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PV16/18、PCNA、P^53、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应香岚
杨幼萍
+3 位作者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 探讨HPV16/18、PCNA、P^53、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242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的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检测其PCNA、P^53、ER蛋白的表...
目的 探讨HPV16/18、PCNA、P^53、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242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的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检测其PCNA、P^53、ER蛋白的表达。结果HPV16/18、PCNA、P^53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91.94%、90.32%、6.45%,以HPV16/18的表达阳性率最高,PCNA表达强阳性;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100%、80.65%,41.94%,以PCNA的表达阳性率最高,并呈强阳性;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7%、100%、62.07%79.31%,以PCNA表达阳性率最高,并呈中等强度;在对照组慢性宫颈炎中只有ER表达为100%,HPV16/18表达只有3.33%,而PCNA和P^53表达均呈弱阳性及阴性。宫颈鳞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各组HPV16/18、PC—NA、P^53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病毒感染、PCNA细胞增殖指数、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16/18、PCNA、P^53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与免疫组织化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18
PCNA
P^53
ER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应香岚
杨幼萍
+3 位作者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P16INK4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和原位杂交HPV16/18DNA检测,在60例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高级别...
目的探讨P16INK4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和原位杂交HPV16/18DNA检测,在60例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中呈阴性,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13.79%,8/5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也逐渐增强,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DNA在四组中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为96.77%),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HPV感染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均呈正相关(r高级别=0.373,r鳞癌=0.416,P〈0.05)。结论P16INK4A过表达及HPV16/18感染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中晚期起作用,提示两者均可作为一个早期诊断恶性病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状瘤病毒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V16/18、PCNA、P^53、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应香岚
杨幼萍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机构
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HPV16/18、PCNA、P^53、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242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的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检测其PCNA、P^53、ER蛋白的表达。结果HPV16/18、PCNA、P^53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91.94%、90.32%、6.45%,以HPV16/18的表达阳性率最高,PCNA表达强阳性;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100%、80.65%,41.94%,以PCNA的表达阳性率最高,并呈强阳性;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7%、100%、62.07%79.31%,以PCNA表达阳性率最高,并呈中等强度;在对照组慢性宫颈炎中只有ER表达为100%,HPV16/18表达只有3.33%,而PCNA和P^53表达均呈弱阳性及阴性。宫颈鳞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各组HPV16/18、PC—NA、P^53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病毒感染、PCNA细胞增殖指数、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16/18、PCNA、P^53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与免疫组织化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HPV16/18
PCNA
P^53
ER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Keywords
HPV16/18 PCNA p^53 ER 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 CIN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992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应香岚
杨幼萍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机构
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7期684-68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P16INK4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和原位杂交HPV16/18DNA检测,在60例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中呈阴性,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13.79%,8/5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也逐渐增强,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DNA在四组中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为96.77%),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HPV感染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均呈正相关(r高级别=0.373,r鳞癌=0.416,P〈0.05)。结论P16INK4A过表达及HPV16/18感染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中晚期起作用,提示两者均可作为一个早期诊断恶性病变的指标。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状瘤病毒P16INK4A
Keyword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 CIN HPV P16INK4A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PV16/18、PCNA、P^53、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应香岚
杨幼萍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表达的临床意义
应香岚
杨幼萍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