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正常肌层组织中PR亚型、VEGF、MVD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嵘 盛修贵 +1 位作者 荣风年 孙德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39-40,共2页
将60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25 m g,1次/d,连服3个月;对照组不服任何药物。术中取两组肌瘤和远离肌瘤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孕激素受体(PR)、PR-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将60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25 m g,1次/d,连服3个月;对照组不服任何药物。术中取两组肌瘤和远离肌瘤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孕激素受体(PR)、PR-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 VD)。结果治疗组肌瘤及肌层组织中PR、PR-B和VEGF表达显著下降,M VD在肌瘤中亦下降,在肌层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肌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M VD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子宫肌瘤组织中PR、PR-B表达增高,且在子宫肌瘤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通过降低肌瘤组织中PR、PR-B和VEGF的表达,使M VD减少,从而抑制肌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肿瘤 孕激素受体亚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及其亚型PRA、PR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大鹏 李崇 盛修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及其亚型PRA、PRB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不典型增生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样腺癌内膜(内膜癌组)组织中的PR及其亚型PRA、PRB表达...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及其亚型PRA、PRB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不典型增生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样腺癌内膜(内膜癌组)组织中的PR及其亚型PRA、PRB表达情况。结果不典型增生组和内膜癌组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内膜癌组PR表达强度低于正常组和典型增生组(P均<0.05)。正常组、不典型增生组、内膜癌组PR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6.7%(13/15)、74.5%(41/55),PR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0%(12/15)和69.1%(38/55),内膜癌组PRA、PRB阳性表达率与正常组和不典型增生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正常组25例(82.5%)PRA、PRB表达强度相等,不典型增生组和内膜癌组分别为7例(46.7%)、12例(21.8%),内膜癌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不典型增生组,P均<0.01。内膜癌组只表达PRA或PRA占优势者24例(43.6%),明显多于正常组的5例(12.5%)和不典型增生组的4例(26.7%),P均<0.05。PR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有关,PRB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R、PRA、PRB表达均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组织PR亚型表达缺失、比例失衡,尤其是PRB表达缺失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孕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A 孕激素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RA、hPRB真核表达载体及其转基因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大鹏 李崇 盛修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构建人孕激素受体(hPR)亚型hPRA、hPRB真核表达载体,并以此建立表达不同hPR亚型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RA、pcDNA3.1-hPRB,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PR阴性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CA,将HECCA分3组,前... 目的构建人孕激素受体(hPR)亚型hPRA、hPRB真核表达载体,并以此建立表达不同hPR亚型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RA、pcDNA3.1-hPRB,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PR阴性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CA,将HECCA分3组,前2组分别转染pcDNA3.1-hPRA、pcDNA 3.1-hPRB,同时转染两种质粒。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细胞中hPRA、hPRB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序列分析,pcD-NA3.1-hPRA、pcDNA3.1-hPRB构建正确。pcDNA3.1-hPRA、pcDNA3.1-hPRB成功转染HECCA后,在HECCA中检测出了hPRA、hPRB表达,建立了3株转染细胞:HECCA-A只表达hPRA,HECCA-B只表达hPRB,hECCA-AB表达hPRA及hPRB。结论成功构建了hPRA、hPRB真核表达载体,载体转染后的HECCA能分别稳定表达hPRA、hPRB,建立了表达不同hPR亚型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孕激素受体 质粒 转染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大鹏 盛修贵 +4 位作者 陈鹏 李庆水 张小玲 杜雪莲 李庆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58-59,共2页
为3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经腹广泛性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认为该术式能够满足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但其适应证的选择、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安全性尚需大... 为3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经腹广泛性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认为该术式能够满足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但其适应证的选择、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安全性尚需大宗病例的观察方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颈肿瘤 宫颈癌 宫颈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 王靖雯 +2 位作者 刘宏侠 彭存旭 盛修贵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对32例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其中12例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随...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对32例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其中12例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随访术后病人痛经缓解情况及子宫体积、月经量。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痛经完全及明显缓解28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96.9%。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5.39%(P<0.05),月经量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阻断 宫骶韧带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诊治
6
作者 侯晓彤 盛修贵 +1 位作者 李大鹏 宋趣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微偏腺癌 诊断 手术治疗 淋巴结清扫术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附35例分析)
7
作者 侯晓彤 李慧芹 +3 位作者 盛修贵 马悦冰 宋伟 王忠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3-14,共2页
对3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过至少一次手术治疗,采取单纯手术6例,术后辅助放疗7例,术后辅助化疗13例,辅以放疗+化疗9例。结果:按寿命表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 对3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过至少一次手术治疗,采取单纯手术6例,术后辅助放疗7例,术后辅助化疗13例,辅以放疗+化疗9例。结果:按寿命表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75.8%,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者占34.3%。认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除Ia期外,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高。术后辅以联合化疗是减少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卵巢肿瘤 外科手术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绝育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景刚 路春华 +1 位作者 杜雪莲 盛修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该院要求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腔镜组)与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绝育术(开腹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中失败率、脏...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该院要求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腔镜组)与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绝育术(开腹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中失败率、脏器损伤率及术后切口疼痛、慢性盆腔痛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率腔镜组稍优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2次剖宫产者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P<0.05)。腔镜组605例中发现合并症77例(12.7%)。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安全、有效、微创、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更适用于有剖宫产术等盆腹腔手术史者,可同时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绝育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阻断子宫动脉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琳 盛修贵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阻断子宫动脉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剥除肌瘤前预先电凝阻断子宫动脉,观察术后月经情况及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无闭经发生,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阻断子宫动脉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剥除肌瘤前预先电凝阻断子宫动脉,观察术后月经情况及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无闭经发生,卵巢内分泌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4个月内恢复排卵功能。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预先阻断子宫动脉再剥除肌瘤的手术方式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技术,不会引起闭经,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卵巢排卵功能影响是短暂、轻微、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电凝阻断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宫颈环形切除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春 盛修贵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3-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用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二级(CINII)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CINIII)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50例CINII和CINII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对比分析用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二级(CINII)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CINIII)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50例CINII和CINII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LEEP组和CKC组,分别为其采用LEEP与CKC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CKC组中的CINII及CINIII患者相比,LEEP组中的CINII及CINIIII患者的手术时间均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其病灶的病理级别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采用LEEP与CKC治疗CINII及CINIII的效果无明显的差异性。2在采用LEEP与CKC治疗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时,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病理分级改变的情况均无显著的差异性,但CINIII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CINII患者。3与采用CKC相比,采用LEEP治疗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手术的时间较短、无需进行手术麻醉、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的天数较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 C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郭敏敏 李慧芹 盛修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在60例宫颈癌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宫颈癌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10...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在60例宫颈癌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宫颈癌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10%,P<0.001;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sur-vivin阳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期、3 a生存率均小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可成为评判宫颈癌诊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癌 凋亡抑制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