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代中国动画的崇高美创造——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长安三万里》为例
1
作者 盘剑 《中国文艺评论》 2025年第3期12-21,I0001,共11页
“崇高”作为一个文艺美学概念,由古希腊的朗吉弩斯最早提出,并在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中一直存在。新时代中国动画创作中已开始出现崇高美创造,代表作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长安三万里》。其崇高美创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崇高”作为一个文艺美学概念,由古希腊的朗吉弩斯最早提出,并在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中一直存在。新时代中国动画创作中已开始出现崇高美创造,代表作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长安三万里》。其崇高美创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伟大的思想:对个人、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表现;二是光辉的灵魂:勇敢坚毅、具足德行、充满激情的人物形象塑造;三是雄奇的表达:类史诗结构与奇观影像的运用。“崇高美创造”是过去的“中国动画学派”衰落后在新时代里重建的“新动画中国学派”的核心美学追求,并标志着中国民族动画正在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动画 崇高美 伟大的思想 光辉的灵魂 雄奇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隐性视觉形态 被引量:4
2
作者 盘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8,123,共7页
本文从镜头角度、视点、景别、运动、蒙太奇等方面具体讨论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对电影手法的运用,指出其"仿像"所创造的隐性视觉形态不仅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世界的非视觉构想和把握方式,而且以与后现代主义的逻辑... 本文从镜头角度、视点、景别、运动、蒙太奇等方面具体讨论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对电影手法的运用,指出其"仿像"所创造的隐性视觉形态不仅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世界的非视觉构想和把握方式,而且以与后现代主义的逻辑联系,适应和推动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的进一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派小说 隐性视觉形态 仿像 内视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动画三问 被引量:4
3
作者 盘剑 苏焕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中国动画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50至80年代期间曾经有过"中国学派"的辉煌。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动画"中国学派"辉煌不再,动画作品虽多但得到观众认可的极少,尽管政府大力扶持而动画产业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原... 中国动画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50至80年代期间曾经有过"中国学派"的辉煌。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动画"中国学派"辉煌不再,动画作品虽多但得到观众认可的极少,尽管政府大力扶持而动画产业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受众定位的失误,又有动画特征的缺失,还有创作与接受的错位。因此,有了如下三问三答:一、当我们谈论动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定位和观念而言,动画是对应于真人影视的虚拟艺术,而不是对应于成人影视的少儿艺术。居于前者才能做成大产业、成就大艺术、具有大前途。二、新世纪动画艺术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就特征而言,新世纪动画最重要的创作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漫画性,一个是数字化。中国动画理应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审美与娱乐结合,用漫画性和数字化改造提升和创新"中国学派",打造真正属于新世纪的"新中国学派"。三、中国动画产业距离美、日还有多远?就距离而言,美国、日本动画艺术成熟、产业强大,而中国动画还远远没有做成应该成为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动画儿童观 虚拟艺术 漫画性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度国产动画电影一瞥 被引量:2
4
作者 盘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4,共2页
2010年度国产动画电影制作完成16部,进入院线放映12部。本文通过对2010年度几部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指出该年度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开始具有比较明确的类型意识,并且现实精神也有所加强,这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真正成熟的曙光。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类型意识 现实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电影本性——论“第六代”的创作转型
5
作者 盘剑 王静贤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1990年代以后各种林立的文化标识牌中,"第六代"是一个被自身和制片人、理论家争相命名、阐释却又难以定位的名词。对于"第六代"的命名可谓复杂繁多,有"中国地下电影"、"独立电影"、"新... 在1990年代以后各种林立的文化标识牌中,"第六代"是一个被自身和制片人、理论家争相命名、阐释却又难以定位的名词。对于"第六代"的命名可谓复杂繁多,有"中国地下电影"、"独立电影"、"新生代电影"、"后五代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本性 中国电影 创作转型 好莱坞电影 意识形态 文化产业 独立电影 回归 观众 制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电影本体研究——评周安华教授主编的《电影艺术理论》
6
作者 盘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57-,共1页
向来被文学界视为“逆流”的鸳鸯蝴蝶派,其电影创作却频频被搬上银幕。在其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并逐渐边缘化的文化背景下,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却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离不开文学创作本身的魅力,以及媒介的运作和受众... 向来被文学界视为“逆流”的鸳鸯蝴蝶派,其电影创作却频频被搬上银幕。在其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并逐渐边缘化的文化背景下,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却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离不开文学创作本身的魅力,以及媒介的运作和受众的选择与满足。文章从传播者、媒体、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了鸳鸯蝴蝶派的电影创作浪潮,理性地指出其对当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电影文学创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鸳鸯蝴蝶派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时代的经典创造
7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2014年第3期4-8,共5页
消费时代有经典创造吗?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有此质疑,这是我写下本文标题之后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消费时代 个人 家庭生活 生活方式 艺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动画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建构 被引量:15
8
作者 盘剑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中国动画发展一向重实践而轻理论,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其创作和产业实践都遭遇了很大挫折:早已名扬四海的"中国动画学派"竟在动漫产业兴起中黯然衰落,而新兴的动漫产业则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构建"新动画中国学... 中国动画发展一向重实践而轻理论,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其创作和产业实践都遭遇了很大挫折:早已名扬四海的"中国动画学派"竟在动漫产业兴起中黯然衰落,而新兴的动漫产业则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构建"新动画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势在必行,并且应从社会语境、现实需求、历史经验和主体内容等方面来展开研究,从艺术本体论、产业机制论、文化传播论三大板块进行其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学派” “新动画中国学派” 理论体系建构 艺术本体论:产业机制论 文化传播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动画中国学派”的工业美学建构 被引量:6
9
作者 盘剑 赵倪聪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36-46,共11页
建构动画工业美学是“新动画中国学派”与“原动画中国学派”的重要区别所在,这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动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动画不是绘画艺术,而是影像艺术。影像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审美创造。“新动画中国学派”的工业美学建构首先表现... 建构动画工业美学是“新动画中国学派”与“原动画中国学派”的重要区别所在,这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动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动画不是绘画艺术,而是影像艺术。影像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审美创造。“新动画中国学派”的工业美学建构首先表现为运用数字技术对动画影像体系的创造;其次是作为影像或科学技术审美创造经济保障前提的商业机制运用及其资方文本确立,具体包括类型片创作模式的选择、大众文化定位和娱乐精神表达;同时还表现为互联网条件下动画新美学特征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动画中国学派” 工业美学 影像艺术 数字技术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艺发展:从“互联网+”走向“互联网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盘剑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5期15-19,共5页
作为新的艺术种类,网络文艺必须确立自己独有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应该来自其赖以诞生、存在和发展的互联网,具体形成于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化"的过程之中;而要实现"互联网化"则需至少具备三性,即... 作为新的艺术种类,网络文艺必须确立自己独有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应该来自其赖以诞生、存在和发展的互联网,具体形成于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化"的过程之中;而要实现"互联网化"则需至少具备三性,即平台性、互动性和跨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艺 互联网+ 互联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论谢晋电影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9年第1期34-43,共10页
生活带着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命运使我们的境遇不断变迁。我们见到的只是一路崎岖坎坷;我们听到的一切都令人心惊胆战。——纪伯伦尽管大多数评论者都愿意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谢晋电影,认为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映和反思是谢晋电影... 生活带着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命运使我们的境遇不断变迁。我们见到的只是一路崎岖坎坷;我们听到的一切都令人心惊胆战。——纪伯伦尽管大多数评论者都愿意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谢晋电影,认为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映和反思是谢晋电影的最大特色,甚至进一步地将谢晋看成是“始终把自己的艺术创作置于社会权威话语的荫庇与解答之下,依靠性别/政治基本主题的前后呼应或相互问答来绕驭他影片中的历史表象”,因此,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只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电影 生命意识 中国电影 生命体验 生存状态 评论者 影片 观众 女性视点 生命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用电检查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盘剑 《通讯世界》 2014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在新的形势下,用电检查已成为电力部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保证客户的用电安全以及电网的利益,就必须要提高用电检查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用电检查人员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供电检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用电检... 在新的形势下,用电检查已成为电力部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保证客户的用电安全以及电网的利益,就必须要提高用电检查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用电检查人员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供电检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用电检查效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检查 效率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热”的兴起与中国动画电影的复兴
13
作者 盘剑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1期172-179,共8页
本文通过对政府文件的解读具体分析了中国"动漫热"兴起的原因,又通过对在"动漫热"中率先获得高票房的几部动画影片的分析,指出其将带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复兴,并认为由于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合作经营模式",动... 本文通过对政府文件的解读具体分析了中国"动漫热"兴起的原因,又通过对在"动漫热"中率先获得高票房的几部动画影片的分析,指出其将带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复兴,并认为由于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合作经营模式",动画电影的成功将推动整个中国动漫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漫产业 动画电影 复兴 政府文件 经营模式 分析 动画影片 票房 解读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视审美的梦幻特征
14
作者 盘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8-121,共4页
论影视审美的梦幻特征盘剑根据中外文字记载,早在电影问世之初,第一批观众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伊芙特·皮洛也指出:“电影一经问世,人们就注意到梦与电影的相似。……我们还记得二十年代的一些初阶练习,记... 论影视审美的梦幻特征盘剑根据中外文字记载,早在电影问世之初,第一批观众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伊芙特·皮洛也指出:“电影一经问世,人们就注意到梦与电影的相似。……我们还记得二十年代的一些初阶练习,记得让·爱浦斯坦、杰尔曼·杜拉克和雷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审美 观众 影视作品 潜意识 影视艺术 野草莓 作梦 《西游记》 审美过程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与出路 ——对国产(大陆)电视剧创作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15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9年第6期39-44,共6页
面对电视荧屏,几乎没有人不抱怨国产(大陆)电视剧的质量:尽管每家的电视机都可以收看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且每一个频道都有电视剧播放,但要找到一个可以看下去的国产(大陆)电视剧却不容易。许多人原本对电视剧抱有极大的热情,现在热... 面对电视荧屏,几乎没有人不抱怨国产(大陆)电视剧的质量:尽管每家的电视机都可以收看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且每一个频道都有电视剧播放,但要找到一个可以看下去的国产(大陆)电视剧却不容易。许多人原本对电视剧抱有极大的热情,现在热情渐消,注意力转到其它电视节目、栏目上去了;而另一些人则在不断地转换频道之后,愤愤地关上了电视机。由于质量问题,电视剧正在失去观众!由于不少人是为看电视剧而看电视,因而电视也正在失去观众!毫无疑问,虽然国产(大陆)电视剧每年成千上万集地生产,然而在这种量的、表面的丰收和繁荣后面,危机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观众 电视剧创作 观众意识 文学创作 大陆 创作者 国产 创作原则 创作现状 收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生活的《一地鸡毛》
16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6年第2期48-50,共3页
我认为电视剧至少有两种拍法:或遵循戏剧的美学原则——这是戏剧化电视剧的拍法;或强调电视的本质特性——这是电视化电视剧的拍法。由于戏剧的强大影响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看戏”的审美习惯的导向,我国电视剧创作基本上沿着戏剧化... 我认为电视剧至少有两种拍法:或遵循戏剧的美学原则——这是戏剧化电视剧的拍法;或强调电视的本质特性——这是电视化电视剧的拍法。由于戏剧的强大影响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看戏”的审美习惯的导向,我国电视剧创作基本上沿着戏剧化的道路发展。当然,我没有半点否定戏剧化电视剧的意思。事实上,我国戏剧化电视剧硕果累累,一大批作品如《磋跎岁月》、《渴望》、《上海一家人》、《京都纪事》、《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情满珠江》、《武则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戏剧化 电视化 审美需求 鸡毛 日常生活 美学原则 观众 故事 审美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艺术的时代转型
17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6年第4期4-10,共7页
我必须从《爱你没商量》说起。这不仅是因为周华和何平的扮演者都是宋丹丹、和《我爱我家》的导演原来就是“白胖子”,而且因为两剧的主创人员关系非常密切,并因密切而有一致追求,因追求一致而共同完成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一次阶段性的... 我必须从《爱你没商量》说起。这不仅是因为周华和何平的扮演者都是宋丹丹、和《我爱我家》的导演原来就是“白胖子”,而且因为两剧的主创人员关系非常密切,并因密切而有一致追求,因追求一致而共同完成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一次阶段性的飞跃——这话一点儿也不过分。当电视连续剧《爱你没商量》问世的时候,我内心曾经有过一阵情不自禁的激动,不是为其故事情节,而是为其艺术风格。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追求平凡,追求“生活录像”式的风格,使《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观众 电视剧艺术 审美经验 戏剧化 情景喜剧 戏剧叙事 电视剧叙事 时代心理 叙事建构 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经验与影视观众的选择心理
18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6年第5期54-60,共7页
本文讨论人生经验对影视观众选择心理的影响。人生经验由年龄、性别、职业所决定,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具有明显不同的生活范围,不同的生活范围赋予人们的是不同的人生经验,而不同的人生经验无疑对人们作为影视观众的选择心理发... 本文讨论人生经验对影视观众选择心理的影响。人生经验由年龄、性别、职业所决定,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具有明显不同的生活范围,不同的生活范围赋予人们的是不同的人生经验,而不同的人生经验无疑对人们作为影视观众的选择心理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描述这种影响的过程、分析其特点,并揭示其对影视制作和播映的意义,便是本文的任务和目的。年龄·兴趣·目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瓦伦汀在《实验审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一次选择实验,实验者为玛丽·卡尔金斯,被试是300名来自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小孩和150名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经验 电视观众 影视作品 选择对象 影视片 不同职业 大学生 生活阅历 不同年龄 兴趣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审美:在运动中感知
19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5年第6期51-54,共4页
虽然电影是机械的产品,电视是电子的产品,二者有许多不同,但却都是运动的艺术,即以自身的运动表现运动,并在观众的运动中完成美的创造。爱因汉姆指出:“人类自古以来就希望能逼真地再现周围的事物。
关键词 快节奏 观众 影视审美 镜头 感知对象 运动表现 蒙太奇叙事 审美感知 内在节奏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戏剧观众为参照的影视观众研究
20
作者 盘剑 《艺术广角》 1995年第5期10-13,共4页
当我把“观众”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对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它的复杂和阐述的困难。“观众”既是单个的,又是集合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现实的,又是潜在的;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化的;既是艺术美的接受者,也是艺术美... 当我把“观众”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对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它的复杂和阐述的困难。“观众”既是单个的,又是集合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现实的,又是潜在的;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化的;既是艺术美的接受者,也是艺术美的创造者。观众的上述多重属性决定着它的制约因素的非单一性和表现形态的多样化。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在实现对艺术美的创造的同时,还创造着独特的自我。例如戏剧在其诞生的瞬间,它的观众也随之诞生;后来有了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观众 戏剧观 影视作品 戏剧美学 艺术美 戏剧艺术 电影观众 观众心理 艺术法则 世阿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