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皮裕琍 张晶 +2 位作者 唐维强 周昀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nic optic neuropathy,PION)患者颈动脉及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14例19眼PION患者,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影像学...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nic optic neuropathy,PION)患者颈动脉及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14例19眼PION患者,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影像学特征、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PCA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未受累一侧眼进行比较。结果:14例PION患者中12例(86%)表现为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粗糙、增厚,9例(64%)探查到血管壁斑块回声,硬斑5例,混合斑5例,软斑3例;PCAs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sy stolic velocity,PSV)为27.60±16.7cm/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84±0.038,与对照眼比较PSV无显著降低,RI明显增高(t=2.116,P<0.05);CRA的PSV为11.51±3.47cm/s,RI为0.75±0.036,与对照眼比较PSV无差异,RI增高非常明显(t=2.862,P<0.01)。结论:PION的发生主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系统血流变化有关,CDFI对明确PION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颈动脉 眼血流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皮裕琍 陆江阳 +1 位作者 唐维强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照组烧伤后28d内眼表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角膜碱烧伤后7d开始出现角膜上皮的大片脱落,14d角膜上皮大片脱落或溃疡发生率达72%,持续至28d,而移植组在28d时发生率仅为25%,大多获得完整的角膜上皮;烧伤后早期移植组角膜基质深层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而中期移植组角膜基质层较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28d内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不大于自体移植。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均可尽快恢复眼表完整性,且烧伤后早期移植效果明显优于中期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的氧自由基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皮裕琍 梁延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PhE)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实验性PhE大鼠眼局部组织氧自由基与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水平。结果 PhE发病时氧自由基显著升高,此后逐渐降低;而Cu.Zn-SOD的变化与之相反。这些变化... 目的 探讨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PhE)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实验性PhE大鼠眼局部组织氧自由基与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水平。结果 PhE发病时氧自由基显著升高,此后逐渐降低;而Cu.Zn-SOD的变化与之相反。这些变化与眼组织炎症反应及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氧自由基可能是导致PhE早期炎症和病理损害的重要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过敏性 眼内炎 氧自由基 P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11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杰 皮裕琍 +1 位作者 李晓艳 王雨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86-587,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11例12眼采取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局部病灶联合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15(平均10)mo。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无排斥反应或其它并...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11例12眼采取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局部病灶联合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15(平均10)mo。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无排斥反应或其它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眼复发,复发率为8%。结论: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新的健康干细胞,可有效地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自体角膜缘 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眼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郭青 皮裕琍 +2 位作者 周朝晖 刘杰 李晓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6例27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6例27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均表现为不适症状轻持续时间短,角膜创面愈合快,随访1~2a两种术式各复发1眼,治愈率为93%和92%。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均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和角膜缘损伤的患者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干细胞移植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 被引量:7
6
作者 董莹 魏世辉 +2 位作者 皮裕琍 郭青 杨姝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77,485,共4页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评价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87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的眼部表现、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男19例,女5例;...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评价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87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的眼部表现、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男19例,女5例;发病年龄42~81岁,中位数为64岁。发病危险因素:83.3%(20/24)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7.5%(9/24)患冠心病,29.2%(7/24)患糖尿病,12.5%(3/24)患房颤。在伴随症状中,87.5%的患者伴有头晕,16.7%伴有恶心,16.7%伴有肢体共济失调,8.3%伴有眩晕,4.2%伴有对侧肢体无力。发病部位:脑桥梗死14例(58.3%),中脑9例(37.5%),延髓1例(4.2%)。中脑梗死患者的眼肌麻痹均为核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眼球内转异常出现最多(8例)。脑桥梗死引起的眼球运动异常表现多样,有3例表现为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核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为不全性Horner综合征,10例伴有眼球震颤。结论脑干梗死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的主要特点包括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等,神经眼科体征对脑干梗死早期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眼肌麻痹 神经眼科体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晓艳 张卯年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36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8只,正常对照18只。再各自分为4,8,12wk3组,每组6只大鼠。TdT介导DNA缺口末端的dUTP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36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8只,正常对照18只。再各自分为4,8,12wk3组,每组6只大鼠。TdT介导DNA缺口末端的dUTP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aspase-3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4,8,12wk大鼠均未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糖尿病组大鼠于建模后4wk即出现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8wk和12wk大鼠视网膜神经凋亡程度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大鼠均明显增强。神经细胞凋亡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正常对照组4,8,12wk大鼠视网膜均未见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糖尿病组大鼠4wk即可见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8和12wk时表达增强。正常对照组4,8,12wk大鼠caspase-3mRNA表达RQ值分别为1.6±0.6,1.5±0.5,1.6±0.3;糖尿病组4,8,12wk大鼠caspase-3mRNA表达RQ值分别为5.7±1.2,12.6±2.3,14.3±2.1;较同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apase-3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神经细胞 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尹澜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16-817,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因素对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的影响。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182眼,其中糖尿病者102眼,无糖尿病者80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结果:有糖尿病者并发黄斑囊样... 目的:研究糖尿病因素对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的影响。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182眼,其中糖尿病者102眼,无糖尿病者80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结果:有糖尿病者并发黄斑囊样水肿发病率为14.7%,无糖尿病者发病率为3.8%。结论:糖尿病因素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存在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术后 黄斑囊样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眼部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莹 皮裕琍 白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伴发眼部异常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方法:收集1993/2007期间的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资料34例。所有纳入病例均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分析其眼部及全身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查。结果:本组病例...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伴发眼部异常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方法:收集1993/2007期间的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资料34例。所有纳入病例均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分析其眼部及全身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查。结果:本组病例首发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62岁,男女患者性别构成比例为1∶2.8。在所纳入的34例MS患者中,出现视力下降16例,占47%,其中以视力下降为首发者15例。16例患者中,69%(11/16)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无力,尿便潴留等脊髓受累表现,19%(3/16)出现复视、眼震、步态不稳、言语不清、语言障碍等脑干、小脑及大脑异常表现。对34例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68%(23/34)出现寡克隆区带阳性或IgG指数升高,即CSFOB/IgG(+)。将34例患者分为伴有视力下降组和不伴有视力下降组,两组MS患者CSFOB/IgG(+)的比率接近。在28例进行VEP检查的患者中,64%(18例)结果异常。21例进行了MRI检查,76%(16例)结果异常。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伴随眼部异常发生率较高,脑脊液生化检查、VEP及MRI对MS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炎 脑脊液 V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角膜移植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莹 黄一飞 皮裕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26-28,32,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及其与抗排斥作用的关系。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将34只Wistar鼠(34眼...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及其与抗排斥作用的关系。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将34只Wistar鼠(34眼)随机分2组,每组17只。治疗组术后给予RAPA(3mg·kg-1·d-1),对照组给予等量不含药物的空白液,连续用药12d。术后判断植片排斥情况,比较2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新生血管评分。术后14d,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明显延迟,对照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0±1.5)d,治疗组为(36.1±14.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检查证实,术后14d,治疗组角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RAPA治疗能够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VEGF的表达,该效应参与了RAPA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和新生血管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雷帕霉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伴发眶内脓肿1例
11
作者 尹澜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22-822,共1页
关键词 眶内脓肿 伴发 梅毒 视力下降 病例报告 颊部肿胀 眼球突出 内眦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英文)
12
作者 郭青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253-2255,共3页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在碱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中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回顾性非随机的病例研究。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19例(23眼)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碱烧伤患者,10例13眼行组织工程上皮移植,9例10眼行羊膜...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在碱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中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回顾性非随机的病例研究。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19例(23眼)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碱烧伤患者,10例13眼行组织工程上皮移植,9例10眼行羊膜移植。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在术后第21,60d对角膜新生血管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术后第21d和术后第60d组织工程上皮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角膜新生血管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两个评价时间点,组织工程上皮移植组平均角膜新生血管分数明显低于羊膜移植组。结论:对碱烧伤所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患者,组织工程上皮移植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明显好于羊膜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组织工程 眼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