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纠偏系统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建阳 瞿敏敏 +2 位作者 李银露 舒志兵 章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4-136,88,共4页
针对带材在生产中存在的跑偏及普通控制系统性能较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和前馈控制的电动纠偏控制方法。该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纠偏偏差和偏差变化量,输出为所选择的步进电机驱动电压变化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 针对带材在生产中存在的跑偏及普通控制系统性能较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和前馈控制的电动纠偏控制方法。该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纠偏偏差和偏差变化量,输出为所选择的步进电机驱动电压变化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案能有效改善纠偏系统的纠偏能力,具有很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纠偏 模糊控制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标志物γ-H2AX及其在毒性测试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瞿敏敏 陈佳 +2 位作者 郭磊 徐华 谢剑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当DNA受到攻击尤其是发生DNA双链断裂(DSB)后,组蛋白H2AX的139位丝氨酸迅速磷酸化,生成磷酸化H2AX即γ-H2AX。γ-H2AX在DSB位点大量聚集并形成焦点,参与DNA的损伤修复,且γ-H2AX焦点数与DSB数量成正比。目前研究表明,γ-H2AX是表征DNA... 当DNA受到攻击尤其是发生DNA双链断裂(DSB)后,组蛋白H2AX的139位丝氨酸迅速磷酸化,生成磷酸化H2AX即γ-H2AX。γ-H2AX在DSB位点大量聚集并形成焦点,参与DNA的损伤修复,且γ-H2AX焦点数与DSB数量成正比。目前研究表明,γ-H2AX是表征DNA损伤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作为基因毒性的特异性效应指标。旨在检测γ-H2AX的试验(简称γ-H2AX试验)已被应用于众多与DNA损伤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医学诊断中。本文介绍γ-H2AX的生成及生物学意义,论述基于免疫化学技术及质谱技术的γ-H2AX试验在体外基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γ-H2AX试验与其他基因毒性试验的性能对比及γ-H2AX与其他毒性终点标志物的互补性,并对γ-H2AX试验在基因毒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组蛋白H2AX γ-H2AX试验 基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基因毒性杂质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舒婧 瞿敏敏 +4 位作者 王朝霞 龚莹 徐华 刘翠翠 谢剑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40,共12页
基因毒性杂质(GTI)主要来源于原料药的合成过程或储藏运输等环节,其在痕量水平即可造成DNA损伤并诱发细胞癌变,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国法规对不同种类的GTI均提出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和控制策略,因此发展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应用于... 基因毒性杂质(GTI)主要来源于原料药的合成过程或储藏运输等环节,其在痕量水平即可造成DNA损伤并诱发细胞癌变,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国法规对不同种类的GTI均提出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和控制策略,因此发展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原料药中GTI的筛查、定量及表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药物中GTI的警示结构及其分类、常见来源和毒理学限量标准,重点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电化学传感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新型技术应用于药物GTI的检测进行评述,并探讨基于警示结构或生物效应导向的通量筛查策略和方法,以期为药物GTI的有效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基因毒性杂质 杂质检测 杂质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4
作者 何唯唯 徐华 +3 位作者 瞿敏敏 张雅姣 徐斌 谢剑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1-335,共15页
基于核酸修饰的表观基因组学和表观转录组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发现并鉴定了17种DNA修饰和至少160种RNA修饰,它们可通过改变核酸的高级结构和生化性质,参与基因时空表达调控,最终体现为生物体性状的差异,甚至与退行性病... 基于核酸修饰的表观基因组学和表观转录组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发现并鉴定了17种DNA修饰和至少160种RNA修饰,它们可通过改变核酸的高级结构和生化性质,参与基因时空表达调控,最终体现为生物体性状的差异,甚至与退行性病变、肿瘤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体内核酸修饰含量极低,建立特异性强、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的质谱技术已成为DNA和RNA修饰分析鉴定及定量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法,特别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核酸修饰检测。本文对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核酸修饰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针对其在准确定量和修饰位点鉴定中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对表观遗传学,特别是核酸修饰研究技术在生物学功能、机制研究及毒理学筛选和预警等研究中的应用予以展望,以期促进基于质谱的DNA和RNA修饰功能及应用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表观遗传学 核酸修饰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