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约束条件的无源雷达部署优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程东升 李侠 +1 位作者 万山虎 皇甫流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提出了四站时差定位无源雷达系统的探测威力模型及覆盖度指数评估模型,分析了系统在实际部署应用中面临的辅站站址的选择、主辅站高度优化配置等问题。论述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2种故障模式,并定量仿真分析了目标位置变化对辅站... 提出了四站时差定位无源雷达系统的探测威力模型及覆盖度指数评估模型,分析了系统在实际部署应用中面临的辅站站址的选择、主辅站高度优化配置等问题。论述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2种故障模式,并定量仿真分析了目标位置变化对辅站故障时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及所得结论对系统的实际部署使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且可作为一种实用方法用于具体部署优化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定位系数 高度配置 故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 R型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飞 江胜利 +1 位作者 皇甫流成 田明辉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针对信号带宽时变、目标RCS闪烁造成单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T^N R型外辐射源雷达的试验方案,并开展了外场试验验证。首先,阐述了T^N R型外辐射源雷达的定位原理。然后,基于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和广播信... 针对信号带宽时变、目标RCS闪烁造成单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T^N R型外辐射源雷达的试验方案,并开展了外场试验验证。首先,阐述了T^N R型外辐射源雷达的定位原理。然后,基于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和广播信号的特性,提出了T^N R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系统中多个辐射源的筛选原则。最后,构建试验系统并给出探测试验结果。结果表明,T^N R型系统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的发现概率和定位精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调频广播 TSOA/AOA算法 多源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动体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皇甫流成 李侠 +1 位作者 蔡万勇 刑姗姗 《舰船电子对抗》 2007年第5期61-65,共5页
分析了杂波反射系数,建立了云雨和箔条等慢动体杂波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杂波自身的强度、多普勒频移、谱线展宽及线性调频的因素。结合某X频段雷达,进行了仿真实现。
关键词 慢动体杂波 杂波反射系数 零记忆非线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留气球平台及其可靠性技术研究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钱洁 刘志高 +1 位作者 皇甫流成 彭伟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随着系留气球平台的应用推广,其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对此进行了技术研究。在没有公开资料的条件下,对浮空器系留气球平台的可靠性技术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其今后的稳步发展起着相当关... 随着系留气球平台的应用推广,其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对此进行了技术研究。在没有公开资料的条件下,对浮空器系留气球平台的可靠性技术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其今后的稳步发展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留气球 浮空器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在探测巡航导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皇甫流成 李侠 叶波峰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08年第5期31-34,59,共5页
概述了巡航导弹的航迹特点,建立其运动模型与观测模型。介绍两种集中式、分布式传感器融合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仿真分析,对比单一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对于探测巡航导弹能够提高精度,减小测量误差。
关键词 巡航导弹 集中式融合 分布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系留气球某状态下的故障树分析的探索
6
作者 钱洁 彭川 +1 位作者 彭伟 皇甫流成 《质量与可靠性》 2013年第3期9-11,共3页
随着系留气球平台的推广应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关注。对系留气球空中系泊状态下气球逃逸事件进行故障树分析,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对浮空器系留气球平台的稳步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系留气球 可靠性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双基地雷达网反隐身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新勋 张兵 +1 位作者 皇甫流成 李建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6,50,共4页
为探讨复合式双基地雷达组网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性能,基于双基地雷达探测目标的判定式,通过实时采集典型目标的RCS,计算出复合式双基地雷达组网模式下对该目标的探测范围图和最大预警距离,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布站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隐... 为探讨复合式双基地雷达组网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性能,基于双基地雷达探测目标的判定式,通过实时采集典型目标的RCS,计算出复合式双基地雷达组网模式下对该目标的探测范围图和最大预警距离,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布站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潜能,为复合式双基地雷达网用于作战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隐身 复合式双基地雷达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在紫外线屏蔽聚偏氟乙烯薄膜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向阳 皇甫流成 董莉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81-86,共6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具有高吸光度的碳量子点(CQDs),然后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混合,利用溶液法成膜得到CQDs/PVDF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CQDs的化学结构、形貌以及吸光... 通过水热法制备具有高吸光度的碳量子点(CQDs),然后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混合,利用溶液法成膜得到CQDs/PVDF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CQDs的化学结构、形貌以及吸光度进行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热失重分析(TGA)对CQDs/PVDF复合膜的化学结构、形貌、紫外线屏蔽功能、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CQDs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20 nm,并且成功将其掺杂到PVDF基体中,得到了复合膜。改性膜的化学结构和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晶度降低。与纯PVDF薄膜相比,制备的复合膜在200~400 nm范围内的透过率均小于2%;表现出优异的紫外线屏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紫外线屏蔽 碳量子点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参考的外辐射源雷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飞 皇甫流成 《长江信息通信》 2022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分析外辐射源系统的模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外辐射源雷达直达波信号极易被遮挡而且不能满足系统对直达波信号信噪比要求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参考的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系统,并构建了试验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参考截获... 在分析外辐射源系统的模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外辐射源雷达直达波信号极易被遮挡而且不能满足系统对直达波信号信噪比要求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参考的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系统,并构建了试验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参考截获站转发的直达波信号满足系统直达波自适应对消和长时相关积累的要求,分布式参考站对进一步提升外辐射源探测系统的部署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外辐射源 直达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值守雷达阵地防护设计研究
10
作者 李飞 皇甫流成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6期65-68,共4页
在分析无人值守雷达阵地组成要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无人值守雷达阵地可能面临的侦察定位、打击摧毁和阵地安防等方面的威胁,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统筹设计、多种举措并行,在防雷电直击、防电涌侵入、等电位设计、接地设计等... 在分析无人值守雷达阵地组成要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无人值守雷达阵地可能面临的侦察定位、打击摧毁和阵地安防等方面的威胁,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统筹设计、多种举措并行,在防雷电直击、防电涌侵入、等电位设计、接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确保系统的安全,为深入开展无人值守雷达阵地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值守 雷达阵地 阵地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