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轮机调节阀全工况三维流场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相晓伟 毛靖儒 +4 位作者 孙弼 孙奇 唐清舟 商宇 王建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依据厂方提供的汽轮机调节阀原始设计和冷态试验数据以及电厂的运行反馈信息,对2种不同进汽方式的调节阀在全工况运行参数下进行了三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环形通道是主控通流能力、流动特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部分,其流场变... 依据厂方提供的汽轮机调节阀原始设计和冷态试验数据以及电厂的运行反馈信息,对2种不同进汽方式的调节阀在全工况运行参数下进行了三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环形通道是主控通流能力、流动特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部分,其流场变化最为剧烈,小升程工况时在不足40 mm的极短区间内马赫数可从0.1升至1.9.阀座内的流场特性表现为:小升程工况时主流集中于通道的中心部位;中等升程工况时在阀碟下方出现较大的空穴区,并有显著的回流特征,这不仅影响通流能力,更为不利的是会引起不稳定性流动;高升程工况时流场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调节阀 三维流场 流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调节阀通流及损失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相晓伟 毛靖儒 孙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2-766,共5页
依据厂方提供的设计数据,在不同升程、不同压比条件下对汽轮机调节阀三维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阀碟下方的空穴区占据了阀座喉部通流面积的一部分,使得有效的通流面积减小,影响了阀门的通流能力;阀碟附近是整个流场中全... 依据厂方提供的设计数据,在不同升程、不同压比条件下对汽轮机调节阀三维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阀碟下方的空穴区占据了阀座喉部通流面积的一部分,使得有效的通流面积减小,影响了阀门的通流能力;阀碟附近是整个流场中全压损失最大的区域,占调节阀总损失的60%以上,阀腔以及阀座扩压段内的全压损失相对较小;在相对升程小于6%、压比小于0.7后,环形通道的末端将产生激波,激波带来较大的全压损失.为了提高额定工况下调节阀的通流能力,建议其相对升程应尽可能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调节阀 通流能力 全压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内二次流对固粒磨损壁面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毛靖儒 柳成文 相晓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6-749,共4页
应用双流体模型在贴体坐标系下数值计算了90°方形截面弯管内稀疏气固两相的二次流动.应用气固两相动量方程在次流截面上分别采用速度是、否耦合2种求解方法,计算了固粒对壁面的磨损.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显示气相二次流动... 应用双流体模型在贴体坐标系下数值计算了90°方形截面弯管内稀疏气固两相的二次流动.应用气固两相动量方程在次流截面上分别采用速度是、否耦合2种求解方法,计算了固粒对壁面的磨损.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显示气相二次流动阻碍了固相在次流截面上冲向弯管外壁的速度,固相二次流使弯管外壁面中心区域的磨损量加大,在90°截面处达到最大值,其磨损量是同截面侧壁处的4倍,固相二次流加剧了局部磨损,从而缩短了设备的寿命.因此,该方法为抑制固相二次流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二次流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相晓伟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12期73-74,共2页
多项小鼠抗抑郁药物疗效测试中显示R氯胺酮的效力比S氯胺酮更强,且起效速度不亚于S氯胺酮。R氯胺酮在抗抑郁领域具有不同于S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优势,并有望克服氯胺酮使用的最大顾虑——精神症状,极具开发潜力。
关键词 R氯胺酮 S氯胺酮 抗抑郁 作用机制 优势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