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效应蛋白TepC功能研究
1
作者
瞿熠晨
郭呈昊
+5 位作者
赵依昕
史圆
邢照岩
宋莉
潘君风
沈锡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5,共9页
【目的】研究模式病原细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Ⅵ型分泌系统T6SS效应蛋白TepC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自身杀虫活性,为该效应蛋白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
【目的】研究模式病原细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Ⅵ型分泌系统T6SS效应蛋白TepC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自身杀虫活性,为该效应蛋白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WT)、ΔtepC突变体和ΔtepC(tepC)回补菌株的非生物表面生物膜形成情况,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线虫模型进行生物表面的生物膜形成试验,研究TepC对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大蜡螟为模型,研究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和突变体对大蜡螟致病性的影响;以大蜡螟和棉铃虫为模型,研究纯化TepC蛋白的毒性作用;对大蜡螟脂肪体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研究TepC处理对大蜡螟脂肪体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方法研究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和tepC突变体感染对大蜡螟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构建tepC转基因拟南芥,检测转基因拟南芥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性。【结果】TepC在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tepC的缺失导致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在非生物表面和生物表面(线虫)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降低;TepC能影响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对大蜡螟的致病性,注射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的大蜡螟存活率仅为36.7%,而注射ΔtepC突变体的大蜡螟存活率为70.0%,另外TepC蛋白对大蜡螟和棉铃虫均有毒性作用,具有广谱杀虫性;TepC处理导致大蜡螟脂肪体遭到破坏,其通过影响大蜡螟脂肪体发挥毒性作用;与接种假结核耶尔森氏菌ΔtepC突变体菌株相比,接种假结核耶尔森氏菌WT菌株的大蜡螟抗菌肽在6 h显著上调,表明TepC影响了大蜡螟的免疫防御功能,喂食tepC转基因拟南芥可以显著降低甜菜夜蛾幼虫的存活率。【结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效应蛋白TepC不仅在细菌竞争中发挥作用,还具有杀虫功能,并能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
Ⅵ型分泌系统
杀虫蛋白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效应蛋白TepC功能研究
1
作者
瞿熠晨
郭呈昊
赵依昕
史圆
邢照岩
宋莉
潘君风
沈锡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界群体感应介导的细菌-真菌识别与响应机制”(32330004)。
文摘
【目的】研究模式病原细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Ⅵ型分泌系统T6SS效应蛋白TepC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自身杀虫活性,为该效应蛋白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WT)、ΔtepC突变体和ΔtepC(tepC)回补菌株的非生物表面生物膜形成情况,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线虫模型进行生物表面的生物膜形成试验,研究TepC对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大蜡螟为模型,研究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和突变体对大蜡螟致病性的影响;以大蜡螟和棉铃虫为模型,研究纯化TepC蛋白的毒性作用;对大蜡螟脂肪体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研究TepC处理对大蜡螟脂肪体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方法研究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和tepC突变体感染对大蜡螟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构建tepC转基因拟南芥,检测转基因拟南芥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性。【结果】TepC在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tepC的缺失导致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在非生物表面和生物表面(线虫)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降低;TepC能影响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对大蜡螟的致病性,注射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的大蜡螟存活率仅为36.7%,而注射ΔtepC突变体的大蜡螟存活率为70.0%,另外TepC蛋白对大蜡螟和棉铃虫均有毒性作用,具有广谱杀虫性;TepC处理导致大蜡螟脂肪体遭到破坏,其通过影响大蜡螟脂肪体发挥毒性作用;与接种假结核耶尔森氏菌ΔtepC突变体菌株相比,接种假结核耶尔森氏菌WT菌株的大蜡螟抗菌肽在6 h显著上调,表明TepC影响了大蜡螟的免疫防御功能,喂食tepC转基因拟南芥可以显著降低甜菜夜蛾幼虫的存活率。【结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效应蛋白TepC不仅在细菌竞争中发挥作用,还具有杀虫功能,并能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关键词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
Ⅵ型分泌系统
杀虫蛋白
生物膜
Keywords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typeⅥsecretion system
insecticidal protein
biofilm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效应蛋白TepC功能研究
瞿熠晨
郭呈昊
赵依昕
史圆
邢照岩
宋莉
潘君风
沈锡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