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卫星表面充电相对电位的工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盛丽艳 蔡震波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6期93-97,共5页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沉浸于具有一定能量和密度的空间等离子体之中,等离子体与卫星表面材料相互作用,将使卫星出现"表面充/放电效应",进而对星上电子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发生电路故障,直接威胁整星安全。为防止...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沉浸于具有一定能量和密度的空间等离子体之中,等离子体与卫星表面材料相互作用,将使卫星出现"表面充/放电效应",进而对星上电子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发生电路故障,直接威胁整星安全。为防止GEO卫星在轨期间因等离子体造成的表面充放电导致卫星异常和故障,在GEO卫星的设计中,必须进行卫星表面电位分析、控制和试验验证等工作。文章根据卫星表面材料的基本参数和接地状态,采用工程分析方法对卫星表面充电电位进行分析,满足卫星工程设计急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表面充电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南极探测着陆区选址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饶炜 方越 +3 位作者 彭松 张弘 盛丽艳 马继楠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1-578,共8页
月球南极极区丰富的资源和光照条件,尤其是潜在的水冰,使其成为当前各国开展探测活动的一大热点。由于南极地区地形崎岖、光照变化迅速的特点,使得探测任务着陆区的选址至关重要。选址结果直接决定了探测任务的成败,也是整体方案过程中... 月球南极极区丰富的资源和光照条件,尤其是潜在的水冰,使其成为当前各国开展探测活动的一大热点。由于南极地区地形崎岖、光照变化迅速的特点,使得探测任务着陆区的选址至关重要。选址结果直接决定了探测任务的成败,也是整体方案过程中各分系统开展设计的重要依据。围绕月球南极探测着陆区选址,结合月球和太阳星历的几何关系、月球南极地形和光照特点,给出了选址的影响因素及约束,提出了从工程角度考虑选址的方法,通过不同分辨率的数据源,利用先粗筛后精筛的策略确定优选着陆区。最后,通过算例初步给出了5个区域(Haworth北部、Shoemaker东北部和Shackleton西北部、西部及东南部),可为中国未来月球探测任务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区 选址 月球探测 月球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南极探测着陆工程选址建议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熇 杜宇 +4 位作者 李飞 张弘 马继楠 盛丽艳 吴克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3期232-240,共9页
目前人类已经成功实现了对月球中纬度地区的着陆探测,而对于月球极区的探测,尤其是在科学和工程上普遍认为探测意义重大的南极区域,尚属空白。对月球南极极区环境,包括温度、地形地貌、光照和测控等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月球南极区... 目前人类已经成功实现了对月球中纬度地区的着陆探测,而对于月球极区的探测,尤其是在科学和工程上普遍认为探测意义重大的南极区域,尚属空白。对月球南极极区环境,包括温度、地形地貌、光照和测控等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月球南极区域具有温度低、地形地貌复杂(撞击坑多、坡度较大)、太阳高度角低(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在±1.54°之间变化)且遮挡情况严重、对地不可见弧段较长等特点,提出了工程着陆选址的原则。着陆探测任务首先要选取合适的着陆区,不仅要满足科学目标需求,而且还应具备工程可实现性,尽可能地保证着陆安全,经过对撞击坑周围环境的比较讨论分析初步选择了4个区域(沙克尔顿撞击坑、霍沃思撞击坑、舒梅克撞击坑和坎布斯撞击坑),10个着陆点,可为未来工程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地形地貌 光照 测控 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弯曲晶体实现空间带电粒子屏蔽方法及应用初探
4
作者 李衍存 贾晓宇 +5 位作者 郝志华 向宏文 秦珊珊 张弘 王颖 盛丽艳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2期176-184,共9页
文章针对传统辐射屏蔽方法质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利用弯曲晶体对空间带电粒子进行偏转屏蔽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规则晶体内部连续性势垒对带电粒子的束缚作用,使得被束缚的带电粒子随着晶体弯曲而偏转。采用解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弯曲晶... 文章针对传统辐射屏蔽方法质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利用弯曲晶体对空间带电粒子进行偏转屏蔽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规则晶体内部连续性势垒对带电粒子的束缚作用,使得被束缚的带电粒子随着晶体弯曲而偏转。采用解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弯曲晶体对带电粒子偏转机理的4个关键参数:临界角,临界半径,退沟道长度和偏转效率;并从偏转效率的角度对比了硅晶体和碳纳米管2种材料的屏蔽效能,结果显示碳纳米管更具备工程应用前景。建立了适合偏转空间各向同性入射带电粒子的屏蔽材料结构,初步分析了该结构偏转空间不同能量电子和质子所需的屏蔽厚度,结果表明:对电子而言,利用弯曲晶体的屏蔽方法优于传统的能量损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晶体 空间带电粒子 偏转 硅晶体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水冰赋存形态分析及原位探测展望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宇 盛丽艳 +4 位作者 张熇 马继楠 张弘 李飞 吴克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6期607-614,共8页
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冰一直是月球探测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数次月球遥感探测任务获取的基于雷达、中子探测仪和光谱仪的水冰探测数据。结果表明,月球上很可能存在水冰,特别是在极区的永久阴影区内,水冰可能局部分... 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冰一直是月球探测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数次月球遥感探测任务获取的基于雷达、中子探测仪和光谱仪的水冰探测数据。结果表明,月球上很可能存在水冰,特别是在极区的永久阴影区内,水冰可能局部分散式地分布在表层至米量级深度的范围内。但现有的遥感探测结果各有其局限性,未来需开展着陆探测任务对月球水冰进行直接证认。文章对此进行展望,并指出原位探测面临的若干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冰 月球探测 雷达 中子探测仪 光谱仪 永久阴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极区着陆环境特性对比及探测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弘 盛丽艳 +3 位作者 马继楠 杜宇 吴克 张熇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6期615-621,共7页
基于已有的月球探测数据,对月球极区和中低纬地区的环境差异,以及月球南极和北极的地形、坡度、光照、撞击坑分布等着陆探测相关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月球中低纬地区,极区地形起伏更大、平均温度更低;月球南极整体地形起... 基于已有的月球探测数据,对月球极区和中低纬地区的环境差异,以及月球南极和北极的地形、坡度、光照、撞击坑分布等着陆探测相关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月球中低纬地区,极区地形起伏更大、平均温度更低;月球南极整体地形起伏和坡度比北极更大,着陆难度更高;月球南极的永久阴影区集中度更高,单个永久阴影区的面积更大,而永久阴影坑是赋存水冰的最佳位置,因此南极更易获得相关探测成果;月球南极的长期光照区范围要明显大于北极,可为探测器的能源需求提供更好的保障。文章综合以上研究成果认为,从探测目的和维持长期探测的需求角度出发,月球南极着陆环境优于北极和中低纬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极区 着陆探测 月球地貌 永久阴影区 光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结构屏蔽设计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邹爽 薛碧洁 +2 位作者 刘正山 周鑫 盛丽艳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4期410-414,共5页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在轨期间将遭遇空间带电粒子辐射,导致的电离总剂量效应会损伤星上的电子元器件。在对GEO卫星典型结构进行屏蔽设计时,采用钽箔等材料对卫星结构大开口处进行封堵,又用屏蔽厚度的实体相交法求解卫星的屏蔽性能。...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在轨期间将遭遇空间带电粒子辐射,导致的电离总剂量效应会损伤星上的电子元器件。在对GEO卫星典型结构进行屏蔽设计时,采用钽箔等材料对卫星结构大开口处进行封堵,又用屏蔽厚度的实体相交法求解卫星的屏蔽性能。建立卫星的三维屏蔽厚度模型,对比屏蔽设计前后的总剂量值,同时分析该封堵方法对卫星机热系统的影响。通过对GEO卫星结构三维屏蔽性能的分析,验证了该封堵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空间辐射 总剂量效应 屏蔽设计 结构防护 钽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桥刚性扩大基础尺寸的拟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盛丽艳 《北方交通》 2007年第11期59-60,共2页
根据地基强度要求,拟定暗桥刚性扩大基础尺寸的过程。
关键词 暗桥 刚性扩大基础 基底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