33
|
|
14
|
肌肉因素与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
曹月龙
庞坚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08 |
33
|
|
15
|
含药血清方法在中药调节骨与软骨代谢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詹红生
赵咏芳
冯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00 |
34
|
|
16
|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
刘印文
匡勇
顾新丰
郑昱新
李志强
卫晓恩
卢伟达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1 |
18
|
|
17
|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56例临床研究 |
刘印文
匡勇
顾新丰
郑昱新
李志强
卫晓恩
张明才
詹红生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3 |
17
|
|
18
|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郭凯
李林
詹红生
王辉昊
石印玉
|
《环球中医药》
CAS
|
2012 |
26
|
|
19
|
棘突不共线在颈椎“骨错缝、筋出槽”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张开勇
庄园
詹红生
张明才
石印玉
|
《中国骨伤》
CAS
|
2013 |
20
|
|
20
|
软骨Ⅱ号对骨关节炎兔不同部位PGE_2选择性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曹月龙
冯伟
李宗举
唐静芬
石印玉
沈培芝
徐宇
|
《中国骨伤》
CAS
|
2001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