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系统与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郝希宁 李中 +3 位作者 党博 王宇 盛磊祥 李梦博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实现油水界面等储层参数的实时监测和井筒生产的在线精确控制,基于瞬变电磁理论,建立了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套后储层监测系统的基本特性和不同因素对线源套后储层探测性能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将套... 为实现油水界面等储层参数的实时监测和井筒生产的在线精确控制,基于瞬变电磁理论,建立了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套后储层监测系统的基本特性和不同因素对线源套后储层探测性能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将套管作为线源可施加更大的电流,二次场信号强度与线源电流呈正相关;线源适宜发射长度在300 m左右,套管壁厚越大,电场响应幅值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线源的套后储层监测系统在15 m范围内有较好的油水界面识别能力,可为油气井在线监控和稳油控水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源 储层监测 油水界面 稳油控水 智能控制 瞬变电磁 注水 套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悬挂响应特征验证分析
2
作者 王金龙 陈景皓 +1 位作者 盛磊祥 王名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对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的悬挂响应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长度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影响较小;悬挂模式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硬悬挂模式...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对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的悬挂响应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长度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影响较小;悬挂模式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硬悬挂模式下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水平明显高于软悬挂模式;水动力系数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有一定影响,对其疲劳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隔水管 悬挂模式 水动力系数 极端环境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阻流板海底管道管跨绕流流场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盛磊祥 陈国明 刘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6期424-427,共4页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二维平面势流计算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阻流板对升力系数、曳力系数、缝隙流体速度、漩涡泄放频率等海底管道管跨绕流流场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带阻流板海底管道实现"自埋"的原因。研究结果...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二维平面势流计算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阻流板对升力系数、曳力系数、缝隙流体速度、漩涡泄放频率等海底管道管跨绕流流场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带阻流板海底管道实现"自埋"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带阻流板海底管道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流板 管跨 海底管道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并列立管涡激振动参数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盛磊祥 陈国明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利用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并列布置立管流场的特征;研究雷诺数和并列立管间距对流场的影响;分析上下侧立管流场参数,包括升力系数、曳力系数、斯特劳哈数等变化规律,并与孤立立管流场参数进行对比,为并列布置立管涡激振动分析提供... 利用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并列布置立管流场的特征;研究雷诺数和并列立管间距对流场的影响;分析上下侧立管流场参数,包括升力系数、曳力系数、斯特劳哈数等变化规律,并与孤立立管流场参数进行对比,为并列布置立管涡激振动分析提供必要的流场参数,同时为立管群涡激振动分析提供参考。分析发现,并列立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漩涡泄放增强,导致两管柱升、曳力系数升高。因此海洋多立管常规分析方法中,忽略管柱相互影响计算的升曳力是不准确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立管 升力系数 曳力系数 斯特劳哈数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流板管跨结构涡激振动耦合简化模型
5
作者 盛磊祥 陈国明 +1 位作者 刘健 黄东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3-144,149,共3页
管跨结构的涡激振动分析是海底管线疲劳分析和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带阻流板的管跨结构,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流场在绕流过程中产生的升力系数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传统涡激振动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否考虑液固耦合作用,都无法... 管跨结构的涡激振动分析是海底管线疲劳分析和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带阻流板的管跨结构,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流场在绕流过程中产生的升力系数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传统涡激振动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否考虑液固耦合作用,都无法考虑升力的非对称性。针对带阻流板的管跨结构特点,提出了升力系数幅值和升力系数附加值的概念,升力系数幅值主要描述升力的对称性,升力系数附加值主要描述升力的非对称性。另外针对带阻流板的管跨结构,提出了考虑液固耦合条件下的简化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流板 涡激振动 管跨 耦合 CFD 斯特劳哈数 升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深水隔水管螺旋列板几何参数优选 被引量:13
6
作者 鞠少栋 陈国明 +1 位作者 盛磊祥 畅元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亚临界雷诺数条件下隔水管和螺旋列板的升力系数和曳力系数等流场参数并进行对比;以流场参数为目标函数,建立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并对螺旋列板几何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几何特性对列板...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亚临界雷诺数条件下隔水管和螺旋列板的升力系数和曳力系数等流场参数并进行对比;以流场参数为目标函数,建立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并对螺旋列板几何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几何特性对列板性能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列板高度和条数对减振功效和曳力性能都有显著影响;优化的几何参数组合可为现场应用中螺旋列板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涡激抑制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状圆柱绕流流场CFD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鞠少栋 陈国明 盛磊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波状圆柱是一种新型涡激抑制装置,对海流方向不敏感,可应用在海流变化频繁的海洋环境中。为研究其在海流中的涡激抑制性能,基于流体动力学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波状圆柱进行三维绕流流场分析和流场参数计算,对比分析钝体隔水管,明确表... 波状圆柱是一种新型涡激抑制装置,对海流方向不敏感,可应用在海流变化频繁的海洋环境中。为研究其在海流中的涡激抑制性能,基于流体动力学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波状圆柱进行三维绕流流场分析和流场参数计算,对比分析钝体隔水管,明确表面结构对波状圆柱减振功效的影响,提出波状圆柱在海洋环境中涡激抑制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波状圆柱具有稳定的涡激抑制性能,横向升力显著减小,轴向曳力虽有增加,但幅度较小,有望应用于深水隔水管的涡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状圆柱 隔水管 涡激抑制 流场参数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金龙 王聚 +4 位作者 李嘉慧 刘秀全 盛磊祥 谢仁军 李彦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6,共8页
修井隔水管系统是修井作业的关键装备,修井隔水管系统紧急解脱后的反冲过程极易发生事故。为解决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问题,降低反冲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方法。基于液压动力学建... 修井隔水管系统是修井作业的关键装备,修井隔水管系统紧急解脱后的反冲过程极易发生事故。为解决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问题,降低反冲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方法。基于液压动力学建立了分体式张紧系统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法将修井隔水管柱离散成弹簧-质量-阻尼单元,建立了修井隔水管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并结合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规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采用Matlab/Simulink开发修井隔水管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较好地实现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过程控制,相比于无控制器和PID控制,模糊控制下的反冲过程修井隔水管系统的轴向位移波峰值更低,波谷值更高,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在不同张力比和平台运动幅值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隔水管 动力学模型 反冲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中型修井系统设计与整体强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金龙 盛磊祥 +1 位作者 李婷婷 王名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中型修井系统进行修井作业能在作业类型和成本上取得平衡,是深水水下井口修井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轻型工程船舶,提出了一套针对水下井口的深水中型修井系统整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底部总成、修井隔水管及提升框架等主要部件;建立... 中型修井系统进行修井作业能在作业类型和成本上取得平衡,是深水水下井口修井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轻型工程船舶,提出了一套针对水下井口的深水中型修井系统整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底部总成、修井隔水管及提升框架等主要部件;建立了深水中型修井系统整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强度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深水中型修井系统可为深水修井提供流体流动通道,使得修井液、连续管等能在修井隔水管内的通道进行修井作业;随着轻型工作船舶偏移量的增大,在锥形应力短节处的等效应力和弯矩随之增大;整套修井系统的最大弯矩和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锥形应力短节的底部,后续设计应重点关注底部锥形应力短节的受力状况。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深水修井装备和技术发展及其在深水油气田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修井 修井系统 隔水管 底部总成 强度分析 水下井口 工程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隔水导管动态响应及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10
作者 王金龙 盛磊祥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1期33-37,73,共6页
介绍波浪海流作用下的隔水导管动力学模型,总结极限强度分析、稳定性校核和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并就某隔水导管实例分析动态响应和VIV疲劳损伤,得到隔水导管的极限强度结果、稳定性校核结果、VIV疲... 介绍波浪海流作用下的隔水导管动力学模型,总结极限强度分析、稳定性校核和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并就某隔水导管实例分析动态响应和VIV疲劳损伤,得到隔水导管的极限强度结果、稳定性校核结果、VIV疲劳寿命满足钻井作业要求。所提出的隔水导管振动响应、VIV疲劳损伤及寿命分析方法为隔水导管的安全保障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隔水导管 动态响应 稳定性校核 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等效方法的深水水下井口半解耦分析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畅元江 王健 +4 位作者 姬景奇 李家仪 许亮斌 盛磊祥 乔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7,共9页
波致、涡激和浮式钻井装置运动引起的疲劳是深水水下井口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井口动力分析方法的选取直接影响水下井口疲劳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采用局部精细模型对井口进行动态响应分析时的耗时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等效方... 波致、涡激和浮式钻井装置运动引起的疲劳是深水水下井口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井口动力分析方法的选取直接影响水下井口疲劳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采用局部精细模型对井口进行动态响应分析时的耗时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等效方法的深水水下井口半解耦分析模型,研究隔水管-井口整体分析模型中的井口局部等效方法,考虑管土作用建立水下井口局部有限元模型,建立梁和弹簧组合的井口局部等效数学模型,推导梁单元和弹簧单元参数计算公式。采用该半解耦模型进行南海深水水下井口分析,将静力分析结果与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动力分析结果与解耦、全耦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井口等效模型计算精度高、效率高,可为开展水下井口系统动态响应分析和疲劳评估提供一种高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局部等效 数学模型 半解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学义 董海涛 +3 位作者 何轲 盛磊祥 许亮斌 王海燕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是海洋油气钻探开发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失效风险、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服役的重要手段。围绕中国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技术目前已取得的进展及现场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中国... 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是海洋油气钻探开发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失效风险、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服役的重要手段。围绕中国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技术目前已取得的进展及现场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系统与国外2H海洋工程公司、康斯伯格公司监测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并探讨了中国隔水管完整性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管线监测技术持续发展,以期为中国深水油气钻探开发的安全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钻井隔水管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超深水井钻井隔水管悬挂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盛磊祥 王荣耀 +2 位作者 许亮斌 周建良 李迅科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每年7月至11月为南海海域台风高发期,频繁的台风严重影响了深水钻井作业效率和安全。对于超深水(水深大于1 500 m)钻井,在台风到达井位之前完成井口处理和隔水管回收,时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一旦遭遇台风,撤离钻井平台须考虑悬挂隔... 每年7月至11月为南海海域台风高发期,频繁的台风严重影响了深水钻井作业效率和安全。对于超深水(水深大于1 500 m)钻井,在台风到达井位之前完成井口处理和隔水管回收,时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一旦遭遇台风,撤离钻井平台须考虑悬挂隔水管的备用方案。以南海某超深水井(水深2 460 m)为例,分析了钻井隔水管硬悬挂和软悬挂模式下影响隔水管安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各个因素对波浪和海流的适应能力与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条件下软悬挂隔水管模式对波浪和海流的适应能力更强,硬悬挂模式下隔水管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受限于应力和挠性接头转角,软悬挂模式下隔水管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受限于挠性接头转角和伸缩节冲程。上述认识可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安装和应急悬挂条件下的作业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超深水 隔水管 悬挂模式 台风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监测装置海上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磊祥 许亮斌 +2 位作者 金学义 刘正礼 田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涡激振动引起的应力和疲劳损伤是影响钻井隔水管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设计阶段往往采用严苛的海洋环境参数,虽然可以保证系统安全,但是却会影响钻井时效。本文利用加速度监测装置对南海X-1井进行了隔水管的涡激振动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 涡激振动引起的应力和疲劳损伤是影响钻井隔水管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设计阶段往往采用严苛的海洋环境参数,虽然可以保证系统安全,但是却会影响钻井时效。本文利用加速度监测装置对南海X-1井进行了隔水管的涡激振动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频谱分析,发现隔水管产生涡激振动的频谱具有明显的锁频特征,并且涡激振动并不存在于整个作业过程,因此在实际作业阶段隔水管参与涡激振动的模态最高阶次存在超过设计预期水平的可能性。本文提出根据实测数据预测和评估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响应的方法,对保证隔水管系统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隔水管 涡激振动 隔水管监测 频率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完井井下流量阀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8
15
作者 盛磊祥 许亮斌 +2 位作者 蒋世全 周建良 何东升 《石油矿场机械》 2012年第4期34-38,共5页
智能完井系统通过对井下产层流体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多层合采、层间优化、单采等多生产模式的任意切换。目前提供智能完井服务的公司都推出了以液压驱动为主要控制形式的井下流量阀控制系统,并在油田生产中成功应用。结合智能完... 智能完井系统通过对井下产层流体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多层合采、层间优化、单采等多生产模式的任意切换。目前提供智能完井服务的公司都推出了以液压驱动为主要控制形式的井下流量阀控制系统,并在油田生产中成功应用。结合智能完井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套井下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可实现井下多目的层的分层选择和控制,利用3条控制管线,即可实现目前油田生产所需的2~6层的开发需要,可以减少安装过程中连接穿越管线的繁琐工作,为智能完井配套工具的标准化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完井 流量控制 液压解码器 液压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应急期间深水钻井隔水管悬挂撤离安全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盛磊祥 王荣耀 +2 位作者 许亮斌 蒋世全 周建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9,共5页
对于半潜式钻井平台,常规应对台风的程序是回收所有的钻井隔水管,航离台风路径,但是回收隔水管的作业时间较长,有时无法保证回收所有的隔水管,因此,悬挂隔水管可能无法避免。为保证钻井平台悬挂隔水管航行时隔水管的安全,以悬挂状态下... 对于半潜式钻井平台,常规应对台风的程序是回收所有的钻井隔水管,航离台风路径,但是回收隔水管的作业时间较长,有时无法保证回收所有的隔水管,因此,悬挂隔水管可能无法避免。为保证钻井平台悬挂隔水管航行时隔水管的安全,以悬挂状态下的隔水管为研究对象,考虑隔水管动态张力、弯曲应力、隔水管转角及与月池的空间干涉等因素,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悬挂模式下的隔水管轴向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以南海某超深水井(水深2 460m)为例,分析了不同悬挂模式、钻井船撤离航速、航向对隔水管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悬挂模式下,航速为2kn时,安全撤离航向为0°-45°;软悬挂模式下,航速为2kn时,安全撤离航向为0°-90°;同样海况条件下,软悬挂模式允许的钻井船航速比硬悬挂大。这表明软悬挂撤离模式比硬悬挂撤离模式对波流载荷的适应能力要强,悬挂隔水管避台风撤离时,应优先选用软悬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隔水管 台风 悬挂撤离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水下防喷器控制系统蓄能器能力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盛磊祥 许亮斌 +1 位作者 蒋世全 刘正礼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6-329,共4页
根据蓄能器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将水下防喷器控制系统蓄能器分为地面蓄能器、水下蓄能器和应急蓄能器等3类,分析了水深对不同蓄能器系统主要参数的影响。提高蓄能器的承压能力,可以减小控制系统的预压力,从而减少地面蓄能器的个数... 根据蓄能器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将水下防喷器控制系统蓄能器分为地面蓄能器、水下蓄能器和应急蓄能器等3类,分析了水深对不同蓄能器系统主要参数的影响。提高蓄能器的承压能力,可以减小控制系统的预压力,从而减少地面蓄能器的个数,节省平台空间。不同蓄能器系统主要技术参数随水深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在蓄能器系统控制能力设计与校核时须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喷器 蓄能器系统 控制能力 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船漂移状态下隔水管-井口系统安全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盛磊祥 许亮斌 周建良 《石油机械》 2017年第9期57-62,共6页
常规钻井平台位置警戒圈根据隔水管的静态分析方法确定,无法考虑风、浪、流等载荷作用下平台的运动轨迹,也不能确定平台达到极限位置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建立了基于钻井平台-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的动态耦合方法,采用FLEXCOM... 常规钻井平台位置警戒圈根据隔水管的静态分析方法确定,无法考虑风、浪、流等载荷作用下平台的运动轨迹,也不能确定平台达到极限位置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建立了基于钻井平台-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的动态耦合方法,采用FLEXCOM软件建立了钻井平台漂移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得出平台动态漂移轨迹与漂移情况下隔水管-井口系统的载荷状态,并结合平台应急解脱作业的响应时间,提出了钻井船允许的漂移时间和漂移距离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漂移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风、浪、流等载荷的影响,能够动态预测平台动力定位失效情况下钻井船的漂移轨迹;在隔水管-井口系统的选型设计时,要针对具体井开展漂移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评估漂移时间和距离是否满足平台响应的时间要求,根据分析确定限制因素,针对性地采取强化措施。所得结论对于保证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和水下井口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船 漂移 隔水管 警戒圈 动力定位 井口系统 解脱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轻型与中型修井水下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盛磊祥 王宇 +1 位作者 王名春 汪迪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在深水油气生产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模式时,常规修井作业须动用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于高昂的修井成本限制了深水修井频率,使深水油气田在投产之后几乎很少实施后续的增产作业。但是,部分修井作业可以在不动生产管柱的条件下进行,例如采用小... 在深水油气生产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模式时,常规修井作业须动用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于高昂的修井成本限制了深水修井频率,使深水油气田在投产之后几乎很少实施后续的增产作业。但是,部分修井作业可以在不动生产管柱的条件下进行,例如采用小尺寸的修井隔水管及水下井口压力控制系统,单体工程船即可以实施修井系统的安装和修井作业,可提升修井的作业效率。分析了深水水下井口修井的作业类型,针对不动生产管柱的轻型、中型修井作业,分析了修井系统的配置及关键设备特点和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典型修井作业程序及作业风险应对方案,可为深水修井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修井 单体船 修井隔水管 井筒压力 钢丝作业 连续油管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喷射钻井导管力学分析与强度校核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海雄 盛磊祥 +3 位作者 陈彬 陈维杰 畅元江 陈国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6-150,共5页
深水喷射钻井作业中导管强度是确保井口稳定以及后续钻井作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对最危险工况下的导管柱横向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有限元技术提出一种导管强度校核的方法。分别建立隔水管和导管系统的力学分析模型,尤其针对下入有倾... 深水喷射钻井作业中导管强度是确保井口稳定以及后续钻井作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对最危险工况下的导管柱横向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有限元技术提出一种导管强度校核的方法。分别建立隔水管和导管系统的力学分析模型,尤其针对下入有倾斜及固井有缺陷的导管进行了强度校核,求得钻井船最大许用偏移。算例表明,钻井船偏移对导管强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泥线下较短一段管柱,导管2°内倾斜与固井缺陷对其横向承载能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钻井 深水钻井 导管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