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迅“杂感”文体论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结构 解构 建构——论鲁迅文体思想及文体/文类构架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3
|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彷徨》传记学解读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4
|
鲁迅研究中的传记学批评方法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5
|
历时创作中的变异与持恒──《故事新编》创作心理解读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8
|
|
6
|
从文学到生命──鲁迅与嵇康、阮籍的联系与比较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2
|
|
7
|
情结文本与鲁迅意识特征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1
|
|
8
|
鲁迅语文世界在当代的“原型化”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1
|
|
9
|
传记学批评方法与鲁迅的思想及实践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0
|
终极性·当下性·制约性——“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的断想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1
|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死”之解读——鲁迅死亡意识及选择与传统文化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13
|
文本·媒体·情结 |
皇甫积庆
|
《戏剧之家》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