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卢镝 孙学刚 +4 位作者 满自红 刘晓娟 瞿学方 张育德 江建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沟系作为自然保护区内次级自然单元和管护单元,具有较强的分区确限性和可控性,主观因素少,便于制订针对性强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护措施.以沟系作为评价尺度,构建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规划及功能区划的... 沟系作为自然保护区内次级自然单元和管护单元,具有较强的分区确限性和可控性,主观因素少,便于制订针对性强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护措施.以沟系作为评价尺度,构建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规划及功能区划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以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群落类型及沟系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群落类型优先保护顺序为:青杄林、红桦林、绣线菊灌丛、杜鹃灌丛、青海云杉林、小檗灌丛、糙皮桦林、油松林、栒子灌丛、白桦林、祁连圆柏林、山杨林、鼠李灌丛、金露梅灌丛、锦鸡儿灌丛以及柳灌丛;沟系优先保护顺序为:岗子沟、竹林沟、曲红土沟、小杏儿沟、下细沟、棚子沟、吐鲁沟、铁城沟、小岗子沟、指南北沟、景致沟、上细沟、水磨沟以及苏都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次级自然单元 沟系 优先保护序列 群落物种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表型变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瞿学方 张小翠 +3 位作者 张育德 满自红 梁万福 陈学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6期31-34,38,共5页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杄、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杄、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4种类型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青杄、白青杄、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分别对4种类型的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性状可分为4类,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麻衣松与白青杄、黑青杄不属于同一类,而与青海云杉比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植物 表型变异 表型性状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种子可溶性蛋白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育德 张小翠 +3 位作者 瞿学方 满自红 梁万福 陈学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40-42,共3页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以利对该区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黑青杄和白青杄的谱带相似,谱带颜色较浅,二者与麻衣松的不相似值较大,分别为...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以利对该区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黑青杄和白青杄的谱带相似,谱带颜色较浅,二者与麻衣松的不相似值较大,分别为8.33和6.12;麻衣松和青海云杉谱带非常相似,谱带颜色深,不相似值为1.96,由此认为麻衣松可能是青海云杉的种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植物 种子可溶性蛋白 谱带分析 凝胶电泳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现状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蔡万旭 单立山 +2 位作者 瞿学方 李文涛 杜小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6期53-58,共6页
基于2011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利用遥感判读和现地调查的方法进一步细化小班,更新小班信息,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校对和调整,从8个方面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基于2011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利用遥感判读和现地调查的方法进一步细化小班,更新小班信息,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校对和调整,从8个方面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宜林地占林地面积的9.36%,宜林地面积较小,可利用造林的宜林地较少;有林地各龄组面积占比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各龄组蓄积量占比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按优势树种(组)统计有林地面积为针叶类>混交类>硬阔类>软阔类,蓄积量为针叶类>混交类>硬阔类>软阔类,单位面积蓄积量为针叶类>软阔类>混交类>硬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现状 林地面积 蓄积量 地类 有林地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保护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小刚 蒋长生 +1 位作者 瞿学方 付殿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82-83,共2页
为了掌握适合连城保护区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解决羊肚菌大面积种植技术难题,利用2种不同的栽培料(纯草木灰、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观察出菇数量确定适宜的羊肚菌栽培料。结果表明,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 为了掌握适合连城保护区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解决羊肚菌大面积种植技术难题,利用2种不同的栽培料(纯草木灰、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观察出菇数量确定适宜的羊肚菌栽培料。结果表明,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栽培料的出菇率高46%左右,且纯草木灰栽培每窝羊肚菌数量较煤灰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栽培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人工栽培 栽培料 连城保护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干旱胁迫对沙冬青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刚 瞿学方 付殿霞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PEG干旱胁迫下沙冬青幼苗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三种酶的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本试验设5种不同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沙冬青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PEG干旱胁迫下沙冬青幼苗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三种酶的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本试验设5种不同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沙冬青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1)沙冬青幼苗的生长与胁迫程度呈负相关,随PEG浓度增加,幼苗逐渐矮小枯黄,死亡率增大;(2)沙冬青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持续上升;(3)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苗在10%PEG胁迫下,POD和CAT酶活性最高,15%PEG时SOD酶活性最高。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低浓度(5%-15%)PEG胁迫下,沙冬青幼苗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持正常生长,当PEG浓度增至20%以上时,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胁迫 沙冬青幼苗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二期效益综合评价
7
作者 蔡万旭 李文涛 +3 位作者 瞿学方 蒋长生 李小刚 杜小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层次分析法 效益综合评价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