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辐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历史回顾
1
作者 葛学武 张志成 瞿保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1前言2024年,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安全运行了四十年的钴源辐照装置到达退役年限,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四十年的岁月中,钴源辐照装置对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乃至中国辐... 1前言2024年,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安全运行了四十年的钴源辐照装置到达退役年限,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四十年的岁月中,钴源辐照装置对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乃至中国辐射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辐射化学 中国科大 钴源辐照装置 技术产业化 学科建设与发展 历史回顾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光引发交联及其工业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瞿保钧 吴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318-1324,共7页
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聚乙烯光引发交联及其工业应用研究的系统工作 ,评述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主要突破性成果 ,简要介绍了聚乙烯本体光交联的强化引发体系、光交联机理、交联点微结构和晶体形态结构及其性能特征 。
关键词 聚乙烯 光交联 机理 结构 性能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光交联点的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7
3
作者 瞿保钧 徐云华 瞿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用溶液高分辨核磁共振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由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引发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模型化合物交联点的结构、BP的光解产物及其形成机理.首次观测和鉴定了光交联LDPE(XLPE)中的H型和Y型长链支化交联点;据估计在熔融... 用溶液高分辨核磁共振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由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引发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模型化合物交联点的结构、BP的光解产物及其形成机理.首次观测和鉴定了光交联LDPE(XLPE)中的H型和Y型长链支化交联点;据估计在熔融态紫外光照5~1O的XLPE样品中H型和Y型文联点的产率分别为5.7~16.9和7.6~21.6个结构单元.确定了BP在光引发过程中光解的主要产物为苯并哪醇,并探讨了存在少量α,α’一二本基烷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二苯甲酮 交联点结构 光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熔融态光交联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瞿保钧 施文芳 B.Ranby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43,共7页
用光引发剂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4-氯苯酮(4-CBP)和多官能团交联剂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等相结合的引发体系,研究了高密度、线形低密度和支化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态光交联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对交联产物凝胶含量和交联密度的测定,以及IR和UV... 用光引发剂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4-氯苯酮(4-CBP)和多官能团交联剂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等相结合的引发体系,研究了高密度、线形低密度和支化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态光交联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对交联产物凝胶含量和交联密度的测定,以及IR和UV光谱方法,着重考察了4-CBP/TAC引发体系的交联效率和引发剂、交联剂及其浓度、光强、辐照温度和环境等因素对光交联过程的影响,初步确定了用于聚乙烯厚样品光交联的高效引发体系和最佳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光交联 光引发剂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低密度聚乙烯绝缘材料研究Ⅰ——光交联特征、反应条件和某些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瞿保钧 施文芳 B.Ranby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本文对光交联法研制LDPE绝缘材料作了初步探索:研究了LDPE熔融态光交联动力学特征,光引发体系强化交联的效率和机理;考察了温度、光强等反应条件对交联的影响;测定了光交联材料的交联密度、交联均匀性和某些物理性能。
关键词 光交联 聚乙烯 绝缘材料 强化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的交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正洲 瞿保钧 +1 位作者 范维澄 徐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综述了聚乙烯的 4种主要交联技术 ,阐述了每一种交联方法的技术特点、生产工艺和应用情况 。
关键词 聚乙烯 交联技术 工艺特点 高能辐射交联 过氧化物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尿酸三聚氰胺与氢氧化镁协效阻燃EVA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振中 王喜刚 +1 位作者 谭英杰 瞿保钧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320-326,共7页
通过锥形量热器试验、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及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氰尿酸三聚氰胺(MCA)和氢氧化镁在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EVA)混合物中的协效阻燃作用。锥形量热器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MCA可明显延缓... 通过锥形量热器试验、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及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氰尿酸三聚氰胺(MCA)和氢氧化镁在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EVA)混合物中的协效阻燃作用。锥形量热器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MCA可明显延缓材料的点燃时间,降低热释放速率;垂直燃烧和氧指数试验结果显示,MCA可有效改善材料的熔体滴落性能,增强火焰的自熄能力,但会降低材料的氧指数;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CA的加入可明显降低材料的熔体粘度,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热重分析结果显示,MCA可延缓EVA树脂的热氧降解并能促进炭层的生成;拉曼光谱证明了阻燃材料形成的炭层具有类石墨结构。MCA与氢氧化镁的协效阻燃效果归因于惰性气体保护层和炭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尿酸三聚氰胺 氢氧化镁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无卤阻燃 协同效应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甲酯/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伟 瞿保钧 冯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20-1922,共3页
A poly(methyl acrylate)(PMA)/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ZnAl-LDH) intercalation nanocomposite is synthesiz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acrylate with ogano-modified ZnAl-LDH(O-ZnAl-LDH). Its structure and ... A poly(methyl acrylate)(PMA)/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ZnAl-LDH) intercalation nanocomposite is synthesiz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acrylate with ogano-modified ZnAl-LDH(O-ZnAl-LDH). Its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are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image. The d 001 of O-ZnAl-LDH is expanded to 2.85 nm after polymerization from 2.63 nm, which indicates the intercalation of PMA chains into the galleries of O-ZnAl-LDH. The (001) diffraction of PMA/ZnAl-LDH nanocomposite is broad due to the exfoliation of some O-ZnAl-LDH layers. The TEM image shows that the most of the layers of O-ZnAl-LDH are stacked with a distance of about 3 nm while some of them are exfoliated and dispersed disorderly in the PMA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制备 聚丙烯酸甲酯 ZnAl 层状双氢氧化物 无机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形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光引发交联过程中的表面光氧化和光稳定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强 瞿保钧 吴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10-1613,共4页
通过测定凝胶含量并利用红外 -光声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对光交联聚乙烯表面氧化程度和氧化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乙烯光交联过程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 ,表面光氧化加剧 ,氧化产物主要是氢过氧化物和含羰基的化合物 .考察了预辐照和... 通过测定凝胶含量并利用红外 -光声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对光交联聚乙烯表面氧化程度和氧化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乙烯光交联过程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 ,表面光氧化加剧 ,氧化产物主要是氢过氧化物和含羰基的化合物 .考察了预辐照和添加受阻胺型光稳定剂对聚乙烯光交联过程的影响 ,发现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降低光交联聚乙烯 ( XLPE)的表面氧化 ,但有些光稳定剂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联聚乙烯 表面光氧化 光稳定 预辐照 受阻胺 光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辐射交联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及阻燃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振中 何伟 +1 位作者 张文熊 瞿保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助剂,以60Co为辐射源,对三种不同醋酸乙烯酯(Vinyl-acetate,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acetate copolymer,EVA)/氢氧化镁混合材料进行了辐照交联。通过对凝胶含量、维卡软化点、氧...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助剂,以60Co为辐射源,对三种不同醋酸乙烯酯(Vinyl-acetate,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acetate copolymer,EVA)/氢氧化镁混合材料进行了辐照交联。通过对凝胶含量、维卡软化点、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和拉伸性能的测试及热重分析,研究了辐照剂量对EVA/氢氧化镁交联体的交联度、热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A含量高的EVA/氢氧化镁交联体更容易产生辐射交联;辐照交联后的EVA/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抗热变形能力、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都获得明显改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60Co辐射明显影响EVA/氢氧化镁的热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交联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氢氧化镁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光交联法制备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及热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龙祥 瞿保钧 刘春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91,共5页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 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 TA、差...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 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 TA、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证实了动态光交联过程中产生了少量的接枝共聚物PP-g-EP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丙三元橡胶 动态光交联 力学性能 热行为 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性纳米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振中 瞿保钧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514-516,共3页
以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镁阻燃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在EVA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氢氧化镁产品为六方晶型,分散性高,与EVA的... 以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镁阻燃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在EVA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氢氧化镁产品为六方晶型,分散性高,与EVA的相容性好。氢氧化镁填充量为60%的EVA混合物的转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优秀,平衡扭矩为12.7N·m,拉伸强度为10.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处理 沉淀法 氢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射交联硅橡胶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云辉 吕建平 +3 位作者 徐志前 叶磊 吴强华 瞿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66,共4页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紫外光对二氧化硅补强的硅橡胶进行了辐照交联。溶胀法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密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在8s后逐渐平稳。交联密度随光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0.6phr出现极大值。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紫外光对二氧化硅补强的硅橡胶进行了辐照交联。溶胀法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密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在8s后逐渐平稳。交联密度随光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0.6phr出现极大值。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紫外光辐照后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1 MPa和71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表明,经紫外光辐照后,硅橡胶中形成的交联网络抑制了分子链的运动,使结晶度从38.1%减小到33.9%,损耗峰对应的熔融转变温度从-31.21℃降低到-4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紫外光交联 交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交联改性对尼龙6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华林林 吕建平 +3 位作者 谢飞 叶磊 吴强华 瞿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光交联剂的存在下,研究紫外光辐照交联改性尼龙6。通过凝胶含量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紫外光辐照尼龙6的交联特征及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紫外光辐照5s时,凝胶含量达到99.2%,拉伸强度从60.0... 在光交联剂的存在下,研究紫外光辐照交联改性尼龙6。通过凝胶含量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紫外光辐照尼龙6的交联特征及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紫外光辐照5s时,凝胶含量达到99.2%,拉伸强度从60.0MPa增加到73.2MPa。紫外光辐照后,尼龙6的结晶度和熔点下降,热稳定性提高。在光交联同时,尼龙6表面也发生光氧化降解,并随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导致尼龙6的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紫外光交联 力学性能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气相接枝水解交联聚丙烯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淼 王正洲 瞿保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2,共4页
采用气相接枝方法研究了硅烷交联聚丙烯材料。探讨了在过氧化物作用下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气体在聚丙烯粉末表面进行气相接枝反应的机理,及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VTMS单体浓度对硅烷接枝率和水解交联产物凝胶含量的影响。用... 采用气相接枝方法研究了硅烷交联聚丙烯材料。探讨了在过氧化物作用下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气体在聚丙烯粉末表面进行气相接枝反应的机理,及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VTMS单体浓度对硅烷接枝率和水解交联产物凝胶含量的影响。用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富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体和引发剂在聚丙烯中的扩散情况对硅烷接枝率存在较大影响。增加引发剂和硅烷单体的用量,硅烷的接枝率上升,其增加趋势在单体浓度为0.026 mol/L和引发剂质量分数大于0.6%后逐渐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气相接枝 硅烷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MPS/MTAC)两性离子型吸水凝胶
16
作者 丁伦汉 瞿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3-137,共5页
选择两种具有强电离基团的烯类单体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钠 (SAMPS)和 (3-甲基丙烯酰胺基 )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MTAC)为共聚单体 ,并以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两性离子型吸水凝胶。实验发现 ,凝胶的吸水率随 MTAC含... 选择两种具有强电离基团的烯类单体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钠 (SAMPS)和 (3-甲基丙烯酰胺基 )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MTAC)为共聚单体 ,并以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两性离子型吸水凝胶。实验发现 ,凝胶的吸水率随 MTAC含量升高而降低。在多数情况下 ,凝胶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胀度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提高而下降。只是当 SAMPS和 MTAC摩尔含量相同时 ,凝胶才表现出所谓的抗电解质溶胀行为 ,即随着溶液中电解质浓度提高 ,凝胶的溶胀度反而升高。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两性离子型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