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质对油茶花粉活性和花蕾激素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盘鑫海 王肖 +3 位作者 葛璐瑶 赫雯琳 杜勤辉 曾艳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6,共9页
[目的]筛选能提高花粉活性的辅助光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质调控油茶花粉活性及激素代谢机制提供前期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树龄3年长势一致的花芽分化期油茶苗使用不同发光二极管(LED)进行光照处理,光质分别为红光、蓝光、红蓝光... [目的]筛选能提高花粉活性的辅助光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质调控油茶花粉活性及激素代谢机制提供前期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树龄3年长势一致的花芽分化期油茶苗使用不同发光二极管(LED)进行光照处理,光质分别为红光、蓝光、红蓝光、白光和自然光,采用TTC法和萌发法检测油茶花粉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油茶花蕾生长素类激素、分裂素类激素、茉莉酸类激素、水杨酸(SA)、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不同光质条件下,油茶花粉萌发率和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单红光处理显著抑制油茶花粉活性,但红蓝光处理能有效提高油茶花粉活性,蓝光和白光处理也降低了油茶花粉活性。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二氢茉莉酸(H2-JA)和氨基环丙烷羧酸的含量。而红光处理显著提高了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异戊烯基腺嘌呤(IP)含量。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吲哚甲醛(ICA)和脱落酸含量,降低了水杨酸和氨基环丙烷羧酸含量。白光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降低了氨基环丙烷羧酸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吲哚乙酸含量与花粉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氨基环丙烷羧酸含量与花粉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红蓝光处理能有效提高油茶花粉活性,红光处理通过提高IAA含量抑制了花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质 花粉活性 激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油茶未授粉子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靳皓然 鲁建军 +5 位作者 余安 何杰 张紫缇 盘鑫海 袁德义 范晓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0,共9页
【目的】为油茶的单倍体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油茶‘华硕’为试材,对其未授粉子房进行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研究消毒处理对油茶子房褐化和染菌的影响,及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子房切割方式、子房发育时期、子房预处理方式等因素... 【目的】为油茶的单倍体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油茶‘华硕’为试材,对其未授粉子房进行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研究消毒处理对油茶子房褐化和染菌的影响,及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子房切割方式、子房发育时期、子房预处理方式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使用筛选出的2种激素和蔗糖进行L9(33)正交试验,将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进一步筛选油茶子房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结果】选择开花当天的油茶未授粉花蕾,热激(35℃)预处理1 d后,剥出子房部分,采用75%乙醇溶液浸泡60 s、0.1%升汞溶液浸泡5 min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纵切后,接种到MS+60 g/L蔗糖+7 g/L琼脂+0.3 mg/L NAA+2 mg/L TDZ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72.34%。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呈浅绿色,质地紧密。TDZ和NAA显著影响了油茶子房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且TDZ的影响大于NAA,蔗糖对诱导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在各影响因素中,对油茶未授粉子房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最明显的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适宜激素为NAA和TDZ,适宜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2.0 mg/L。子房的发育时期、切割方式、预处理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率,选择开花当天的子房,热激(35℃)预处理1 d并纵切,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未授粉子房 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与光质对楸树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与再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肖 盘鑫海 +2 位作者 刘馨蕴 侯金波 曾艳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2,共9页
【目的】利用楸树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培养愈伤组织并诱导出芽是楸树良种繁育的高效技术方法,同时也为楸树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楸树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 【目的】利用楸树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培养愈伤组织并诱导出芽是楸树良种繁育的高效技术方法,同时也为楸树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楸树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光质等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观察,据此筛选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继而探索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在叶柄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基本培养基种类(MS、N6、DKW)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而6-BA浓度、NAA浓度和光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均具有显著影响。极差分析结果显示,当培养条件为白光,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NAA的浓度比在10∶1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即楸树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0 mg·L^(-1) NAA,光质为白光;对9组愈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发现蓝光照射条件下,采用DKW+3.0 mg·L^(-1)6-BA+0.01 mg·L^(-1) NAA配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明显的拟分生组织,此愈伤组织在DKW+0.2 mg·L^(-1) TDZ+0.01 mg·L^(-1) NAA配方下可以成功诱导出不定芽。【结论】1)光照条件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影响;2)TDZ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高效地促进楸树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生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楸树叶柄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和不定芽诱导的有效培养条件,为楸树无菌苗培育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叶柄 愈伤组织 光质 不定芽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栀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赫雯琳 盘鑫海 +3 位作者 王肖 葛璐瑶 杜勤辉 曾艳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39,共7页
以24个不同居群野生型山栀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8个果实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份山栀资源8个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9.14%~47.33%之间,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中,果实纵径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百粒重呈极显著... 以24个不同居群野生型山栀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8个果实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份山栀资源8个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9.14%~47.33%之间,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中,果实纵径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果仁折干率与出油率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中,当平方欧式距离为5时,24份山栀资源可分为五类,第Ⅰ类群由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种源构成,平均综合得分最高,为5.95,该类群各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共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805%,解释了8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可用于后续山栀良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