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uNPs⁃SnO2⁃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SOF2检测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皮守苗
张晓星
+1 位作者
陈达畅
陈振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167,共7页
SOF2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ed,GIS)中SF6气体放电分解的重要组分,对GIS中SOF2气体浓度进行在线监测能够实时有效反映GIS的运行状态。针对传统的二氧化锡基气体传感器检测SF6分解组分存在工作温度较高、集成困难的情况...
SOF2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ed,GIS)中SF6气体放电分解的重要组分,对GIS中SOF2气体浓度进行在线监测能够实时有效反映GIS的运行状态。针对传统的二氧化锡基气体传感器检测SF6分解组分存在工作温度较高、集成困难的情况,文中提出一种运用水热法制备金纳米颗粒/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SnO2⁃rGO)杂化纳米材料检测SF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的方法。将AuNPs⁃SnO2⁃rGO杂化材料暴露于SOF2气体研究了其气体传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AuNPs⁃SnO2⁃rGO传感器在较低温度下能够快速响应及恢复。与纯RGO(396/748 s)和SnO2/RGO(302/467 s)相比,在110℃对50μL/L SOF2的响应/恢复时间为(41/68 s),而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最后对所制备传感器的气敏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SF6分解组分
气体传感器
AuNPs⁃SnO2⁃rGO复合物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PtNPs掺杂量石墨烯传感器检测SF_(6)分解组分的气敏特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皮守苗
张晓星
+1 位作者
方佳妮
陈达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2,81,共7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SF_(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的检测,对GIS内部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状态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运用Pt纳米颗粒(PtNPs)掺杂石墨烯对SF_(6)放电分解组分进行检测,目的是为GIS...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SF_(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的检测,对GIS内部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状态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运用Pt纳米颗粒(PtNPs)掺杂石墨烯对SF_(6)放电分解组分进行检测,目的是为GIS的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方法。采用一步化学还原法研制出不同PtNPs掺杂量石墨烯传感器,对SF_(6)主要分解组分进行了气敏响应实验,并对比了不同PtNPs掺杂量的石墨烯传感器及本征石墨烯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曲线,初步探讨了其气敏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tNPs的掺杂带来了响应值的提升,而且传感器在不同PtNPs掺杂量下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SF_(6)分解组分
不同PtNPs掺杂
气敏响应
一步化学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SF6分解组分在ZnO(0001)吸附及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王邸博
陈达畅
+2 位作者
皮守苗
张晓星
唐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2-1602,共11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四种典型SF6分解组分(SO2,SOF2,SO2F2以及H2S)分别在ZnO(0001)表面上的吸附以及传感性能。计算并比较了不同气体吸附所产生的吸附能、吸附距离、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并通过能态密度计算探讨了气体...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四种典型SF6分解组分(SO2,SOF2,SO2F2以及H2S)分别在ZnO(0001)表面上的吸附以及传感性能。计算并比较了不同气体吸附所产生的吸附能、吸附距离、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并通过能态密度计算探讨了气体分子与表面的化学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四种气体分子均能与ZnO(0001)表面产生较强的化学吸附作用。除了SO2分子在吸附后还保留本身的分子结构外,其他三种分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解。SOF2与SO2F2表现为S-F键断裂而H2S表现为S-H键断裂。虽然计算结果显示ZnO(0001)表面对四种组分均有较强的吸附以及气敏性能,但因为较大的吸附能及气体的分解,ZnO对组分的恢复性能有待提升。本文能为基于ZnO及其改性材料的气敏传感器检测SF6分解组分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SF6分解组分
ZnO(0001)表面
气体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uNPs⁃SnO2⁃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SOF2检测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皮守苗
张晓星
陈达畅
陈振伟
机构
武汉大学高电压绝缘在线监测实验室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51777144)。
文摘
SOF2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ed,GIS)中SF6气体放电分解的重要组分,对GIS中SOF2气体浓度进行在线监测能够实时有效反映GIS的运行状态。针对传统的二氧化锡基气体传感器检测SF6分解组分存在工作温度较高、集成困难的情况,文中提出一种运用水热法制备金纳米颗粒/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SnO2⁃rGO)杂化纳米材料检测SF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的方法。将AuNPs⁃SnO2⁃rGO杂化材料暴露于SOF2气体研究了其气体传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AuNPs⁃SnO2⁃rGO传感器在较低温度下能够快速响应及恢复。与纯RGO(396/748 s)和SnO2/RGO(302/467 s)相比,在110℃对50μL/L SOF2的响应/恢复时间为(41/68 s),而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最后对所制备传感器的气敏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石墨烯
SF6分解组分
气体传感器
AuNPs⁃SnO2⁃rGO复合物
水热法
Keywords
graphene
SF6 decomposition components
gas sensor
AuNPs⁃SnO2⁃RGO
hydrothermal method
分类号
TM595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PtNPs掺杂量石墨烯传感器检测SF_(6)分解组分的气敏特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皮守苗
张晓星
方佳妮
陈达畅
机构
南京供电公司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2,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37009)。
文摘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SF_(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的检测,对GIS内部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状态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运用Pt纳米颗粒(PtNPs)掺杂石墨烯对SF_(6)放电分解组分进行检测,目的是为GIS的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方法。采用一步化学还原法研制出不同PtNPs掺杂量石墨烯传感器,对SF_(6)主要分解组分进行了气敏响应实验,并对比了不同PtNPs掺杂量的石墨烯传感器及本征石墨烯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曲线,初步探讨了其气敏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tNPs的掺杂带来了响应值的提升,而且传感器在不同PtNPs掺杂量下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
关键词
石墨烯
SF_(6)分解组分
不同PtNPs掺杂
气敏响应
一步化学还原法
Keywords
graphene
SF6 decomposition components
different PtNPs doped
gas-sensitive response
one-step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分类号
TM21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SF6分解组分在ZnO(0001)吸附及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王邸博
陈达畅
皮守苗
张晓星
唐炬
机构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太阳能高效利用及储能运行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2-160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7144)。
文摘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四种典型SF6分解组分(SO2,SOF2,SO2F2以及H2S)分别在ZnO(0001)表面上的吸附以及传感性能。计算并比较了不同气体吸附所产生的吸附能、吸附距离、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并通过能态密度计算探讨了气体分子与表面的化学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四种气体分子均能与ZnO(0001)表面产生较强的化学吸附作用。除了SO2分子在吸附后还保留本身的分子结构外,其他三种分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解。SOF2与SO2F2表现为S-F键断裂而H2S表现为S-H键断裂。虽然计算结果显示ZnO(0001)表面对四种组分均有较强的吸附以及气敏性能,但因为较大的吸附能及气体的分解,ZnO对组分的恢复性能有待提升。本文能为基于ZnO及其改性材料的气敏传感器检测SF6分解组分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SF6分解组分
ZnO(0001)表面
气体吸附
Keyword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F6 decomposed products
ZnO(0001) surface
gas adsorption
分类号
TM85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uNPs⁃SnO2⁃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SOF2检测特性研究
皮守苗
张晓星
陈达畅
陈振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PtNPs掺杂量石墨烯传感器检测SF_(6)分解组分的气敏特性
皮守苗
张晓星
方佳妮
陈达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SF6分解组分在ZnO(0001)吸附及传感性能研究
王邸博
陈达畅
皮守苗
张晓星
唐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