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器硬件在环混合仿真系统延时及补偿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尹晨旭 孙建军 +3 位作者 刘邦 刘欣 皮一晨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155,共5页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建立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硬件在环混合仿真系统。分析系统延时产生的原因及组成,针对延时对混合仿真系统稳定性、仿真精度及带宽的影响进行建模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延时补偿方法,可...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建立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硬件在环混合仿真系统。分析系统延时产生的原因及组成,针对延时对混合仿真系统稳定性、仿真精度及带宽的影响进行建模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延时补偿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延时影响,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仿真精度。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硬件在环 仿真 延时 并网逆变器 离散傅里叶变换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网逆变器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4
2
作者 尹晨旭 刘邦 +3 位作者 熊璇 皮一晨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的混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技术 PWM 脉冲宽度误差 非线性环节 相平面法 逆变器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硬件在环仿真中功率接口直流电压控制及电容参数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皮一晨 孙建军 +3 位作者 尹晨旭 贺颖 查晓明 瞿李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5-110,共6页
作为功率硬件在环(PHIL)仿真中连接数字侧和物理侧仿真的互联装置,功率接口对PHIL仿真系统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物理侧负载扰动所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是影响功率接口的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提高PHIL仿真系统稳定... 作为功率硬件在环(PHIL)仿真中连接数字侧和物理侧仿真的互联装置,功率接口对PHIL仿真系统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物理侧负载扰动所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是影响功率接口的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提高PHIL仿真系统稳定性,考虑控制时滞,提出一种基于直流输出电流前馈的直流电压改进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其前馈系数的参数设计方法。根据变流器交直流侧有功功率平衡关系,利用小信号分析方法,建立了功率接口交直流统一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并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在负载小扰动情况下抑制直流电压波动的有效性。提出一种直流电容参数计算方法,并证明前馈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直流电容。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接口 负载扰动 前馈控制 小信号建模 直流电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功率接口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舒欣 皮一晨 +2 位作者 丁凯 孙建军 林洁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9-56,共8页
作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中连接数字侧与物理侧仿真的互联装置,功率接口对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功率接口的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是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关键。功率接口所接负载功率突变所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 作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中连接数字侧与物理侧仿真的互联装置,功率接口对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功率接口的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是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关键。功率接口所接负载功率突变所引起的直流电压波动以及功率放大过程的幅值误差是影响功率接口稳定性与精确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基于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对其功率接口进行设计,提出一种基于三个单相H桥结构四象限背靠背变流器的功率接口装置。在此基础上,针对功率接口稳定性与精确性问题,对其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保证功率接口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直压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控制的整流端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针对指令信号放大精确度与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逆变端复合控制策略;最终通过数字物理混合仿真试验证明了文中设计的功率接口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接口 背靠背变流器 直流电压控制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稳定性分析及功率接口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中 尹晨旭 +5 位作者 刘邦 崔晓飞 皮一晨 刘欣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功率接口装置作为连接数字仿真与被测实物的重要环节,对于功率硬件在环(PHIL)仿真技术的稳定性与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PHIL接口等效建模理论,建立PHIL的电路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基于重复控制理论,设计功率接口控制策略,保证仿真稳定... 功率接口装置作为连接数字仿真与被测实物的重要环节,对于功率硬件在环(PHIL)仿真技术的稳定性与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PHIL接口等效建模理论,建立PHIL的电路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基于重复控制理论,设计功率接口控制策略,保证仿真稳定性与精度;加入电压外环P控制,提高动态性能。搭建PHIL仿真试验平台,以380 V、50 k W功率接口装置实现了复杂系统的混合实时仿真,且稳态特性好、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硬件在环仿真 建模 稳定性 功率接口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建模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胡宇航 皮一晨 +1 位作者 崔静安 孙建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112,共6页
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配套服务设施,其建设也在积极进行。通过仿真分析了基于PWM整流+DC/DC变换器拓扑的单台充电机负荷特性,得到其负荷特性数学模型。基于该负荷特性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对影响充... 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配套服务设施,其建设也在积极进行。通过仿真分析了基于PWM整流+DC/DC变换器拓扑的单台充电机负荷特性,得到其负荷特性数学模型。基于该负荷特性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对影响充电站负荷的多种随机性因素分别进行了概率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建模方法,综合考虑了充电站负荷的各种随机性因素影响,得到了反应充电站时变性的静态负荷模型并给出了其不同渗透率情况下的日负荷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负荷特性 蒙特卡罗 负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仿真的逆变器并网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晓飞 皮一晨 +3 位作者 刘欣 刘邦 许中 马智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6-109,114,共5页
提出基于混合仿真的逆变器并网测试平台,它由数字仿真器(RTDS)和功率接口装置及被测设备组成。在并网点处模拟电压暂降、不平衡运行及谐波扰动等电网故障,测试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混合仿真平台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该平... 提出基于混合仿真的逆变器并网测试平台,它由数字仿真器(RTDS)和功率接口装置及被测设备组成。在并网点处模拟电压暂降、不平衡运行及谐波扰动等电网故障,测试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混合仿真平台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该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对新能源设备及逆变器的建模和仿真,为研究与测试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特性,暂态特性与控制提供实时的仿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混合仿真 数字仿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证据融合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计丽妍 李存斌 +2 位作者 贾雪枫 皮一晨 周冬旭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29,共7页
电力与信息的深度融合是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旦电力网或信息网发生风险与故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将受到极大影响。针对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等级评估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通过识别电力信息... 电力与信息的深度融合是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旦电力网或信息网发生风险与故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将受到极大影响。针对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等级评估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通过识别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关键风险因素,从电力空间、信息空间和网架结构3个方面构建了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借助证据融合理论实现了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等级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评估分析了5个不同的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得出了各个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不同的风险等级,验证了所提模型对评估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等级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证据理论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