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黄帝内经》清阳理论探讨鼻渊古今验方的运用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肖伊 张亚力 +5 位作者 刘建华 闫占峰 矫璐璐 刘思溟 刘真 李洵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7期1-3,18,共4页
《黄帝内经》对清阳之气与五官七窍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强调"上窍"的生理功能必须依赖清阳之气的温煦濡养,失之则会浊阴不降,九窍不通。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特点为"浊涕下不止",发病部位在鼻窍中之窦窍... 《黄帝内经》对清阳之气与五官七窍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强调"上窍"的生理功能必须依赖清阳之气的温煦濡养,失之则会浊阴不降,九窍不通。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特点为"浊涕下不止",发病部位在鼻窍中之窦窍,病机为肺、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浊邪壅滞窦窍。古今医家在《黄帝内经》清阳理论指导下,以调畅气机、升清降浊为鼻渊治则,制定了很多鼻渊方,但未被重视与使用。笔者查阅了历代古籍和当代中医名家著作,汇集了75个鼻渊方,总结了其组方用药特点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渊 清窍 清阳之气 升清降浊 黄帝内经 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建华教授治疗梅尼埃病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7
2
作者 朱雅静 刘建华 +5 位作者 闫占峰 矫璐璐 刘思溟 刘莉莉 张琳婧 王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162-165,共4页
梅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因其眩晕易反复发作,导致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刘建华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往往是因肝脾肾虚损,内生风、火、痰饮,以致蒙蔽清窍,发为眩晕。刘建华教授提倡分阶段论治,急则以息风... 梅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因其眩晕易反复发作,导致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刘建华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往往是因肝脾肾虚损,内生风、火、痰饮,以致蒙蔽清窍,发为眩晕。刘建华教授提倡分阶段论治,急则以息风、降火、化痰为主,同时也注重健脾、疏肝;缓则以健脾化饮、滋补肝肾为要。临证中善用药对,增强药效,精简组方。本文总结刘建华教授长期辨证治疗梅尼埃病的心得,并对临床典型案例加以阐述,以期为中医治疗梅尼埃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眩晕 分阶段论治 祛风火痰 补肝脾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琳婧 闫占峰 +5 位作者 矫璐璐 刘思溟 刘建华 朱雅静 孙红 黄小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9期120-122,139,共4页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为临床常用的行气活血方剂,凡因瘀血阻滞导致的身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均可用此方加减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常见耳鼻咽喉疾病辨证多属瘀血阻窍证,瘀血上阻清窍,清阳被遏,诸窍失养,出...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为临床常用的行气活血方剂,凡因瘀血阻滞导致的身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均可用此方加减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常见耳鼻咽喉疾病辨证多属瘀血阻窍证,瘀血上阻清窍,清阳被遏,诸窍失养,出现耳鼻咽喉部位的不适症状.血府逐瘀汤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本文基于“异病同治”原则,介绍该方治疗耳鸣、慢性肥厚性鼻炎、声带息肉三则验案,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活血化瘀 耳鸣 慢性肥厚性鼻炎 声带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上焦如羽”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红 刘建华 +5 位作者 闫占峰 矫璐璐 朱雅静 刘莉莉 黄小芮 张琳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温病学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即针对温病邪在上焦的病证,宜从“轻”施治。耳鼻咽喉居于人体头颈部,皆为清窍,位属上焦,非轻不能上达。临床治疗该部位的疾病多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同时配合气味芳香与引经之药,以助药达病所,属“治上... 温病学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即针对温病邪在上焦的病证,宜从“轻”施治。耳鼻咽喉居于人体头颈部,皆为清窍,位属上焦,非轻不能上达。临床治疗该部位的疾病多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同时配合气味芳香与引经之药,以助药达病所,属“治上焦如羽”的范畴。本文基于“治上焦如羽”在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尤其对疾病初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论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上焦如羽 耳鼻咽喉疾病 引经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