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杂感”文体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12,共9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文体论 杂感 个性特色 心理原因 文体学 议论 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 解构 建构——论鲁迅文体思想及文体/文类构架 被引量:1
2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0,共8页
结构解构建构———论鲁迅文体思想及文体/文类构架●皇甫积庆1引言鲁迅文体及其思想的研究,迄今学术界形成两方面有价值的话题:一是从艺术角度分别探讨鲁迅作品的文体性质①杂文的文体归属?是否独立文体?②《故事新编》是否历史... 结构解构建构———论鲁迅文体思想及文体/文类构架●皇甫积庆1引言鲁迅文体及其思想的研究,迄今学术界形成两方面有价值的话题:一是从艺术角度分别探讨鲁迅作品的文体性质①杂文的文体归属?是否独立文体?②《故事新编》是否历史小说?③高度评价《呐喊》《朝花夕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体 鲁迅文本 《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朝花夕拾》 《呐喊》 散文诗 《野草》 文学作品 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彷徨》传记学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彷徨》 传记学 中国 文学评论 鲁迅 小说 叙事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研究中的传记学批评方法
4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传记学批评 新批评 原型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 批评家 象征 精神分析方法 理论家 评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时创作中的变异与持恒──《故事新编》创作心理解读 被引量:8
5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2期33-41,共9页
历时创作中的变异与持恒──《故事新编》创作心理解读皇甫积庆创作的阶段性与同一性《故事新编》是一种跨时漫长的分阶段创作。《故事新编》(下简称《故》)8篇作品历经13年,分别创作于鲁迅生活的3个时期。并且是差异极大的3个... 历时创作中的变异与持恒──《故事新编》创作心理解读皇甫积庆创作的阶段性与同一性《故事新编》是一种跨时漫长的分阶段创作。《故事新编》(下简称《故》)8篇作品历经13年,分别创作于鲁迅生活的3个时期。并且是差异极大的3个时期:《补天》(1922)产生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创作心理 鲁迅 《补天》 《铸剑》 “油滑” 《奔月》 作品 文化批判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到生命──鲁迅与嵇康、阮籍的联系与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0期13-23,共11页
从文学到生命──鲁迅与嵇康、阮籍的联系与比较皇甫积庆作为现代文化的巨人,像经年的大树,其繁茂的枝叶花果总连着深广的根系,鲁迅也有着渊深、广博的传统文化背景,而其中,魏晋时代的嵇康、阮籍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根,他们对鲁迅的... 从文学到生命──鲁迅与嵇康、阮籍的联系与比较皇甫积庆作为现代文化的巨人,像经年的大树,其繁茂的枝叶花果总连着深广的根系,鲁迅也有着渊深、广博的传统文化背景,而其中,魏晋时代的嵇康、阮籍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根,他们对鲁迅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这条根,是这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嵇康集》 阮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庄子 悲剧命运 个体生命 生命的悲剧性 中国知识分子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结文本与鲁迅意识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12期18-26,共9页
情结文本与鲁迅意识特征皇甫积庆1"情结","主要是描述一组感觉和观念。这些感觉和观念互相关连,由于个人情绪中的一个重大伤害产生出来";"一个人在过去曾受某一件事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大得使他潜抑了它,把它埋进潜意识里去... 情结文本与鲁迅意识特征皇甫积庆1"情结","主要是描述一组感觉和观念。这些感觉和观念互相关连,由于个人情绪中的一个重大伤害产生出来";"一个人在过去曾受某一件事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大得使他潜抑了它,把它埋进潜意识里去。"并且,它能"放出一种能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本 自我意识 潜意识 郭沫若 意识倾向 作家心理 集体无意识 心理活动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语文世界在当代的“原型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4期27-31,共5页
鲁迅语文世界在当代的“原型化”皇甫积庆1鲁迅思想,从本世纪初《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起,到今天伴随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足迹,已经覆盖、影响了近三——四代人。通过多种途径,半个多世纪来,鲁迅语文... 鲁迅语文世界在当代的“原型化”皇甫积庆1鲁迅思想,从本世纪初《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起,到今天伴随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足迹,已经覆盖、影响了近三——四代人。通过多种途径,半个多世纪来,鲁迅语文世界持续地、深刻地、广泛地参与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思想 原型化 原型批评 语文 原始意象 “国民性” 当代文学 当代人 母题 民族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学批评方法与鲁迅的思想及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6-31,38,共7页
关键词 传记学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性·当下性·制约性——“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的断想
10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8-24,共7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精神 终极性 鲁迅阐释 “中间物” 当下性 个性主义 制约性 五十年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
11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7-44,共8页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皇甫积庆1鲁迅是说不完的。20世纪中国现代作家中,迄今为止,受阐释最多,被阐释时间最长的是鲁迅。从本世纪初《怀旧》被人评点起,到1936年逝世后,对鲁迅的“人本”和“文本”的阐释从来没有... 新时期鲁迅的阐释与阐释的制约●皇甫积庆1鲁迅是说不完的。20世纪中国现代作家中,迄今为止,受阐释最多,被阐释时间最长的是鲁迅。从本世纪初《怀旧》被人评点起,到1936年逝世后,对鲁迅的“人本”和“文本”的阐释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是中国社会从封建走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鲁迅研究 新时期 自我意识 “历史的中间物” 钱理群 王富仁 批评方法 鲁迅思想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之解读——鲁迅死亡意识及选择与传统文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31,共10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作家 鲁迅 死亡意识 生命意识
全文增补中
文本·媒体·情结
13
作者 皇甫积庆 《戏剧之家》 1998年第4期58-59,共2页
文学的历史文本与现代大众媒体嫁接,会产生值得玩味的结果: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呈示出沉积在社会群体中的文化情结。文学的历史文本,一旦成为经典,随着民族生活流传下来,实际上参与了流动着的民族文化的对话,民族心理的建构。文学的历史文... 文学的历史文本与现代大众媒体嫁接,会产生值得玩味的结果: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呈示出沉积在社会群体中的文化情结。文学的历史文本,一旦成为经典,随着民族生活流传下来,实际上参与了流动着的民族文化的对话,民族心理的建构。文学的历史文本,随着它的流传、解读,已成为一种载体,嵌进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文化心理的情结。以积淀着几百年中国人种种文化情结的经典名作《水浒传》为例,其文本就象历经久远的地质层面化石,让我们窥探过去年月的文化心理的构成,每一次新的阅读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本 文化心理 水浒传 文化情结 大众媒体 文学文本 电视剧 不同人群 政治情结 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